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试论心理训练在青少年手枪射击基础训练中的重要性

作者

唐兢晶

湖南省衡阳市体育运动学校 421001

手枪射击基础训练贯穿青少年运动员射击学习的全过程,在此期间,运动员的心理状态与技术完成度有着直接的联系。当焦虑、紧张、烦躁等负面情绪占据主导时,运动员会出现心跳加速、呼吸急促、精神亢奋等现象,手部不受控制地颤抖,瞄准精准度不佳,击发动作停顿,导致最终射击成绩与平时训练相差甚远,多次重复基础训练动作依旧无法达到预期,进一步加重运动员的心理负担。青少年正处于身心发育的关键时期,渴望获得他人的认可,部分运动员可能会因为成绩原因出现畏惧训练的情况,丧失训练信心,降低练习积极性,陷入恶性循环。开展心理训练,教练会教授青少年运动员如何正确控制赛前情绪,在出现焦虑、紧张等情绪时学会自我调控,心理状态处于稳定的状态。如此一来,运动员可以用更加豁达、开朗的情绪面对困难,提高肌肉动作记忆的效率[1]。同样,手枪射击训练中涉及技术方面的知识,加强心理训练还能使运动员全身心投入到技术学习中,更快掌握射击动作,达到夯实射击技术的目的。

(二)有利于提高比赛成绩,左右最终胜负

青少年运动员在接触手枪射击训练后,难免会经历一些竞技场合,在比赛中检验训练成果。由于手枪射击运动的特殊性,除了射击技术之外,心理因素同样会对运动员的比赛胜负产生影响。随着赛事的白热化,参赛运动员的技术水平愈发接近,心理逐渐成为左右最终比赛胜负的关键。据有关调查,青少年手枪射击运动员心理波动导致比赛失利的比例占其他原因失利的 30% 以上,其中决赛阶段尤为显著。例如,在某次青少年手枪射击锦标赛上,两名运动员参与角逐,其中一名运动员在发现另一名运动员超常发挥后,产生心理波动,注意力分散、持枪不稳,在心理压力下脱靶,与胜利失之交臂。加强心理训练,能够有效锻炼青少年运动员的意志力,为运动员营造一个真实的比赛场景,运动员置身其中感受比赛的激烈气氛,体验比赛的高压环境,进而逐步脱敏,在身处较大压力的情况下,依然能够及时调适情绪,用深呼吸等方式稳定心态,进而发挥出最佳水平,获得最终胜利。

(三)有利于克服心理障碍,促进人格发展

青少年时期所经历的人与事对运动员的影响深远而持久,加强心理训练,不仅关系到运动员的技术水平,还会对运动员身心健康成长带来较大影响。青少年运动员因所受家庭教育、所处生活环境的不同,抗压能力有所不同,部分运动员在遇到困难时手心冒汗,手臂或双腿打战,甚至在多次的练习中产生自我怀疑,丧失前进的动力。然而,在克服以上障碍的过程,也是成长的过程,心理训练符合青少年的年龄特征,从青少年现实心理困境中入手,列出训练障碍的主要类型,用谈话、视频引导、共情等方式拉近教练与运动员之间的关系,帮助运动员用积极的心态面对挫折,积极与教练、队友们交流,寻找解决问题的好方法。另外,在心理训练中,还能拓宽运动员的视野,在潜移默化中深化运动员的自我认知,带动技术提升,并在训练中培养其健全人格与综合素质,促进运动员全面发展,用乐观的心态面对人生。

(四)有利于拉近团队关系,助力职业发展手枪射击是一项团队型的体育项目,需要团队中每一名运动员的共同努力。为了获得更好的比赛成绩,团队之间遇到问题时应及时沟通、通力合作,尽快解决问题,保证最终的训练结果。开展心理训练,可以使青少年运动员充分了解自身的心理状态,并从队友的语言、行为中判断队友的心理状态,站在他人的角度上看待问题,应对每一次挑战[2]。例如,运动员在发现队友在训练时情绪波动较大时,选择合适时间与队友谈话,鼓励其清晰表达个人想法,在集体商讨中制定科学的解决方案,避免出现不必要的冲突,营造积极、和谐的手枪射击训练氛围,团队共同进步。同时,心理训练还能锻炼运动员的思维能力,在与教练的沟通中,精准理解教练的训练要求,助力其职业发展。例如,某青少年手枪训练基地中,教练组织全体青少年运动员参加团队模拟比赛,教练负责指导战术,接受过系统的心理训练的运动员可以从教练的要求中提取关键部分,眼观六路,根据赛场上的情况与队友打配合,体现团队的力量,朝着职业手枪射击运动员的方向进发。

二、心理训练在青少年手枪射击基础训练中的具体方法

心理训练的类型较为丰富,其中适合青少年手枪射击基础训练的主要有以下几种:放松训练。引导运动员调整呼吸节奏,用腹式呼吸法慢速吸气、呼气,从而降低心率,并在一定程度上起到调节神经系统的作用。在此基础上循序渐进地放松四肢肌肉,按照分区的方式依次放松肌肉群。期间,教练需要关注运动员的状态,做到紧张与松弛交替进行,训练后及时放松,保证训练质量;表象训练。教练为运动员播放手枪射击比赛的图片、视频,引导其闭上双眼在头脑中想象比赛的场景,描述自己与对手的表现,调动五感,想象自己在持枪射击时对手的状态、观众的情绪以及现场的风速等情境,用思维动画的形式呈现出来,在后续真实比赛时,运动员将更有自信,准确、流畅地完成射击;模拟训练。教练为运动员创设一个问题场景,如天气不佳、现场设备故障、对手超常发挥等,鼓励运动员用对抗训练的形式进行场景再现,主动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做到时刻保持冷静,克服心理障碍,将比赛作为检验训练成果与展现个人能力的一次考核,为正式比赛做准备;团队训练。教练基于运动员的实际状况设置任务,团队成员密切沟通,表达自己的看法,认真倾听他人的想法,在比赛后完成复盘,做好反思工作,讨论如何在今后的比赛中克服以上问题,拉近团队之间的关系[3]。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青少年手枪射击基础训练中,教练应意识到心理训练对运动员技术、成绩的重要影响,在良好的心理训练中提高运动员的训练效率,使其克服心理障碍,在团队协作中避免冲突,用乐观的态度面对挑战,获得更加优秀的比赛成绩,为体育界培养出更多优秀的青少年手枪射击运动员。

参考文献

[1]王东妞.女子手枪训练中心理技巧的应用与效果评估[J].新体育,2024,(22):21-23.

[2]刘文境.身体素质与初学者手枪射击精准度的相关性研究[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24,32(02):60-61+198.

[3] 庄 俊 耀 . 心 理 训 练 在 手 枪 射 击 训 练 中 的 作 用 探 讨 [J]. 当 代 体 育 科技,2020,10(04):29+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