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政工工作对公交企业文化建设的促进作用研究
方欣
重庆公共交通运营有限公司 重庆渝北 401147
引言: 在现代城市公共交通发展中,企业文化建设是提升公交企业软实力的关键。党建政工工作作为公交企业发展的重要支撑,与企业文化建设有着紧密联系。以重庆公交为例,探讨党建政工工作对公交企业文化建设的促进作用,有助于更好地发挥二者优势,推动公交事业可持续发展,为市民出行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1. 党建政工工作与公交企业文化建设概述
1.1 党建政工工作内涵
党建政工工作是公交企业发展过程中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密围绕公交行业特性开展工作。一是强化理论武装,筑牢思想根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有企业党的建设重要论述,将 “两个维护” 贯穿公交党建全过程,确保党中央决策部署在公交系统落地见效。二是完善治理机制,强化党的领导。落实 “党建入章” 和党组织前置研究讨论重大事项制度,明确党委在决策、执行、监督各环节的权责,充分发挥党委 “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 作用。三是夯实基层基础,激发组织活力。按照 “四同步、四对接” 原则优化党组织设置,实现党员班组全覆盖;创新党建工作载体,打造 “一企业一品牌、一支部一特色” 党建品牌矩阵。
1.2 公交企业文化建设内容
公交企业文化建设以服务城市交通为核心,主要涵盖以下四个方面。一是价值观,如重庆公交倡导的 “出行即服务(MaaS)” 理念,将 “安全第一、乘客至上” 作为价值判断标准,引导驾驶员在复杂路况中优先保障乘客安全。二是企业精神,培育形成“真诚、奉献、求实、创新” 的企业精神,如重庆公交驾驶员群体数十年如一日坚守 “零事故、零投诉” 标准,诠释公交人对服务精神的践行。三是制度文化,完善《公交驾驶员服务规范》《应急预案处置流程》等制度,从不同工作场景规范驾驶员的服务行为。四是行为文化,通过 “车厢微服务” 活动,推动驾驶员主动帮扶老弱病残乘客、规范使用文明用语,打造具有公交特色的城市文明窗口。
2. 党建政工工作对公交企业文化建设的促进表现
2.1 价值观引导
党建政工工作以马克思主义价值观为公交企业文化价值观提供科学引领。
服务理念转化:将党的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宗旨转化为公交 “以乘客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例如在重庆公交 “红岩号” 主题车厢中,党员驾驶员带头推行 “首问责任制”,对乘客咨询做到 “有问必答、有难必帮”。
社会责任强化:通过党建活动引导公交企业坚守 “公益性” 定位,在暴雨、高温等极端天气下,组织党员突击队承担应急运力保障任务,彰显 “公交为民” 的社会担当,消除 “唯经济效益论” 的不良倾向。
职业精神培育:组织员工学习 “时代楷模” 公交驾驶员先进事迹,结合党史中的“交通战线英模” 故事,激发驾驶员的职业自豪感,将 “开好安全车、做好贴心人” 融入个人价值追求。
2.2 员工凝聚力提升
党建政工工作结合公交行业劳动密集型特点,强化团队合力。
目标共识营造:在推动公交数字化、绿色化转型工作中,充分发挥党建宣传队伍优势,通过专题宣讲会,向驾驶员、调度员解读智能调度系统、新能源车辆推广等战略意义,凝聚推动公交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共识。
党员示范带动:在公交驾驶员技能大赛中,党员驾驶员率先垂范,展示 “节能驾驶”“紧急避险” 等专业技能,带动全体驾驶员形成 “比学赶超” 的氛围,重庆公交的党员驾驶员节能标兵们广泛推广“节能操作方法”,为企业降本增效贡献力量。
3.党建政工工作对公交企业文化的赋能路径
3.1 以政治引领锚定文化价值坐标
将党的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宗旨具象化为公交 “三铁精神”(铁心向党、铁肩担当、铁纪守责),在疫情防控、极端天气应急运输等任务中,通过组建 “党员突击队”,将 “人民至上” 转化为 “乘客至上” 的服务行动;强化风险防控,针对公交行业 “高安全风险、高社会关注度” 特点,通过党建专题会研判安全形势,将 “两个维护” 落实到车载智能监控系统应用、驾驶员心理疏导等具体工作中,杜绝 “重效益轻安全” 的错误价值观。
3.2 以组织优势激活团队文化动能
创新文化载体,开展 “党建 + 班组建设” 活动,在标杆线路创建 “红旗车队”,通过 “党员驾驶员带徒” 机制,传承 “节能能手”“故障预判专家” 等岗位技能文化;强化情感凝聚,针对公交驾驶员 “早出晚归” 的工作特性,党组织牵头建立 “驾驶员之家”,开展 “夏送清凉、冬送温暖” 等关爱活动,将集体主义精神转化为 “公交大家庭” 的归属感。
3.3 以党员带头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打造服务标杆,设立 “党员示范车”,在行车中做到 “三稳三让”(起步稳、停车稳、行车稳,让行人、让非机动车、让特殊车辆),让城市公交成为市民心中的 “放心车”。技术创新引领,党员技术骨干牵头成立 “公交劳模创新工作室”,针对新能源车辆续航、充电效率等问题开展技术攻关,推动企业降本增效,将 “创新驱动” 理念融入企业文化。应急冲锋在前,在疫情防控期间,党员驾驶员主动承担 “发热乘客转运专线” 任务,在春运、节假日等客流高峰时段,组建 “党员突击队” 支援枢纽站疏导工作,用实际行动诠释 “关键时刻站得出来” 的党建要求,强化员工对 “责任担当” 的文化认同。
结束语:在深化国企改革、推动城市公交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公交企业要以党建政工工作为引领,将 “红色基因” 注入企业文化肌理,通过 “政治引领文化、文化凝聚人心、人心推动发展” 的良性循环,打造具有公交特色的文化品牌,为建设“人民满意公交”提供持久精神动力。
参考文献:
[1] 朱伟. 企业政工思想工作的实践与探索[J]. 管理科学, 2022, 38(4): 45-49.
[2] 王秀英. 政工思想工作对企业文化建设的影响研究[J]. 企业文化建设, 2023,15(3): 22-26.
[3] 李刚. 如何通过政工思想工作提升企业文化建设[J]. 企业管理研究, 2021, 20(2):58-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