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幼儿园数学活动游戏化的核心与实施策略

作者

王雯雯

大连市城市之光幼儿园 116023

幼儿早期数学能力可以预测其今后的数学学习与学业成就。如何实现幼儿园数学活动的游戏化对幼儿园教师来说一直是很大的挑战这不仅与数学这门学科的特点有关 , 而且与幼儿园教师的数学素养与游戏化数学的能力普遍偏低有关。所以,我们有必要在总结和分析我国幼儿园数学活动在游戏化过程中存在哪些典型问题的基础上 , 从数学的学科特性与幼儿的学习特点两方面综合考虑和探索幼儿园数学活动游戏化的有效策略。

一、当前幼儿园数学活动游戏化过程中存在的典型问题

第一大典型问题是“少游戏,缺趣味”。尽管幼儿园教师都认可“游戏是幼儿的主要学习方式”, 但是不少教师对这一观点的理解不够透彻,在实践运用时难以落实到位导致幼儿园的数学活动实际上仍以教师的教为主 , 幼儿主要通过教师的传授学习数学知识。在“学面优则仕”的传统文化下为考试而学的观念在中国有着非常广泛而深厚的民众基础。而要想在考试中胜出个休就必须努力、勤奋、刻苦故面尽管中国也有思想家提倡让儿童嬉戏 , 但是被广大民众接受和传播的观点是“业精于勤而荒于嬉”园教师在这样的传统文化下长大 ,对游戏于幼儿的价值难以达到深刻理解的程从而必然会影响。我国幼儿园在教育实践中落实现代游戏观。

第二大典型问题是“无整合缺应用”。幼儿园教师更习惯于组织专门的集体数学数学活动或是在班级教室里布置专门的数学区角,这使得幼儿园教师即便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实现数学领城与其他领域的整合,很多时候也是为了整合而整合 , 其教育效果可想而知回幼儿从教师那里获得的数学学习经验由此也就以非常正式的概念、符号和定理为主。尽管教师通常也会引人幼儿的生活故事以呈现和解释这些概念、符号和定理 , 但是由于这些生活故事只是教师讲解数学知识的凭借 , 所以教师通常没有仔细地挑选细心地改编这些生活故事 , 致使这些包含数学知识的生活故事不是离幼儿的生活很近,而是相当概括和抽象。当幼儿对这些生活故事提出自己的看法时 , 教师一般会马上制止幼儿的质疑和讨论。而将幼儿拉回到数学知识的学习上。由此,幼儿学到的数学知识与其已有认知和生活经验不是紧密融合 , 而是相对疏离的。幼儿在其日常生活中仍然会按照他朴素的数学认知去理解数学现象 , 而不会应用他从教师那里学到的数学知识去解决他在生活中遇到的数学问题。

第三大典型问题是“假思考,缺探究”。这一典型问题是从幼儿的角度来说的,其产生的根源与前面论述的两大问题密切相关。教师无论是在集体数学活动中提供的数学操作材料还是在班级数学区角投放的数学操作材料。一般来说或为教师自制由教师事先规定玩法或为幼儿园统一购买的益智玩具,自带游戏规则。这都极大地束缚了幼儿对材料的探究 , 致使幼儿很多时候虽然能够正确操作材料 , 但是由于缺乏深入的探究而井没有领悟到这样操作材料所蕴含的数学知识 , 从而使材料对幼儿来说只是可操作的玩具 , 而没有真正成为支持幼儿数学学习的学习材料。

二、幼儿园数学活动游戏化的核心

(一)好的数学游戏应具备的特点

一个好的数学游戏显然要满足两方面的要求 : 一则它必须是一个好玩的游戏能够充分地激发幼儿游戏的兴趣 , 幼儿乐于参与其中。并全程保持饱满的游戏热情;二则它必须与数学有关,幼儿通过游戏能够自然而然地对其中涉及的数学问题产生兴趣,并愿意做各种努力去解决数学问题 , 以让游戏继续,从而最终获得相关的数学经验。可见,一个好的数学游戏应体现“有趣”“有探索”“有用的特点 , 这使它既与其他类型的游戏具有相同的特点,又带有自身显著的特性。

具体来说,一方面,“有趣”和有探索”是所有好的幼儿游戏都具有的共性,好的数学游戏也不例外。教师为此要充分考虑幼儿的年龄特点,多为小班幼儿设计以生活内容为主的数学游戏,并为同种游戏提供多套操作材料 , 以满足小班幼儿喜欢平行游戏的特点与需要。游戏对幼儿没有功利价值,不能用“有用与否”来衡量,如幼儿喜欢角色扮演游戏通常就是喜欢沉浸在扮演角色的游戏过程中。同时,这也就意味着没有内嵌一定数学问题与数学知识或者内嵌程度不理想的游戏都不能算是好的数学游戏。

( 二) 编制数学游戏应注意的要点

数学游戏的上述特点决定了其主要由教师编制。为使其既符合幼儿的游戏兴趣与需要。又能达促进幼儿对数学的感知与体验的目的。教师在编制数学游戏时应注意以下要点 : 首先,在确定游戏目标时,教师应基于幼儿的年龄特点弹性选择适合幼儿当下发展的数学目标。同时又要考虑到这数学目标与前面已经开展和后面将会开展的数学游戏目标的前后衔接。以为幼儿将来形成持续系统发展的数学核心经验奠定基础。其次,在确定游戏内容时,教师应多从幼儿喜欢的体育游戏民间游中广泛挖掘素材。同时考虑可以如何加人角色扮演。竞赛等因素 , 以让数学游戏更加有是。再次 , 在确定游戏情境时教师应把游戏目标与游戏内容结合起来。巧妙地设计幼儿在游戏过程中会遇到的问题情境。对此问题情境幼儿需要在教师的支持下,运用以前的游戏经验和积累的数学核心经验, 通过努力探索才能解决其中蕴含的数学问题。从而获得新的数学经验。

三、幼儿园数学活动游戏化的实施路径

教师把编制好的数学游戏用于教育实践中 , 即是幼儿园数学活动实现游戏化的过程。这一过程从幼儿的视角来看,应是幼儿主动探究和学习的过程而不是幼儿简单操作游戏材料的过程。如此教师编制的数学游戏才会真正变成幼儿自己想玩的游戏 , 从而不仅保持幼儿对数学游戏的兴趣与情感投人,而且可以不断创造幼儿数学发展的最近发展区 , 让幼儿在游戏中实现数学经验的持续发展。

幼儿园数学活动是幼儿园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 从这一角度而言还需要教师关注如何把游戏的数学活动与整个幼儿园课程融合起来 , 这是幼儿园数学活动游戏化的宏观实施路径。为此,教师首先应善于发现把数学游戏用于生活环节的契机 , 启发幼儿在日常生活中走进数学喜欢数学、应用数学。其次,教师应善于把数学游戏融人幼儿园各类课程活动中让幼儿的数学经验得以自然转化应用。如教师可以支持幼儿在泥工活动中比大小,在音乐活动中探索 5 以内的点数,在建构游戏中进行有规律的排列等由此让幼儿获得应用数学的有趣经验提高幼儿数学学习的兴趣。再次,教师应善于把数学游戏用于户外运动 , 因为户外运动情境中不乏运用数学经验的机会如人数的分配、器的合理组合、材料数量的需求、运动结果的记录等。让幼儿在户外运动中运用数学经验不仅能够增加。这能够让幼儿更为真实地体验到数学的价值 , 从而提高幼儿学习与运用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参考文献:

[1] 王雨 . 幼儿因课程质量保障体系的个案研究 D 小南京 : 南京师范大学,2016:2-3.

[2] 张华,庞丽娟,许晓晖,等. 家庭生态环境与儿童早期数学认知能力.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

[3] 郝一玲,武散洁,提高教师数学素养。促进儿童学习发展陕西教育(数学版 ),2020(12):23-24.

[4] 张亚杰 .5-6 岁儿童数学元认知知识的发展研究 17] 早平期教育(教科研版),2017(10):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