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活动观 + 项目式学习模式在小学英语课堂的运用实践探讨
杨吉呼
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扎鲁特旗蒙古族实验小学 029100
引言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如何创新英语教学模式,提升学生核心素养成为教育工作者关注的重点。“英语活动观+项目式学习”模式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方法,将语言实践活动与项目任务有机结合,为小学英语课堂注入了新的活力。本文以新版人教PEP教材为例,探讨该模式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具体应用与实践效果,旨在为英语教师提供可借鉴的教学思路和方法。
一、英语活动观与项目式学习的理论基础
英语活动观强调语言学习应通过有意义的交际活动来实现,主张在真实或接近真实的语境中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这一观点源于交际教学法和社会建构主义理论,认为语言学习是一个主动建构的过程,学生需要在互动中发展语言技能。新版人教PEP教材充分体现了这一理念,设计了大量贴近学生生活的语言实践活动。
项目式学习则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通过完成真实世界的项目任务来促进知识获取和能力发展。其理论基础包括杜威的"做中学"理论和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强调学习者的主动性和实践性。在英语教学中,项目式学习为学生提供了综合运用语言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机会。
将英语活动观与项目式学习相结合,能够充分发挥两者的优势。一方面,项目任务为语言活动提供了真实的情境和目的;另一方面,多样化的语言活动又为项目完成提供了必要的语言支撑。这种融合模式符合新课标倡导的"学用结合"理念,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思维品质和文化意识。
以PEP五年级下册"My school calendar"单元为例,教师可以设计"策划校园活动月历"的项目任务。在这个项目中,学生需要调查同学们喜欢的校园活动(语言活动 1),用英语讨论活动安排(语言活动2),最终制作双语活动月历(语言活动 3)。整个过程既包含了丰富的语言实践活动,又通过项目任务将这些活动有机串联起来。
二、基于人教PEP教材的教学实践案例
以新版人教PEP五年级上册"What's he like?"单元为例,我们设计了“班级人物志”项目。该项目历时两周,分为四个阶段实施:首先,教师引导学生学习描述人物性格和外貌的词汇和句型,这是项目开展的语言基础;其次,学生分组选择采访对象,设计采访问题,如"What's your favorite subject?"、"How do you usually help others?"等,在真实交际中运用所学语言;第三阶段,各组整理采访资料,用英语撰写人物介绍;最后,全班汇编"Our Class Album",并举行发布会,邀请其他班级参观。
在这个项目中,语言学习活动与项目任务紧密结合。词汇句型学习为采访奠定了基础,采访活动提供了真实的语言运用场景,撰写过程锻炼了书面表达能力,发布会则创造了综合展示的机会。通过这一系列环环相扣的活动,学生不仅掌握了目标语言知识,还培养了信息收集、团队合作、创造性思维等综合能力。
再以PEP六年级下册"How tall are you?"单元为例,我们开展了"健康生活调查"项目。学生首先学习有关身高体重的表达方式,然后设计调查问卷,在全校范围内收集数据。接下来,各组统计分析数据,用英语撰写调查报告,并提出健康建议。最后,学生制作海报在学校展示。这个项目将数学统计与英语学习相结合,体现了跨学科整合的理念。
项目实施过程中,教师需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项目设计要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语言能力;二是要提供足够的语言支架,确保学生能够顺利完成项目任务;三是要注重过程性评价,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四是要创设真实的展示平台,增强学生的成就感。通过这些措施,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英语活动观+项目式学习”模式的教学效果。
三、教学模式的实施策略与评价体系
有效实施“英语活动观+项目式学习”模式需要系统的策略支持。在主题选择方面,教师应立足教材又超越教材,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挖掘有意义的项目主题。例如,PEP三年级上册"We love animals"单元可延伸出"动物保护宣传"项目;四年级下册"Myclothes"单元可发展为"校园服装设计"项目。主题要兼具趣味性和教育性,能够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在活动设计上,要遵循"语言输入-内化-输出"的规律,设计阶梯式的语言实践活动。以“校园环保行动”项目为例,可安排以下活动:观看环保视频(输入),学习相关词汇和标语(内化),设计调查问卷并采访(输出1),分析数据制作报告(输出 2),开展环保倡议活动(输出 3)。这种递进式的活动设计确保学生在每个环节都能获得适当的语言支持。
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是保障模式实施效果的关键。评价应坚持多元化和过程性原则,既关注语言成果,也重视项目过程中的表现。可以设计"三维"评价表:语言维度(词汇运用、语法准确性等)、项目维度(任务完成度、创造性等)、素养维度(合作精神、问题解决能力等)。同时,采用自评、互评、师评相结合的方式,促进学生反思和改进。
教师角色转变也是成功实施的重要因素。在项目式学习中,教师要从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习引导者和项目协作者。具体而言,要做好以下工作:项目启动时,激发兴趣并明确要求;项目进行中,提供资源支持和策略指导;项目展示时,搭建平台并组织评价;项目结束后,引导反思并拓展延伸。这种角色转变对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和组织能力。
四、结论
“英语活动观 + 项目式学习”模式为小学英语教学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该模式通过真实情境中的语言实践活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通过项目任务的驱动,促进了语言的综合运用和能力的全面发展。以新版人教PEP教材为基础的项目设计,既落实了课程标准要求,又拓展了语言学习的深度和广度。未来,随着教育信息化的推进,可以进一步探索技术与该模式的融合。例如,利用数字化工具支持项目协作,通过多媒体资源丰富项目内容,借助网络平台扩大项目影响。同时,还需要加强教师培训和校本研究,积累更多可推广的实践案例,推动小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
参考文献:
[1]王瑞,陈雪. 基于英语学习活动观的初中听说教学活动设计 [J]. 作家天地, 2022,(27): 74-76.
[2]袁亚娟. 多边活动:提升高中学生英语原著阅读素养 [J]. 中学课程资源, 2022,18 (01): 6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