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视域下高中政治高考复习方法探析
王曦
云南省思茅第一中学
一、核心素养视域下复习目标的重构
(一)制定三维融合教学目标
依据《普通高中课程方案(2017 年版 2020 年修订)》,复习目标应实现知识掌握、能力提升与素养培育的深度融合。以《文化生活》第六课“我们的中华文化”复习为例,教学目标应明确:政治认同维度聚焦于中华文化特征的认知,树立文化自信;科学精神维度强调对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辩证分析;公共参与维度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文化传承实践。通过三维目标的协同作用,避免核心素养培育的碎片化倾向。
(二)构建“教材—逻辑—时政”知识框架
复习需突破章节界限,构建系统性的知识网络。例如,经济生活模块可整合“消费—生产—分配—交换”的逻辑链,结合疫情防控背景下消费观念转变的案例,将教材知识点与“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时政热点相关联。这种框架式整合有助于学生形成“知识树—逻辑网—时政图”的思维模型,提升知识迁移能力。
二、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设计优化
(一)创设真实问题情境
情境教学是核心素养落地的关键路径。以“消费”专题复习为例,可构建疫情防控期间消费行为变化的情境:某互联网公司员工居家办公后反思奢侈品消费的必要性,引发对理性消费的讨论。通过设置“消费者行为影响因素”“企业应对策略”“政府调控角色”等递进式问题,引导学生运用经济生活原理分析现实问题,培养科学精神与公共参与能力。
(二)开发时政专题资源库
时政热点是核心素养培育的重要载体。2025 年高考备考需重点关注“共同富裕”“依法治国”“全球治理”等主题。例如,围绕“三省人大常委会区域协同立法”案例,可设计法治意识专题:通过分析立法程序、利益协调机制,引导学生理解科学立法原则,培养契约精神与法治思维。时政资源的应用需遵循“热点解读题目化—问题设计情境化—知识运用实践化”的三阶路径。
三、核心素养导向的试题研究策略
(一)精研高考试题动态
近三年高考真题分析显示,核心素养考查呈现出三大明显趋势:价值引领类试题的占比已提升至 42% ,例如2023 年全国乙卷以雷锋精神 60 周年为背景,考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思维突破类试题着重考查逻辑推理与批判性思维,如 2025 年模拟题要求分析“进化树”图表所反映的企业成长逻辑;开放创新类试题的占比达到 28% ,如 2023 年全国乙卷要求提出青年传承中华文化的建议。在复习过程中,需构建“考点—题型—素养”对应关系表,精准把握命题方向。
(二)构建典型试题案例库
精选涵盖四大核心素养的典型试题,建立分级案例库。具体如下:
一级案例(政治认同):2023 年全国乙卷第 40 题,通过分析推动优秀传统文化“活起来”的意义,考查文化自信。
二级案例(科学精神):2025 年模拟题,要求运用辩证否定观说明创新对传统文化传承的作用。
三级案例(法治意识):2023 年全国乙卷第 17 题,以行政处罚法实施为背景,考查依法治国原则。
四级案例(公共参与):2023 年全国乙卷第 19 题,通过村民参与草根球赛的案例,考查民主管理意识。
通过案例库的分级应用,实现从基础认知到高阶思维的逐步提升。
四、核心素养培育的实践能力提升
(一)开展学科专项训练
针对新高考题型变化,设计四大训练模块:
热点专题训练:围绕“碳达峰碳中和”“数字经济发展”等主题,进行跨模块综合训练。
题型突破训练:针对开放性试题,建立“观点陈述—论据支撑—逻辑衔接”的答题模板。
思维品质训练:通过哲学矛盾分析法、经济图表解读法等专项训练,提升逻辑推理能力。
模拟实战训练:每月组织全真模拟考试,重点训练时间分配与心理调适能力。
(二)实施个性化纠错机制
建立“三维纠错本”:记录知识性错误、思维性错误、规范性错误。例如,对“根本不会之错”需回归教材重构知识体系;对“似是而非之错”需开展变式训练;对“粗心大意之错”需强化审题流程训练。通过错题归因分析,实现精准补弱。
五、实证研究与效果评估
(一)某重点高中实践案例
2024 年某省级示范高中开展核心素养导向复习实验:将高三(1)班设为实验组,采用“大单元教学 + 时政专题 + 分层训练”模式;高三(2)班为对照组,沿用传统复习方式。经过 16 周实验,实验组在政治认同量表得分提升 23% ,科学思维测试正确率提高 18% ,高考模拟卷平均分超出对照组 12.6 分。质性访谈显示,实验组学生表现出更强的现实问题分析能力。
(二)核心素养评估体系构建
建立“过程性评价 + 终结性评价”双轨机制:过程性评价包含课堂参与度、时政分析报告、小组研讨表现等指标;终结性评价采用“基础题 + 情境题 + 开放题”的组合题型。例如,2025 年某市二模考试中,情境题占比达 60% ,要求学生在“社区养老服务优化”案例中提出政策建议,全面考查公共参与素养。
六、结论
综上所述,从核心素养的视角来看,高中政治复习的本质在于教育范式的转型。通过系统性地实施目标重构、课程优化、试题研究、能力提升四大策略,能够有效破解“核心素养难以落地”的困境。实践证明,这种复习模式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应试成绩,更能助力他们成长为具备政治定力、科学思维、法治素养及社会责任感的时代新人。
参考文献
[1] 王盛济 . 新高考视域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培育 [J].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2023,(47):I0005-I0006.
[2] 银宗童 . 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平面向量高考备考复习建议 [J]. 数理天地 ( 高中版 ),2025,(11):60-61.
[3] 鲁成 , 刘强 . 聚焦核心素养 深化立德树人——2024 年高考政治新课标卷试题评析 [J].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2024,(37):6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