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政策背景下南昌市青少年篮球培训机构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
吴美超
江西师范大学 江西南昌 330022
一、引言
自 2021 年“双减”政策实施,学科类培训被大幅压缩,体育类培训快速兴起且势头良好[1],篮球凭借协作性与普及性,成为青少年课外体育活动的首选[2],南昌市篮球培训机构的数量急剧增长,随之而来的是管理粗放、场地紧张、师资水平不齐等问题,影响行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3]。本研究针对南昌市典型机构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采取多样化的调研方法,分析该机构发展现状与难题,提出针对性对策,推动此行业规范前行。
二、研究方法与对象
本研究以处于“双减”政策影响中的南昌市六家代表性青少年篮球培训机构为对象,借助文献资料整理、问卷调查(回收有效问卷数为 227 份)、实地调研与访谈综合方法,深度调查机构的运营情况、师资力量及服务水平,而后采用数理统计方法分析数据,为研究结论提供科学依据。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机构分布与场地设施
纳入调研的六家青少年篮球培训机构分布在南昌市主要城区,涉及到商场、商铺、厂房这三类场地范畴,机构选址受租金及交通的影响格外显著,有部分培训场馆面积逾3500m2 ,只是设施配备水平参差不齐,淋浴室与通风系统缺失现象在部分场馆较为多见,鉴于生源数量渐趋增加,面对生源增长,多家机构采用分割场地、开展小班轮训模式、租赁外部馆所等途径缓解容量不足,部分机构凭借开设连锁门店达成企业扩张,管理难度也在扩张中跟着升高。
(二)盈利模式与招生方式
就盈利的方式而言,六家机构在盈利上主要靠青少年篮球常规课程收费,只有星锐和有象高飞试着去拓展商品销售和散客服务这两块业务,然而该部分占比不高,广告投放、品牌合作、赛事承办这类多元渠道的开发工作,才刚刚起步,就招生的方式而言,机构招生主要借助员工营销、线上平台推广以及学员推荐等途径,传统传单宣传所占比例不高,学校合作跟媒体广告,目前还未形成系统性的路径,揭示出整体宣传手段尚属初级范畴。
(三)教练员构成与资质水平
受访的 44 名教练员里面,受访教练员里,21 - 30 岁年龄段占总体的 84.09% ,于受访的教练员而言,男性占比为 78.26% ,学历方面以本科为主流,所占比例达 82.61% ,虽然整体学历水平不算差,但职业资质匮乏这一问题较为突显,拥有如教师资格证、教练员证这类专业认证者比例不到一半,部分从业者至今无任何从业方面的资质,反映出行业准入门槛的划定明显偏低,培训体系存在缺陷,波及教学质量以及服务的规范性。
(四)学员结构与培训状况
学员以小学阶段7 至 12 岁的儿童为主力,占总体的比例为 52.63% ,男生比例竟攀升至 80% ,呈现出篮球培训的性别倾向性较为明显,女生参与的活跃度欠佳,课程班型普遍控制在12 人以内,有部分机构存在着人数逾15 人的“大班化”情形,从教学满意度角度看,家长对教练教学水平的满意占比仅为 30.6% ,不满意的占比达到34 个百分点;教学环境的不满意比例提升幅度大,学员针对课程节奏与课堂体验,同样表达出诸多改进诉求。
(五)运营中的现实困境
结合调查得到的数据和访谈呈现的内容看,从现状来看,青少年篮球培训机构一般面临着场地花销高、设施改造滞后不前、人员流动性强、课程千篇一律等问题[4],多数机构于扩张期间,欠缺系统的教务管理及质量把控,课程主要集中在基础技能训练上,存在分级训练与评估机制的缺失,安全、专业性、沟通反馈等受家长关注的服务环节,依然显现出明显的短板,直接影响到续班率和口碑传播[5]。
四、存在问题总结
通过对南昌市青少年篮球培训机构的调查发现,现有的机构在急剧扩张当中,暴露出多方面的弊病,基础设施构筑的进程滞后,某些培训场地通风不好,淋浴等功能区存在缺失现象,影响到学员的实际体验,盈利的途径相对单一,主要借助课时收费达成盈利目的,缺少多元经营能力,抵御风险的本领欠缺。教练员在专业资质方面不全,教学经验较少,人员流动频繁性高,对教学质量稳定形成阻碍,学员与家长对相关方面满意程度差,反映出课程内容在层次方面的欠缺,教学反馈机制不健全,服务意识尚显不足,在“双减”政策推动素质教育发展的背景下,已然成为阻碍行业良性运转的核心要素。
五、对策建议
就当前青少年篮球培训机构暴露出的问题而言,要从管理、教学与服务等多层面作出改进[6],需提高对基础设施的投入水平,对场地通风、照明状况以及安全防护措施做优化,增进教学环境的舒适体验与功能实效,支持机构探索多元化的营收渠道,诸如推进赛事运营工作、体育用品的销售、场馆租赁事宜等,加大运营的灵活水平。针对师资这一板块,需建立起准入的界限,引导教练员去获取专业证书,还可借助定期培训,增进教学能力与沟通本领,机构要构建起家校沟通的体系,即时掌握家长及学员的需求,健全教学反馈与评估的相关制度,重视起服务质量跟用户的实际体验,把教学内容、组织管理以及情感关怀进行有机联结,对提升学员满意度与续班率有利,助力机构实现稳定成长。
六、结语
在“双减”政策推动下,青少年篮球培训机构迎来发展机遇的同时,也显现出基础设施薄弱状况、管理机制存在漏洞、师资专业性欠缺等实际难题,作为祖国未来发展的基础,只有保证青少年的身体健康水平,增强其体质,才能够对提升其生活质量,让他们健康快乐的生活,同时担负起社会发展的责任。因此应把教学质量设为核心点,以服务所获满意度为指引,经由系统培训、规范管理和多元经营的实施提升整体竞争水平,应在实践运行里持续对策略加以调整,契合市场需求,打造更具长效性的运营体系。
参考文献:
[1]闫静,温雨竹,袁凤梅,等.“双减”政策下青少年课外体育服务供给的现实困境与纾解[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23,39(05):13-22.
[2]柴王军,刘哲辰,李国.“双减”政策背景下青少年体育培训业高质量发展的实践模式与推进策略[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22,56(06):63-71.
[3]Shull R E ,Pate R R ,McIver K , et al.The influence of coaching behaviors, experience, and training on children's physical activity levels during youth sport practice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ports Science & Coaching,2024,19(3):956-964.
[4]康博舒,范尧.我国青少年体育培训业高质量发展的实践探索[J].体育文化导刊,2023,(10):79-85.
[5]张佃波,朱焱,袁诗怡,等.“双减”政策下我国青少年体育培训业高质量发展机遇、挑战及策略[J].体育文化导刊,2023,(02):88-94.
[6]刘颖,崔淼.“双减”政策背景下青少年体育培训市场供需良性循环的现实阻滞与实践向度[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23,42(03):56-6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