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班主任的幸福生活

作者

叶云 杨丽娟

双流区特殊教育学校 四川成都 610200

一、幸福是什么?

美国作家丽莎·普兰特在题为《幸福是什么》的文章中开门见山地说:“幸福是什么?在我看来,幸福来源于‘简单生活’。文明只是外在的依托,成功、财富只是外在的荣光,真正的幸福来自于发现真实独特的自我,保持心灵的宁静。”

幸福没什么理由,只要你用心去做,用心去爱,你会发现,幸福其实就在你身边;幸福不是对事物的拥有,而是对事物的感觉与信念。

作为一名特校教师,作为班主任,通过多年的班主任工作发现,我的幸福是学生最大的幸福,同时,学生的幸福也就是我最大的幸福。

二、班主任的幸福表现在哪里?

李镇西在《做最好的班主任》这本书里有几句话:“班主任的幸福源于何处?享受职业、赢得尊严、学生爱戴、同行敬佩……”

我认为做班主任最幸福的是有了一批“亲学生”。

我每天和特殊学生朝夕相处,从学生的点滴成长与进步中,要学会感受教育的幸福,为孩子们每一点点的善意和进步而感动。能够得到学生爱戴,这是班主任最大的幸福,甚至超过了领导的表扬与鼓励。我班学生小刚以前是一个不喜欢学习和劳动的孩子,作业照抄同学的、公区卫生不打扫。经过长时间的帮助教育,他逐步改正了缺点,由此我就感受到了最大是幸福和快乐

学生能将心里话告诉你,让你与他共同分享她的喜怒哀乐,这就是幸福。孩子们会用他们发自肺腑的语言给你最特别的惊喜。节假日给你发个短信、送张小卡片、一份小礼物;在他不知所错的时候,第一个想到的是向你寻求帮助;有的学生在别的地方犯了错误用那种又害怕又求助的眼神望着你……的时候,你都会有幸福的感觉!特别是聋哑孩子他们对老师的感情更加如此,他们远离父母住校,只有老师才能懂他们的心思和需求,就把老师当做最亲近的人。喜怒哀乐都会在第一时间告诉老师,知心话只对你说,此时此刻我们该感到无比的幸福和自豪!

老师别要求现在教着的学生对你怎么样,再过 10 年,20 年,到那时他们的一句问候、一个短信、一个电话、一次聚会、一次看望,那才是最真实、最有分量、是最终的成功教育。你的真诚、你的汗水、你的梦想觉得在那一刻得以实现,你会觉得自己是最幸福的,最快乐的,那时候你的幸福感比做父母的还好。

三、班主任如何才能享受到幸福?

许多班主任工作很努力,可是他们并没有感到班主任工作是一种享受,反而觉得是受罪,其原因是许多班主任是被动地努力工作,而不是主动地工作,因此,这样的班主任没有感受到幸福。这样才能享受幸福呢?

(一) 以平常心看待自己

以平常心看待自己,就是正确看待自己的班主任角色。不要把自己看得过于重要和强大,就能放下架子,就可以目中有人。太阳光过亮就会遮住星星的光芒。班主任如果太突出自己,就会影响学生的发展。

有个班主任在介绍他的经验时说,他们班的学生没有一个不听他的,他伸出一个食指,学生就知道干什么,他使出一个眼神,学生就明白他的意图。这样的教育不是成功的教育。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不会有独立人格,只会充满奴性,这样很可怕的。

许多时候,班主任总是摆出一副高高在上的姿态,总觉得这样学生就会怕他,会自觉学习,这会让自己很累,也让学生觉得难以亲近。魏书生老师说:“人要常有点渺小感,这样自己会自在,别人也会很舒服。”

(二)、在付出中得到幸福和快乐

当一个班主任付出真爱和真心,和学生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班主任就会得到几倍,甚至几十倍的回报。这种回报给班主任老师所带来的精神享受,是没有当过班主任的老师所无法体会得到的。班主任不是也不应该是“苦行僧”,班主任热爱学生,学生便会以同样的爱来回报老师。在爱和被爱的过程中,班主任享受着工作的快乐和幸福。

1、用心工作——付出真心

用心,就是热爱班主任工作,有一份责任心。用心与不用心,工作的效果是截然不同不同的,当一位班主任潜心于工作时,他就会想尽一切方法,把工作做好,他就会调动智慧、创造力,并把它们用在工作上;不用心,就会应付,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消极地工作。

2、用情工作——付出真情

对学生有感情。班主任工作不是冷冰冰的说教,它面对的是有丰富感情的学生,因此,班主任对学生要富有感情,要爱每一个学生,要让每个学生沐浴在师爱的阳光里。如果班主任都能把心献给学生,他们就能深深地体会到做班主任工作的快乐。

对工作有热情。对工作有热情就是能全身心地投入工作,表现为对工作的敬业精神。对班主任而言,对工作的热情非常重要,因为学生会从班主任对工作的投入中感受到班主任的工作态度。

3、用智慧工作——付出聪明才智

班主任工作是一项智力劳动,也是一种精神劳动,因此,对工作要有整体的思考。

班主任的智慧首先表现在对工作的规划上,大到学年或学期的规划,小到每天的规划。一位有经验的班主任每天睡前都会想:明天班上有哪几项工作,可能会发生什么情况,如何处理,先前没有处理的问题,明天怎样解决等等,做到心中大致有数,这叫“预则立,不预则废”。

其次,班主任的智慧表现在创新上。班主任与几十个学生交往,每个学生的个性都不相同,需要班主任在工作中不断创新。有过班主任工作经历的老师,都有这样的体会,没有哪一种方法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一个好的方法,因时、因人,因势都需要改变。

最后,智慧表现在心智的成熟上。苏霍姆林斯基告诫教师:“不要把自己降低到学生的水平”。在现实中,许多不成功的班主任常常由于心智的不成熟,导致工作方式的简单、粗暴。当学生犯错误时,班主任以发脾气的方式纠正错误,而事实上这样做,非但不解决问题,反而使问题更严重。作为班主任要切记,学生不是我们的出气筒,即使是学生惹的气,我们也要学会冷静处理。发脾气会使人失去理智,既解决不了问题,又会损害他人的情感。一时冲动,可能意味着事后将付出高昂的代价来弥补。冲动导致智昏,冷静才会产生机智。训斥、谩骂甚至体罚都反映了班主任教育智慧的匮乏和教育能力的低下。有智慧的班主任在工作中无论是对学生精神引领,还是在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上,都应是胜学生一筹的,或者说是能让学生从中受益的。学会克制自己的情绪是一种修养,而这种修养是要慢慢养成的。

是的,当班主任是异常辛苦的,但也是十分幸福的。因为有了学生的爱,才使班主任在工作中有了不竭的动力。当看到经过自己的辛勤劳动,一个个学生从懵懂无知逐步成长为国家的有用之才时,心中就会时常涌起一股幸福的暖流。这种幸福感来自于师生割舍不断的情感以及对事业的成就感,这也是教师不辞辛劳、甘于清贫、终身为教育奋斗的强大的精神原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