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如何以党建工作引领业务发展
郑璐
河北旅游投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河北石家庄 050000
1 国企以党建工作引领业务发展的必要性
1.1 坚持政治领航,筑牢国企发展根基
党建工作是国有企业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的根本保障。通过加强党的领导,国有企业能够将党的政治优势转化为企业治理效能,进而形成科学决策、高效执行、有效监督的治理体系,并确保企业发展目标与国家战略高度一致,避免偏离核心使命。与此同时,党建工作能够为企业注入强大的政治动力,推动其在市场竞争中保持战略定力,提升其抗风险的能力。国有企业借助强化政治领航,能够进一步贯彻落实党中央的决策部署,保障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落地生根。通过将党的领导融入业务环节,国有企业能够有机结合政治优势与市场机制,进而形成独特的竞争优势,以此实现高质量发展。
1.2 组织筑基工程,强化基层战斗力
通过优化党组织的覆盖模式,保障党的组织体系延伸到企业每一个角落,国有企业能够有效消除管理盲区,提升整体运营效率。健全的党组织架构能够为企业提供坚实的组织保障,保障其各项决策部署能够在基层得到有效执行,并为企业发展提供持续的动力。国企以党建工作引领业务发展,能够借助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和凝聚力,强化组织功能,有效提升市场竞争力。同时,党组织在基层深入覆盖,能够为企业提供稳定的组织环境,增强员工的归属感,进而为企业发展注入强大的内生动力,帮助其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中保持竞争优势。
1.3 思想铸魂行动,凝聚发展向心力
国企以党建工作引领业务发展,通过构建理论学习,能够强化党员干部的理论武装,提升其政治素养,并保障企业始终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其中,思想建设能够为企业提供明确的价值导向,帮助其塑造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并引导员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职业观,激发工作热情,为企业发展注入持久动力。与此同时,这有助于提升党员队伍的思想觉悟,促使其在复杂环境或重大任务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此外,思想建设能够为企业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撑,推动员工在思想上同心、目标上同向、行动上同步,进而形成强大的发展合力,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并提升团队协作效率,推动各项任务高效落实。
1.4 融合赋能机制,破解业务发展瓶颈
借助深度融合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国有企业能够打破传统模式下的“两张皮”现象,形成协同高效的工作机制。具体而言,党建工作能够为业务发展提供方向指引,保障企业在市场竞争中保持战略定力,避免盲目扩张,并优化资源配置,提升管理效率,推动企业在技术研发、市场拓展、成本控制等关键领域取得突破。与此同时,党建工作能够为业务发展提供坚实的组织保障,保障各项决策部署在基层得到有效执行,并增强企业的风险防控能力,保障其健康可持续发展。
2 国企以党建工作引领业务发展的路径
2.1 强化党建顶层设计,筑牢企业改革发展“主心骨”
要想实现国企的高质量发展,必须从顶层设计层面把党的领导融入企业治理各环节。具体而言,需要在企业《章程》中明确党组织的法定地位及相关职责和权责边界,确保党组织在重大事项决策中发挥把关定向作用;并通过发挥好企业党委会、董事会、经理层等决策机构的职能边界与协同作用,完善“三重一大”决策制度、集体讨论和票决等机制,真正让党建成为企业决策的“定海神针”;同时还要畅通监察、审计、纪检、群团组织等内部监督渠道,严把党风廉政建设关,为企业行稳致远保驾护航。在此过程中,要时刻坚守政治站位,保证企业改革发展方向与国家战略部署保持一致,坚决避免“去政治化”或“弱化党建”的倾向,真正把党建作为国企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源泉。
2.2 推动组织体系建设,打造高效执行“战斗堡垒”
高质量党建的实现离不开坚强的基层组织建设和有效的组织体系。根据公司治理理论,基层组织是企业运营的基石,它直接影响到战略决策的贯彻执行和日常管理的高效运转。基层组织不仅承担着实施企业战略和文化的责任,还在组织动员和资源整合中起着关键作用。资源基础理论也指出,企业的资源和能力通过有效的组织体系加以配置和优化,能够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在党建工作中,基层党组织通过强化党员的责任感和归属感,能够激发员工的主动性和创新力,使其在日常工作中积极践行企业文化和战略目标。此外,党组织通过推动党务工作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提升了员工对企业目标的认同感和执行力,从而确保了企业战略的顺利落地。在此过程中,党组织的引领作用不仅提升了组织效率,也为企业的持续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2.3 构建人才培养体系,激发员工干事创业“源动力”
人才是国企最宝贵的资源,只有打造一支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精湛、结构合理的人才队伍,企业才能在激烈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为此,应全面打造从校园招聘到新人培训、专业培训、管理培训再到领导干部选拔任用的全链条人才培养闭环,实现人才引进、培养、考核、激励、流动的系统管理,并在此过程中注重高层次人才和一线技能人才的均衡发展,通过引进科研带头人、培养复合型操作人员,最大化发挥各类人才的专业特长;同时鼓励跨部门、跨区域的项目制团队合作,推行导师制、课题攻关制等,让员工在实战中磨炼技能。企业党组织要搭建学习交流平台,将思想政治教育有机融入专业培养,既巩固组织认同,又为团队协同提供思想保障,从而在市场与技术快速变化的时代中使企业在核心竞争力上始终保持领先。
2.4 创新激励机制与考核体系,彰显党建工作“含金量”
高质量党建能否真正转化为企业发展的实际成果,关键在于建立健全的激励与考核机制。应在实践中将党建任务与经营目标相融合,对党员干部既考核党建工作质量,也考核业务指标完成情况。对普通员工既强调专业技能提升,也注重思想品德和团队协作,让“有考核,真考核、严考核”落到实处。与此同时,加大正向激励力度,对在科研攻关、市场拓展、管理创新等方面作出突出贡献的个人或团队,在薪酬、晋升、表彰等方面给予多元化激励,使干事创业者感受到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和尊重感。配套建立容错纠错机制,对改革创新中的非主观故意失误予以合理容错,为敢想敢干者提供安全的制度环境。唯有如此,党建的“软实力”才能有效转化为国企发展的“硬支撑”,帮助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断脱颖而出。
结束语:综上所述,面对新时代背景,国有企业必须深化党建工作与企业实际的融合,推动党建工作创新实践,以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只有不断创新,国有企业才能更好地履行社会责任,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高质量发展,进而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秦神州.国企的党建工作与思政工作深度融合的实践探索[N].江苏经济报,2024-11-15(T02)
[2]郭霄鹏,张尹.国企党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新媒体相结合的实践路径探析[J].中外企业文化,2024(10):156-158.
[3]蓝婷.国企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的意义与实践[J].现代企业,2024(10):81-82.
[4]张小虎.全面从严治党下国企党建工作的实践与探索[J].现代企业文化,2024(26):104-106.
[5]张晶.基层党建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及开展探究[J].办公室业务,2020(14):25,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