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参与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黄奔
孝昌县邹岗镇卢管初级中学
引言
阅读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占据核心地位,它不仅是学生获取知识、提升语言能力的重要途径,更是培养思维能力、丰富情感体验、塑造价值观的关键手段。然而,传统阅读教学中,学生参与度不足,多处于被动接受状态,难以充分发挥阅读的教育价值。深度参与的阅读教学策略研究,能够有效改善这一现状,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提升其阅读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促使学生在阅读中深度思考、积极探索,从而全面提升语文素养。
1 优化行为参与,化被动为主动
传统初中语文阅读教学里,师生互动形式比较单一,教师往往处于主导地位,学生则处于被动接受状态,很难达到深入探究的效果。要想改变这种状况,就要从多个方面加强学生的主体参与程度,教师要安排一些前置性学习任务,促使学生提前做好预习工作,如在学习《邓稼先》之前,可以安排学生去搜集有关人物的生平资料以及历史背景方面的信息,然后在课堂上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这样能够加强学生的前期投入意识,增进他们对文本内容的理解。课堂教学环节当中,也可以采取小组合作研讨的形式来加深学习效果,以《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为例,把全班分成几个小组,针对闻一多先生在学术研究和革命实践这两方面表现出的行为特点及其相互联系展开讨论和交流。小组按照成员职能特点分配任务,一些人承担搜集整理资料的任务,另外一些人则专注于提炼核心观点和阐述任务,还安排特定人员参加课堂互动环节,这种合作方式很好地调动了学生的主体意识,促使他们积极投身于文本解读活动中,逐渐脱离传统的单向度知识传授教学模式,他们的学习热情和自主探究欲望也会随之增强。
2 深化认知参与,变浅层为深层
当下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当中,有些学生还停留在对文本表层信息的机械记忆层面,缺少深入剖析的能力。教师要努力改进学生的高层次认知水平,采用问题导向策略创建分层次探究模式,以《谁是最可爱的人》为例,先问“文章主要叙述了志愿军战士哪些事迹”,让学生掌握文章大意;再问“这些事迹体现出志愿军怎样的精神品质”,促使学生全面认识人物形象;最后问“这种精神在现代社会有什么现实意义”,做到知识向实际的迁移,教师要着重传授阅读方法,而且要凭借具体例子引领学生培育批判性思维能力。 在鲁迅的作品《阿长与〈山海经〉》中,用批注式阅读法,带领学生着重看阿长的行为特点和性格特点,仔细探究作者的情感走向以及变化原因,促使他们就主题思想和艺术表现手法产生自己的看法,而不是简单地接受别人的观点,这样可以加强学生对文本内涵的认识深度和思维层次,教师还可以借助跨文本比较研究的方式扩大学生的认知范围,选取孙犁的《山地回忆》和茹志鹃的《百合花》,针对人物塑造,情感传递,创作背景这些方面做系统比较分析,引领学生在全面梳理中加深认识,培育批判性思维和综合分析能力,做到从表面认识走向深层阐释。
3 激发情感投入,从淡漠到热忱
情感要素是阅读活动的关键驱动力,有着无法取代的意义。在传统的教学形式当中,学生很难全面领悟文本所蕴含的情感内涵,要想冲破这个瓶颈,教师就要利用情境创设手段调动起学生的内在情感体验,在讲授《黄河颂》时,可以播放黄河奔流不息的视频片段,再配以激昂的背景音乐,营造出雄浑壮丽的艺术氛围,促使学生直观感受到黄河的磅礴气势,引发他们对祖国山河的深厚情感以及对民族精神的崇敬之情。在解读《谁是最可爱的人》时,要仔细分析志愿军战士在恶劣环境里顽强拼搏的事迹,让学生体会到他们炽热的家国情怀和无私奉献的精神,这样就能做到师生之间深层次的情感交流,加深对文本主题的感悟并加强阅读认同感。利用情感体验活动加强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按照对《山地回忆》的研读,引领学生讲述生活中温暖的瞬间,并把这种经历同文本主题相联系,通过师生互动环节,在聆听与表达当中促使学生领悟人间真情的价值所在,改善他们对于作品情感意蕴的体会程度和审美鉴赏水平。
4 完善评价体系,由单一至多元
传统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评价大多过分依靠标准化考试成绩,评价指标比较单一,很难全方位体现学生的阅读投入程度和综合素养,创建起多元化的评价体系十分必要。过程性评价要关注学生阅读活动的实际表现,包含课堂互动频次、小组协作贡献以及课前预习成效等,教师可随时记载学生在小组议论中的发言次数和质量,凭借细致批改预习作业给出个别化引导和回馈,促使学生尽快察觉问题并不断改善。成果性评价提倡学生完成撰写读后感、发表文学评论或开展创意写作这一类以阅读任务为基础的任务,按照作品品质给予综合评定。以《阿长与〈山海经〉》的教学为例,对于学生撰写的关于阿长形象分析类的论文,教师要从创新视角去评价文中采用的论据是否充分、语言表达是否准确,全面地考察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文素养发展状况。自我反思和同伴互评也很有意义,学生应该定时整理自己的阅读进度,在小组讨论的时候开展互相交流和评价活动,一同改进学习成果,特别是做完小组合作任务之后,老师要指引学生对自己的论述和他人论述的质量作出客观判断,找出长处和短处,加深自我认识,唤起主动探究意识,从而加强阅读实践的参与度和实际效果。
5 结束语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促进学生深度参与意义重大。教师应积极运用多种策略,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深入思考、情感投入,并通过多元评价激励学生不断进步。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发挥阅读教学的育人功能,培养出具有良好语文素养与综合能力的新时代学生,让阅读成为学生成长路上的宝贵财富。
参考文献
[1]毕明媛. 深度学习理念下的初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J].格言 ( 校园版 ), 2024, (21): 38-40.
[2] 胡赟 . 基于深度学习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J]. 求知导刊 , 2022, (34): 80-82.
[3] 尹相娜 . 基于深度学习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策略 [J]. 读写算 ,2022, (29): 126-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