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园共育背景下幼儿情绪管理能力培养策略研究
杜明艳
新巴尔虎左旗阿木古郎第一幼儿园
一、引言
幼儿时期是个体情绪发展的关键阶段,良好的情绪管理能力不仅有助于幼儿建立积极的人际关系,还能为其今后的学习和生活提供重要保障。家园共育作为幼儿教育的重要模式,强调家庭和幼儿园相互配合、协同教育。然而,在实际操作中,家园共育在幼儿情绪管理能力培养方面仍存在诸多问题,影响了教育效果。因此,深入研究家园共育背景下幼儿情绪管理能力培养策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家园共育背景下幼儿情绪管理能力培养现状及问题
(一)家园教育理念存在差异
家庭和幼儿园在幼儿情绪管理教育理念上往往存在较大差异。部分家长过度溺爱孩子,忽视幼儿负面情绪的引导,认为孩子年纪小,情绪问题无需干预,长大自然会好;而幼儿园教师则更注重遵循幼儿心理发展规律,采用科学的方法引导幼儿认识和管理情绪 。这种教育理念的差异导致家园在幼儿情绪管理培养上难以形成统一的标准和方法,削弱了教育合力。
(二)家园沟通机制不完善
目前,家园沟通渠道虽然多样,但沟通效果并不理想。家园之间的沟通大多停留在表面信息传递,如告知幼儿在园的日常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对于幼儿情绪管理方面的深入交流较少。此外,沟通时间和方式缺乏灵活性,家长与教师很难就幼儿情绪管理问题进行及时、有效地沟通,无法针对幼儿的情绪问题制定个性化的培养方案。
(三)家园合作活动形式单一
家园合作在幼儿情绪管理能力培养方面的活动形式较为单一。幼儿园组织的家园活动多以家长会、亲子运动会等传统形式为主,缺乏专门针对幼儿情绪管理能力培养的主题活动。即使开展相关活动,也存在活动内容缺乏系统性和针对性的问题,无法有效激发幼儿参与的积极性,难以达到提升幼儿情绪管理能力的目的。
三、家园共育背景下幼儿情绪管理能力培养策略
(一)建立有效的家园沟通机制
搭建多样化沟通平台
幼儿园应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搭建多样化的家园沟通平台。除了传统的家长会、家访等方式外,还可以建立班级微信群、QQ 群、幼儿园官方公众号等线上沟通渠道。教师可以通过这些平台及时发布幼儿在园的情绪表现、情绪管理教育活动开展情况等信息,家长也能随时与教师交流幼儿在家的情绪状况,实现家园信息的实时共享。
定期开展专题沟通会议
幼儿园应定期组织关于幼儿情绪管理的专题沟通会议,邀请家长和教师共同参与。在会议上,教师可以向家长介绍幼儿情绪发展的特点、常见情绪问题及应对方法,家长则可以分享幼儿在家的情绪表现和教育经验。通过交流和讨论,双方能够深入了解幼儿的情绪状况,共同探讨解决问题的策略,达成教育共识。
(二)开展丰富多样的主题活动
幼儿园主题活动设计
在幼儿园教育中,教师可以设计一系列以情绪管理为主题的活动。例如,开展“情绪小怪兽”角色扮演活动,让幼儿通过扮演不同情绪的小怪兽,认识各种情绪的特点和表现;组织“情绪故事分享会”,引导幼儿讲述自己经历的情绪故事,学会表达内心感受;举办“情绪管理小达人”评选活动,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所学的情绪管理方法,培养积极的情绪管理行为。
亲子主题活动开展
幼儿园应积极组织亲子主题活动,促进家长与幼儿在互动中共同提升情绪管理能力。比如,开展“亲子情绪绘画”活动,让家长和幼儿一起用画笔描绘自己的情绪,通过绘画交流彼此的感受;举办“家庭情绪游戏日”,设计一些如“情绪猜谜”“情绪传递”等亲子游戏,在游戏过程中增进亲子之间的情感交流,帮助幼儿学会识别和调节情绪。
(三)优化家庭与幼儿园教育环境
家庭环境优化
家长要为幼儿营造温馨、和谐的家庭氛围,家庭成员之间要相互尊重、理解和包容。在日常生活中,家长要注意控制自己的情绪,为幼儿树立良好的榜样。同时,家长要给予幼儿足够的关注和陪伴,耐心倾听幼儿的心声,及时回应幼儿的情绪需求。此外,家长还可以在家中设置专门的情绪角,摆放情绪绘本、情绪卡片等物品,引导幼儿自主探索和学习情绪管理知识。
幼儿园环境创设
幼儿园应创设充满关爱和支持的教育环境,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和成长。教师要关注幼儿的个体差异,尊重每个幼儿的情绪表达。在班级环境创设方面,可以布置“情绪树”“心情墙”等区域,让幼儿用图画或符号记录自己的情绪,鼓励幼儿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情。同时,幼儿园还可以在园内设置情绪宣泄室,配备沙袋、涂鸦墙等设施,为幼儿提供安全、合理的情绪宣泄空间。
(四)提升家长与教师的情绪管理教育能力
加强家长培训
幼儿园应定期组织家长培训活动,邀请专业的幼儿教育专家或心理咨询师为家长授课。培训内容可以包括幼儿情绪发展规律、常见情绪问题的应对策略、亲子沟通技巧等方面。通过培训,帮助家长更新教育观念,掌握科学的情绪管理教育方法,提高家长在幼儿情绪管理培养中的参与度和教育能力。
提高教师专业素养
教师作为幼儿教育的主要实施者,其情绪管理教育能力直接影响着教育效果。幼儿园应加强教师的专业培训,组织教师参加情绪管理相关的专题讲座、研讨会和实践活动,提高教师对幼儿情绪发展的认识和理解,增强教师识别和干预幼儿情绪问题的能力。同时,教师要不断反思自己的教育行为,积极探索适合幼儿的情绪管理教育方法,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
四、结论
家园共育背景下幼儿情绪管理能力培养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工程,需要家庭和幼儿园密切配合、协同努力。通过建立有效的家园沟通机制、开展丰富多样的主题活动、优化家庭与幼儿园教育环境以及提升家长与教师的情绪管理教育能力等策略,可以形成强大的教育合力,有效提升幼儿的情绪管理能力,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在今后的幼儿教育实践中,应不断探索和创新家园共育模式,为幼儿情绪管理能力培养提供更优质的教育资源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