缩略图

职业教育中电子技术课程混合式教学方法探索

作者

侯爽

长春汽车职业技术大学 130000

一、引言

电子技术是一本实践性和理论性很强的综合学科,主要内容包括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电路设计、电路板焊接等多方面,随着科技水平的发展,对电子技术发展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新的器件、电路的设计和新领域的应用也随之而来,所以所电子技术的教学也就有了更高的要求。在打破理论到实践的界限后的理实一体化教学,依然不能满足技术的进步和更新,所以探索更适合时代、更有效的教学方法就非常重要和关键,因此研究电子技术课程的教学方法就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和参考价值。

二、《电子技术》课程常用教学方法及分析

(1)教师为主讲授法

讲授法是所有大学课堂上最普通和常见的教学方法之一,老师通过 PPT 和黑板用语言向学生系统地传授知识。在较短的时间传授大量的专业知识,并在讲授的过程中对重难点进行剖解,让学生能够由浅入深的系统性的接受和掌握基本的理论知识,在实施的过程中教师为主导地位,教师的专业水平、授课水平及风格会直接影响学生的知识接受程度。教师长时间的讲授导致学生较被动和疲劳,学生课堂参与度低,对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思维开创有一定的弊端和局限性,理论和实践很难建立联系,导致学生无法将学到的知识用以解决遇到的实际问题。

(2)项目实践教学法

项目实践教学法是通过在课程总体学时中设置合适的项目来进行实验、实习、实训的方式进行授课,旨在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习知识和技能。但很多实践教学环节中虽然增加了学生的动手机会,但由于本身学生的理论深度不够,就导致在实践过程中机械的麻木的按步骤和要求去操作,没有思考,没有与理论联系。这样就与最初的想法背离,没有更好的理解理论知识,没有解决问题来提高创新和竞争。实践部分的教学过程中,对教学资源和设备的要求较高,实验室的硬件条件的更新,实践项目实用性的设置情况,实践过程中教师人员配备情况,实践过程指导情况等都会直接影响实践教学的效果。

(3)线上线下融合教学法

经过前几年的疫情,教师对线上教学有了一定的探索和实践,疫情结束,回归校园,教师对于线上线下的教学一直在寻找一个平衡点,线上资源丰富,学生可以进行课程的课前预习、课后复习,将需要深入讨论的环节和答疑放到线下课堂。但平衡点很难找到,线上教师能够发布资源丰富、渠道多样,但需要学生有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约束能力,学生是否完成预习,完成预习的效果将决定线下课堂知识点讲解的难易程度和时间安排,学生预习情况的不一,会导致线上课程与线下课程环节衔接难度,只有丝滑有效果的衔接才会提高教学效果。

三、影响《电子技术》教学的因素分析

(1)知识点的抽象化

《电子技术》课程中部分知识点抽象化,例如模拟电子技术中 PN 结分析中涉及微观层面的原子和载流子运动,需要学生有一定的物理基础和空间想象能力,为了学生更好的接受和完成相应的教学目标,此类知识需要选择教师引领的讲授法。

(2)课程的实践性

《电子技术》是理论性和事件性要求都很高的专业基础课,要有一定理论的基础下进行实践,为了更好的理解理论知识,更好的运用理论知识,实践环节设置和安排就变得非常重要,也是本门课程的主要教学环节。

(3)授课对象特点

授课对象可分为应用型大学学生和职业型大学学生,应用型大学生侧重用理论解决问题,强调对知识的理解和实用性;职业型大学生以就业为导向,课程设置围绕特定职业岗位,强调快速适应职业岗位的工作需求。在分别的应用型学生和职业型学生中各自的基础、学习的自主性、学习能力的强弱也各不相同。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群体情况来进行不同的详解和引导。

(五)实践条件限制

硬件设备数量不足,设备老旧故障更新不及时,面积有限设备布局不合理,仿真软件授权不足、版本低,教师培训不足,对新设备新软件操作和应用不够熟练。教材案例滞后严重,与行业的最近技术脱节。

四、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方法的改进与优化策略

(1)合理设计项目

在以应用项目为导向展开教学时,教师团队要以教学目标、素养目标、学生的实际情况为依据,来设计应用项目,要从难度、内容、实用性等多个维度进行考量。课程中的应用项目要保证大多数学生能再规定的实践内完成,又能在快速完成的组别上设置新的任务点,增加其挑战性,要按照学生的不同的能力设置不同的任务点,并在学生学习和完成的过程中提供必要的引导和帮助,可以通过提问、启发、互动等多方式代入,尽量让学生独立思考,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想法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保护学生迸发的新想法、新思路,确保学生能够顺利完成项目。

(2)仿真与应用项目的结合

应用项目的学习过程中,可以先实用multisim 等仿真软件绘制电路图,完成设计仿真,验证设计方案的可行性,在设计和仿真中解决掉一些遇到的问题并对项目有了一定的深入认识和理解,然后在展开课程是的实际应用,选取元器件、布置电路板、焊接电路板、调试电路板。调试过程中遇到问题还可以用仿真软件模拟问题,找出故障点,进而排除电路板的故障点,较好的运用仿真软件可以大大减少实验焊接中的失误,在仿真的过程中还能对实验元器件、电路的工作过程有进一步的理解,提高学习和实验效率。

(3)教师引入新的教学方法

PBL 问题导向学习法,以电路板的实际应用为出发点,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和探究。提出问题,学生可自行查阅资料、分组讨论等多种方法寻找合适的工作方案,在过程中掌握相应知识。

OBE 教学方法,以学生要达到的学习成果为导向,设计课程内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采用多样性的及教学方法和策略,设置阶梯式任务点,帮助学生达到预期目标。

翻转课堂,布置明确的任务目标,学生课前通过多种资源进行自主学习,课堂上进行讨论和答疑,解决学生自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还可按小组展示多形式的展示自学效果。

根据不同的应用项目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对整门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方法进行统筹设计安排,旨在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培养更具适应力、创造力、协作力的未来人才。

(4)合理的考核机制

传统的电子技术的课程考核方式单一,基本是平时成绩加期末考试成绩,并且期末考试成绩占比较重,学生为通过考试只能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背知识点,这样的设置大大降低了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抹杀了学生学习电子技术这门课程的热情和兴趣。所以合理的考核机制也是让学生学好这门课程的关键点,提高过程成绩、项目实验的分数占比,降低期末理论考试的占比,设置多形式的考核要求,注重课堂表现、项目报告的书写、实践报告的书写,从多角度多维度的去考察学生的综合能力。

设置合理的评分机制,增加学生自评分、小组成员互评分,教师评分,多角度来确定学生的平时成绩,真正来考察了学生的综合能力,例如:甲同学理论和动手能力相对小组其他成员都有点弱,但他有很好的观察能力和组织能力,能够调动本组乙同学完成理论要求高的设计环节和仿真环节,安排动手能力强丙同学完成焊接和调试工作,在整个过程中遇到问题,甲同学能带领乙丙同学查阅资料,向老师、其他组成员请教,最后整个小组很好的完成了项目。

五、结论

通过分析电子技术课程教学过程常用方法,及影响课程展开的因素,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的局限性,提出适合电子技术课程的优化教学策略和方法,要在课堂上不断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在教学中针对不通的项目环节设置不同的教学方法,根据学生的特点分组进行项目推进,对考核体系进行分析,提出合理的考核方法,增加学生自评和组员评分,多方面考察学生的综合能力,不断挖掘学生的创新思想和创新能力,培养适合时代发展和要求的综合性职业人才。

参考文献:

1.杨静.浦晨岚.陈玉明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理实一体混合教学探索,中国电力教育,2024.3

2.徐昊.何远纲.秦 蒙.赵春花,口袋实验板在电子类课程理实一体教学中的应用实践,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23.12

3.周波.周国军.赵冬梅,理实一体教学法在数字电路课程中的教学实践,电子制作2020 .06

4.简发萍.李厚佳.王浩.杨梅.王朴, 理实一体课程线上线下融合教学改革探索模具制造,2020 (12)

5.肖乾坡.中职电工电子技术基础课程理实一体化,信息化教学初探. 现代职业育 ,2020(02)

6.朱静 .赵新苗.李伟,基于雨课堂对高级思维训练的教学设计优化——以电路分析基础课程为例. 教育教学论坛 , 2020(21)

作者简介:侯爽(1986-)女,东北电力大学硕士毕业,工作于学校,任专业课教师,从教 10 年,研究方向自动控制

课题:基于 NX 的汽车焊装生产线数字孪生建模及虚拟仿真平台搭建(XJKY202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