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队装备保障信息化建设探讨
嵇智杰 胡金林 王沛 白婧
当前,我国军事领域借助现代化技术加快改革进程,提高部队战斗力。在部队作战中,装备保障的地位非常重要,若装备保障力度薄弱,就会对部队作战效果产生影响。因此在军事领域深化变革工作中,管理人员要适时改进装备保障方式,以信息技术支撑信息化建设工作,从根本上促进军队装备保障事业的发展。
1、军队装备保障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
1.1 满足军队现代化建设需求
军队现代化建设有助于加强国家军事实力,保证社会安定团结与群众基本利益。长期以来,军队实行的装备保障理念与方法比较落后,很难满足向现代军事实力需求,为此,军队管理人员要适时改进装备保障模式,以信息化建设工作提高装备保障的信息化水平,转变传统的部队作战方式,最大限度提高作战效率与成功率。在信息化建设实践中,不同军队要按照实战地域、性质、方向选择合适的信息化建设方向,这样既能推进军队装备保障的信息化建设进程,还能满足军队现代化建设需求,早日实现现代化目标。
1.2 加强部队战斗力
在社会现代化建设工作中,军队装备保障要积极应用信息化技术,以提高军队战斗力。而提高军队装备保障信息化水平,还能最大化发挥出不同作战武器的效果,从根本上提高部队作战能力。此外,军队装备保障开展科学的信息化建设工作,还能为军队各部门提供高效的交流沟通渠道,优化作战指挥流程,加强军队的执行力与战斗力,切实提高我国军事实力。
2、军队装备保障信息化建设对策
2.1 科学筹划,优化顶层设计
第一,在军队装备保障信息化建设工作中,保障部门要提前做好统筹与规划工作,全面了解老化报废、改装、更换的装备,将其作为筹划工作重点。同时要关注人员岗位设置,保证装备保障体系的完整性、人岗配置的适宜性。
第二,将信息技术引入到军队装备保障中,有效融合原有装备,以全面信息化系统掌控信息化装备。保障部门要通过顶层设计明确信息化建设标准、准备信息化设备,确保计算机系统、软硬件设备的兼容性。
第三,军队要统筹协调各部门的工作任务,避免出现“信息孤岛”现象。比如利用信息技术建立交流沟通平台,提高各部门的合作效率。
2.2 重视信息化建设理念与技术的创新
通过分析我国军队装备保障信息化建设现状可知,其存在起步晚、建设理念与技术创新不足等问题。为了缩短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应当引入国外先进的理念与技术,比如精确信息化建设、一体化联合作战等理念,并将先进理念与装备保障信息化建设结合在一起。同时,在军队装备保障信息化建设工作中,建设人员还要重视不同技术的融合与创新工作。随着现代科技发展速度的加快,信息化建设工作可引入自动识别、智能化检测、人工智能等多元技术,充分融合军队装备保障工作,以提高整体信息化水平。
2.3 建立军队装备保障信息化制度
通过建立军队装备保障信息化制度,有助于指导和规范军队装备信息化建设工作,从源头减少信息化建设问题。这就要求军队管理部门实行责任机制,联合装备保障信息化建设内容设立工作小组,明确不同小组的工作任务与职责,极大各项技术的研发与创新力度,最大限度提高装备保障信息化建设效率。此外,管理部门还要建立沟通协作机制,为装备保障部门与其他部门建立无障碍沟通平台,随时了解装备保障技术的研发进度,通过技术融合方式提高装备保障技术水平。同时,军队管理部门还要设定严格的技术标准,随时掌握各类装备的运行情况,以信息化建设要求规定系统与设备标准,避免对系统兼容性产生影响。
2.4 建立装备信息化系统
为了保证信息化建设成效,军队管理部门要提高装备保障的信息化水平,使其充分发挥出指挥、辅助等作用。在应用信息化技术时,通过结合信息技术、军队装备保障实况,提高军队装备保障技术水平。在工作实践中,管理人员要按照不同类型的军队装备设计相应的信息系统,借助定位装置提高信息系统的兼容性。
在军队装备保障信息化建设中,还要建设信息化总控技术,以自动监测诊断技术、智能技术连接定位装置,并将各类装备的型号、功能、规格等信息录入到系统中,动态化监测装备保障的运行数据,第一时间发现潜在的运行故障问题,提高装备保障应用的实效性与安全性。同时要加大军队装备、装备保障的协作配合力度,有效加强军队作战能力。
2.5 重视军民融合,满足人才需求
信息技术人员对军队装备保障信息化建设的影响非常大,军队管理部门要加大人才培养力度,打造军民融合人才培养体系,为军队建设与发展提供人才保障,推进信息化建设进程。军队要将高素质人才引入到装备保障信息化家安设工作中,改进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引导地方优秀人才服役,以满足军队人才需求。在军队科研生产工作中,可以将非核心装备生产任务委托给相关部门,有效提升军队科研生产效率与效果。
2.6 重视数据管控与分享
军队装备保障信息化建设面临“信息孤岛”现象,这对数据流通、信息共享的影响非常大,还会降低数据的利用率。对此,军队装备保障部门要转移信息化建设重点,不再依赖信息系统建设、武器装备信息化改造,而是将数据采集与管理作为建设关键点。在军队信息化建设背景下,促使不同系统互联并形成生态圈,即可以保证数据信息的安全性,还能消除“信息孤岛”现象,实时共享设备保障数据。
3、结束语
综上所述,通过军队装备保障信息化建设工作,既可以提高装备保障的信息化水平,还能加强军队作战的协调配合能力。但在信息化建设实践性,必须综合考虑装备保障情况,结合作战模式实行科学的信息化建设工作,才能为军队装备保障工作提供必要支持。
参考文献
[1] 孔泽云 , 王乙如 , 张一林 . 浅谈物联网技术驱动下的后勤装备远程运维建设研究 [J]. 中国军转民 ,2025,29(15):35-36.
[2] 高凯 . 互联网技术在军队装备保障信息化中的应用研究 [J]. 信息系统工程 ,2025,13(08):92-95.
[3] 李 锋 , 徐 添 杰 . 浅 析 装 备 保 障 信 息 化 建 设 [J]. 电 子 质量 ,2020,29(07):91-92+96.
[4] 何府强 .RFID 技术在军队装备信息化管理系统中的应用[J]. 数码世界 ,2020,22(05):69-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