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基于AI 技术的初中语文写作教学效能提升路径探析

作者

杨积慧

瑞丽市第四民族中学 678603

在当今数字化时代,AI 技术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改变着各个领域,教育领域也不例外。初中语文写作教学作为培养学生语言表达和思维能力的重要环节,一直以来都面临着诸多挑战。通过合理运用 AI技术,可以实现初中语文写作教学的精准化、趣味化和个性化,从而提升教学效能,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全面提升。

1 构建智能批改与反馈体系,减轻教师负担并提升批改精准度

初中语文教师批改书面表达任务时普遍面临时间资源紧张的问题。班级规模设定为五十人情形下,单次作文批改涵盖语法准确性检验、文字书写规范检查、篇章组织架构评估、主题立意深度剖析及语言表现力鉴别等复合维度。单篇耗时统计显示八至十分钟区间具有典型性,这意味着完整处理全班作业需投入四百至五百分钟纯粹劳动时间。此数据尚未计入后续讲解反馈环节的附加消耗。高强度工作压力导致个体化指导精细度受限,批阅质量稳定性同时遭遇挑战。人工智能辅助评阅系统为上述困境提供技术突破路径。该类工具具备基础语言错误即时识别能力——包括但不限于“‘的得地’误用”与“句子成分残缺”现象检测,同时可对文本内在逻辑脉络、结构布局合理性、语言运用特征展开自动化解析。教师借助系统初级分析结果实施复核时,可将认知资源集中投放于机器难以处理的领域:思想价值层次辨析、情感真实性判定、创新观点合理性论证等专业判断环节。此种协作模式既显著降低人工劳动强度,又有效维护教师专业判断的核心地位,最终实现批改效能与质量的双向提升。而且,人工智能辅助评阅系统还能对学生的历次作文数据进行长期跟踪与分析。教师可据此了解每个学生的写作成长轨迹,精准定位其阶段性问题与进步。基于此,为不同学生制定更具针对性的辅导计划,提供个性化提升策略,进一步推动学生写作水平稳步提高,让作文批改真正助力教学。

2 创设沉浸式写作情境,激发学生写作兴趣与创造力

初中语文写作教学里,学生普遍存在兴趣不足的现象。常见做法是将写作限制在课堂环境,教师设定题目和要求,学生据此完成习作。此种单一模式容易造成枯燥感,学生动力与灵感匮乏。技术手段提供了新的可能,能构建使学生深度投入的写作场景,仿佛置身实际情境,有助于提升写作热情与创造性。讲解写景类作文时,教师可借助AI 图像生成技术,围绕主题生成相关视觉素材。例如练习题为“美丽的自然风光”,输入关键词后,系统可呈现多样的山水、森林或草原画面。学生观察这些图像获取素材,产生身临其境的感受,利于对自然景致进行更鲜活的描绘。同样道理,AI 视频生成技术也能发挥作用。当学生需要写作“校园运动会”相关内容,播放相关视频片段是有效方法。视频展现运动员拼搏、观众热烈欢呼的场景,运动会的氛围被真实传递出来。学生感知到这种氛围,写作的愿望更容易被唤起。技术创造的情境拉近了学生与写作对象的距离,感受变得真切。这种真切感成为表达的推动力,使文字更具生命力。传统课堂的局限因此被打破,写作过程不再仅仅是任务,而是体验后的自然流露。兴趣的提升与创造力的激发,在这样的情境构建中获得了实现的基础。技术工具在此充当了桥梁,连接了抽象要求与具体感知。不仅如此,AI 还能利用虚拟现实(VR)和增强现实(AR)技术,为学生打造全方位沉浸式的写作场景。在写“古代街市”这类作文时,学生戴上 VR 设备,瞬间就能穿越到繁华的古代,眼前是鳞次栉比的店铺、琳琅满目的商品,耳边是此起彼伏的叫卖声,甚至还能与虚拟的古人交流互动。这种身临其境的体验,让学生对古代街市的布局、氛围、人物活动等有了直观且深刻的认识,写作时自然能信手拈来,将古代街市的热闹与繁华生动地展现在纸上。而 AR 技术则可以把虚拟信息与现实场景相结合,比如在写“校园植物”时,学生用手机扫描校园里的植物,屏幕上就能显示出该植物的详细信息,包括名称、生长习性、相关诗词等,还能呈现植物在不同季节的变化动画。这既增加了写作的趣味性,又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素材,让他们能更深入地了解写作对象,写出内容充实、富有特色的作文,让写作真正成为一件充满乐趣与创意的事情。

3 打造个性化学习资源库,满足学生差异化学习需求

初中语文写作教学面临学生能力与兴趣差异显著的现实挑战。有的孩子记叙文写得生动,有的则在议论文上更有优势;部分学生对历史文化着迷,另一部分则关注科技前沿动态。通常使用的教学资源显得单一,难以覆盖如此多样的需求。引入 AI 技术可以构建高度定制化的学习资源库。这种技术依据学生实际基础、兴趣方向以及学习节奏进行资源匹配。通过分析学生的写作练习数据,AI 能够识别个体在多个维度的具体状况,比如词汇选择是否丰富、句子是否流畅、逻辑是否严密。观察到某个学生反复使用基础词汇而高级词汇应用不足,系统便会推送相关词汇提升材料,像“高级词汇表”或“词汇运用示例”,并具体指导如何在写作中进行有效替换。当识别出学生在议论文中论据支撑薄弱,AI 会针对性提供“名人名言”、“历史故事”或“社会热点事件”这类素材。这种做法直接帮助学生积累论据,让文章更具说服力。这种个性化支持机制,旨在切实应对学生写作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多样化障碍。而且,AI 构建的定制化资源库还能动态更新。随着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与兴趣的转变,持续为其适配新资源。如此一来,学生始终能在契合自身需求的资源助力下学习写作,逐渐缩小能力差距,让不同水平与兴趣的学生都能在写作之路上稳步前行。

综上所述,教师也要关注 AI 技术可能带来的问题,如学生过度依赖 AI、情感表达和创新能力培养不足等,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解决,确保AI 技术真正服务于初中语文写作教学,为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时代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黄宏明 . 新中考背景下初中语文写作教学研究 [J]. 语文教学通讯·D 刊 ( 学术刊 ), 2025, (08): 46-48.

[2] 吴凤良 . 学习任务群视域下的初中创意写作教学策略——以统编教材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写作为例[J]. 语文教学通讯·D 刊( 学术刊),2025, (08): 52-54.

[3] 何美霞 . 初中语文单元写作任务序列化建构策略 [J]. 语文教学通讯·D 刊 ( 学术刊 ), 2025, (08): 49-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