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校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路径分析
郭钊旗
引言
作为我国军事人才培养重要阵地的军校,其教育管理水平对军队现代化建设整体质量有着直接影响。伴随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特别是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新兴技术的应用,传统教育管理方式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教育管理的信息化,已然成为衡量军校教育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达成“强军目标”以及人才强军战略的关键环节。不过,相较于地方高等院校,军校在教育管理信息化的建设理念、应用深度以及安全保障方面,仍存在较大差距。在秉持军事特色的前提下,怎样充分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来提升教育管理的科学性与高效性,是亟待研究并解决的重要课题。本文从现状分析着手,结合问题给出相应对策,构建军校教育管理信息化的优化路径。
一、军校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现状及存在问题
1. 顶层设计层面不足,整体规划不够完善
在当前情况下,一部分军校在着手进行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的过程当中,欠缺系统性顶层设计方面的考量。尽管已经建立了一定程度的信息化平台,但更多的是被动加以跟进,或是在局部范围内做一些尝试,并没有形成统一的规划与长远的目标。导致不同部门之间的信息系统在标准上没办法统一,数据层面的共享进行不顺畅,进而形成了“信息孤岛”。
2. 平台具备功能单一,资源整合程度不够高
就一部分军校的教育管理平台来说,其所具备的功能仍然被局限在教学信息的发布、成绩方面的管理,又或是日常考勤之类的基本事务性工作上,欠缺对教学科研以及人才培养整个过程的深度支持。不同的系统之间也欠缺有效的互联互通机制,数据无法进行全面的整合与共享。
3. 师资队伍在信息化素养方面存在不足
信息化建设工作,一方面依赖于先进的硬件与软件系统,更重要的另一方面,是依赖于教师与管理人员对其加以使用和创新。然而,一部分军校的教师和管理人员在信息化相关的理念与技能方面存在着明显的短板,对于教育信息化工具所呈现出来的理解与应用程度都还不够,使其难以将信息技术与教学、管理这两方面的工作进行深度的融合。
4. 信息安全风险突出,相关保障体系不够健全
军校本身作为一种性质较为特殊的教育机构,其所承载的数据内容往往会涉及到国家军事机密以及国防安全方面的重要信息。然而在当前阶段,一部分军校在信息系统的安全防护、数据层面的加密处理,以及权限方面的管理等环节上都存在着不足之处,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建构得不够健全。如果这类信息泄露的情况发生,会对国家的军事教育事业以及整体的国家安全态势造成一种极为严重的威胁。
二、军校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的优化路径
1. 顶层设计加以完善,构建系统化发展框架
针对顶层设计有所欠缺这一问题,军校方面应当从战略这一高度出发,对信息化建设方面的整体规划工作加以强化。首先,结合强军目标以及军事教育现代化方面的需求,制定出一套系统化的顶层设计方案,并且明确阶段性的目标与长期的发展蓝图。其次,建立跨部门的协同机制,推动教育、科研、后勤、政工等各个方面的信息系统在标准上得以统一,并实现数据层面的共享,避免重复建设以及资源浪费。
2. 丰富平台功能,实现资源一体化
针对平台功能表现单一,应加快教育管理平台在功能方面的拓展与升级工作。一方面,平台要能够具备基本的教学管理和考勤功能;另一方面,还应当覆盖到课程建设、科研管理、人才培养、军事训练等多个维度,从而形成全过程的信息化支持效果。与此同时,推动平台之间的互联互通,实现跨部门的数据融合,并建立统一的资源数据库,提升其在信息共享与决策支持方面的能力。通过借助资源一体化管理,让信息化平台能够真正地成为军校教育管理工作中的“神经中枢”。
3. 师资培养加强,提升信息化应用能力
针对师资队伍在信息化素养方面有所不足的问题,应建立一套系统化的培训机制,对教师和管理人员分层次、分类型地开展培训工作。教师方面,要重点提高他们在教育信息化教学设计以及课堂应用这两方面的能力;而对于管理人员而言,则要重点提升他们在数据分析、信息化管理与决策支持等方面的能力;此外,应鼓励军校的教师们积极参与到信息化教学的研究与实践当中,建设起一支既懂技术、又会应用、还能创新的高素质信息化师资队伍。
4. 安全体系加以健全,强化信息保密与风险防控
针对信息安全风险的问题,应建立多层次、全方位的安全防护体系。首先,强化系统在安全架构方面的设计工作,并完善数据加密、身份认证、访问控制之类的安全措施,确保敏感数据所具有的安全性。其次,建立并健全信息安全责任制和应急处置方面的机制,并定期开展网络安全方面的演练,提升其在防范与处置突发事件方面的能力。最后,加强师生的信息安全教育工作,形成人人关心、人人防护的安全文化氛围,以确保军校的教育管理信息化能够在安全可控的前提条件之下健康发展。
三、结束语
在军事教育现代化的实现以及人才强军战略的推动进程中,军校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是极为重要的途径。当前,军校于信息化建设方面已收获一定进展,然而在顶层设计领域、平台功能范畴、师资素养层面以及安全保障维度,依旧存在着短板之处。针对这些所存在的问题,须从系统规划方向、平台优化方面、师资建设角度、安全防控领域等入手,走出一条契合军校特色的信息化发展路径。未来,在国家信息化战略以及强军目标的统筹引领之下,军校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应持续推动体制机制创新与技术应用的深度融合,切实达成教育管理的科学化状态、智能化情形以及高效化局面。唯有做到如此,方可为世界一流军队的建设以及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的培养,提供坚实可靠的教育管理支撑。
参考文献
[1] 李林涛, 徐兵, 雷磊, 等. 军校信息化教学条件建设探索与研究[J].科技风 ,2021,(05):157-158.
[2] 韩婷 , 贾敏 , 蒋益萍 , 等 . 军校信息化教学之我见 [J].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9,17(03):138-139.
[3] 邵希文 . 中国特色现代军校保障体系构架建设研究 [J]. 国防 ,2018,(12):28-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