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基于核心素养小学数学课堂合作学习教学方法

作者

周俊红

湖北省南漳县九集镇丁集中心小学441513

引言

随着教育改革深入推进,核心素养已成为当前基础教育重要目标导向,小学数学作为基础教育核心学科,承担着培养学生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直观想象、数学运算和数据分析等核心素养重要使命。传统数学教学模式往往注重知识传授而忽视能力培养,难以有效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形成与发展,合作学习作为一种重要教学组织形式,强调学生之间互动交流与协作探究为核心素养培养提供了新途径和方法。

一、构建合作学习环境,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构建良好合作学习环境是实施有效合作学习前提条件,也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基础保障,小学数学课堂中合作学习环境构建需要从物理环境和心理环境两个层面同时入手,为学生创设有利于互动交流、协作探究学习氛围。物理环境构建主要包括座位安排、学习资源配置以及空间布局等方面,教师应根据合作学习特点和需要,将传统秧田式座位改为小组围坐形式,确保每个小组成员都能够方便地进行面对面交流。教师还需要为各小组提供充足学习材料和工具,如数学操作材料、图表纸张等,为学生合作探究活动提供必要物质条件。在空间布局方面教师应合理安排小组间距离,既要保证各小组有足够活动空间,又要避免相互干扰营造安静有序学习环境。

心理环境构建则更为重要且复杂,它直接影响着学生参与合作学习积极性和效果,教师需要通过多种途径建立民主平等、互相尊重、积极向上课堂氛围,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够在轻松愉悦环境中参与学习活动。教师要转变角色定位从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习活动组织者、引导者和促进者,通过自己言行示范建立师生间信任关系。教师需要制定明确合作规则和行为准则,让学生明确在合作学习中应该如何与他人交流、如何表达自己观点等,从而规范学生合作行为,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通过开展各种团体活动和合作游戏让学生体验合作快乐和成功,形成积极合作态度。教师还要建立有效激励机制,对学生在合作学习中良好表现给予及时表扬和鼓励,激发学生参与合作学习内在动机。

二、创新合作学习模式,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创新合作学习模式需要教师深入思考如何将抽象数学知识转化为学生能够共同探索和互动交流学习活动,阶梯式合作探究模式通过设置不同难度层级任务,让小组成员根据自身能力选择相应探究方向,既保证了每位学生都能参与到合作学习中,又确保了学习任务对所有成员都具有挑战性,这种模式强调从简单问题入手,逐步深化探究内容让学生在循序渐进中构建知识体系。互助教学合作模式则要求学生在掌握知识后承担起小教师角色,向同伴解释概念、演示方法、分享思路,通过教授他人来巩固自身学习成果,这种模式不仅能够加深学生对知识内容理解,更能培养学生表达能力和责任感。竞争合作模式将适度竞争因素引入合作学习,通过小组间良性竞争激发学生参与热情和学习动力,同时在组内保持合作互助氛围形成既竞争又合作学习生态。

以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多位数乘一位数教学为例,教师应当运用情境化合作探究模式组织教学活动,先创设购物情境假设班级需要为秋游准备物品,每组学生负责采购不同商品如“每包饼干售价十二元,需要购买四包”,学生需要通过小组合作计算总价。各组成员分工协作,有人负责理解题意并画图表示,有人负责寻找计算方法,有人负责验证计算结果,有人负责汇报解题思路。在探究过程中学生自然而然地发现了多位数乘一位数计算规律,有组选择连加方法得出结果,有组运用拆分法将十二分解为十加二再分别乘以四,还有组尝试竖式计算方法。各组汇报交流时教师引导学生比较不同方法优劣,让学生在对比中理解算理在讨论中完善算法,接下来教师设置递增难度计算任务,从两位数乘一位数逐步过渡到三位数乘一位数,让各组在挑战中深化对进位乘法认识。这种教学不但能提高学习兴趣和课堂效率,更能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三、完善合作学习评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完善合作学习评价体系需要构建多维度、全过程、动态化评价机制,突破传统单一结果导向评价局限性,过程性评价应贯穿合作学习始终,关注学生在协作探究中展现出来思维品质、交流能力、问题解决策略以及团队协作精神。发展性评价强调学生在合作学习中成长轨迹和进步幅度,通过前后对比来衡量学生发展状况,而非仅仅关注某一时点表现水平。互动性评价鼓励学生成为评价主体,通过自我反思、同伴互评、小组自评等方式培养学生评价意识和能力,让评价过程本身成为促进学生发展教育活动。

以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两位数乘两位数教学为例,教师应当建立多元化评价体系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在合作探究阶段教师设计评价量表记录各组学生参与表现,观察学生是否能够主动提出问题、积极参与讨论等行为表现。当各组探索十二乘十四这一问题时,教师不仅要评价学生计算结果准确性,更要关注学生探究过程中思维方式和合作态度。有组选择画图方法将乘法问题转化为面积计算,教师要评价其空间想象能力和数形结合思维,有组运用分解策略将两位数拆分后逐步计算,教师要评价其逻辑思维能力和算理理解水平,有组尝试竖式计算方法,教师要评价其计算技能和算法掌握程度。在小组汇报环节教师建立同伴评价机制,让学生学会欣赏他人独特想法提出建设性意见,培养评价他人和接受他人评价能力。课后反思阶段教师引导学生填写合作学习反思表,让学生回顾自己在本次合作中收获与不足,思考如何在今后合作中更好地发挥作用。

结论

基于核心素养小学数学课堂合作学习教学方法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从环境构建、模式创新和评价完善三个方面协同推进,通过构建良好合作学习环境能够为学生合作探究提供有力支撑,营造有利于核心素养培养学习氛围。通过创新合作学习模式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参与热情,提高课堂教学针对性和实效性,通过完善合作学习评价能够科学诊断学生学习状况,有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这三个方面相互关联促进,共同构成了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有效路径。

参考文献

[1] 曹宝玉, 肖丽. 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课堂小组合作学习[J].北京教育 ( 普教版 ), 2025(2):58-58.

[2] 陈秋萍 . 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生数学合作学习习惯的培养与实践 [J]. 前卫 , 2024(20):0066-0068.

[3] 庄慧彤 . 核心素养视角下小学数学合作学习策略 [J]. 启迪与智慧 ( 上 ), 2023(10):5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