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域工业园区大气特征污染物(如VOCs、粉尘)监测与排放清单构建
郭剑
沧州市生态环境局献县分局 河北省沧州市 061000
一、引言
县域工业园区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在带动就业与产业升级的同时,其大气污染问题也日益凸显。沧州市献县地处京津冀大气污染传输通道,其工业园区聚集了塑料制品行业、水泥制品、建材、金属制造等特色产业,生产过程中释放的 VOCs 和粉尘不仅影响区域空气质量改善进程,还可能对周边农田与居民健康构成潜在风险[1]。
排放清单是识别污染来源、制定防控策略的基础工具。目前我国对大气排放清单的研究多集中于城市或重点工业带,针对县域工业园区的精细化研究相对薄弱。献县工业园区以中小型企业为主,生产工艺与污染治理水平差异较大,亟需通过系统监测与清单构建,厘清污染物排放特征 [2]。基于此,本文以献县工业园区为研究对象,开展 VOCs 与粉尘监测及排放清单研究,为县域工业污染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二、研究区域与方法
2.1 研究区域概况
献县工业园区位于献县东南部,规划面积 17.2 平方公里,现有企业 151家,涵盖塑料管道、建材、机械制造等行业。其中塑料制品企业 33 家,主要生产PVC、PP 管道、塑料薄膜、塑料零件等,涉及原料挥发、熔融挤出排气等VOCs 排放环节;水泥制品行业、建材行业企业 10 家,以水泥制品、新型墙体材料为主,存在原料破碎、运输、堆放等粉尘排放过程 [3]。园区周边 3 公里内有6 个村庄,人口约1.2 万,大气环境质量与居民生活密切相关。
2.2 监测方法
2.2.1 监测点位布设
结合园区企业分布与主导风向(夏季东南风、冬季西北风),设置 2 个监测点:园区内1 个,园区外1 个,形成覆盖主要污染区域与敏感点的监测网络。
2.2.2 VOCs 监测
在线监测系统采用技术成熟、性能稳定的 GC-FID 技术,监测周期为 2023年 4 月至 2024 年 1 月,涵盖四季。每月连续监测 7 天(工作日 5 天、非工作日2 天),每日于8:00、14:00、20:00 各采样1 次,监测乙烷、乙烯、丙烷、苯、甲苯、二甲苯等57 种特征VOCs,方法检出限为 0.1~0.5μg/m3 。
2.2.3 粉尘监测
使用 β 射线吸收法颗粒物监测仪,同步监测 TSP、PM10、PM2.5 浓度,每小时记录 1 次数据,仪器每月校准 1 次,确保符合《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技术规范》要求。
2.3 排放清单编制方法
2.3.1 活动水平数据收集
通过实地调研、核查环评文件及园区统计数据,获取企业生产规模(如原料消耗量、建材产品产量)、生产时长、污染治理设施运行情况等数据。对 20家重点企业(VOCs 与粉尘排放前10 家)开展专项调查,核实关键工序参数。
2.3.2 排放因子选取
优先采用《大气挥发性有机物源排放清单编制技术指南》《防治城市扬尘污染技术规范》中的排放因子,结合企业实际工艺修正。如密闭生产的化工企业,VOCs 排放因子按基准值的 60% 取值;未安装高效除尘设施的建材企业,粉尘排放因子按基准值的1.2 倍取值。
2.3.3 排放量计算
采用“排放量 Σ=Σ 活动水平 × 排放因子 × (1- 治理效率)”公式计算。无组织排放源(如原料堆场)结合面源扩散模型估算,有组织排放源(如排气筒)依据监测数据与排放速率核算。
三、监测结果与分析
3.1 VOCs 监测结果
3.1.1 浓度水平
园区内 VOCs 平均浓度为 126μg/m3 ,其中烷类占比过半,烯类次之。塑料制品行业区浓度最高,平均达 189μg/m3 ,显著高于机械制造区的 87μg/m3 ,显示园区排放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3.1.2 时空分布
季节上,夏季浓度最高(平均 158μg/m3 ),冬季最低(平均 89μg/m3 ),与高温加速 VOCs 挥发有关;时段上,14:00-16:00 浓度最高,与午间生产高峰及光化学反应促进挥发相关;工作日浓度( 132μg/m3 )高于非工作日( 98μg/ m3 ),反映生产活动的直接影响。
3.2 粉尘监测结果
3.2.1 浓度水平
园区内 TSP 平均浓度为 121μg/m3 ,PM10 为 86μg/m3 ,PM2.5 为 45μg/m3 。水泥制品、建材行业聚集区 TSP 与 PM10 浓度分别达 192μg/m3 和 103μg/m3 ,显著高于其他区域;PM2.5 在化工与机械制造区相对较高,推测与工艺过程中的细颗粒排放有关。
3.2.2 时空分布
季节上,春季浓度最高(TSP 平均 189μg/m3 ),因大风加剧扬尘;时段上,8:00-10:00 与 16:00-18:00 为高峰,与原料运输、装卸时段吻合;空间上,粉尘浓度随距园区中心距离增加而递减,下风向500 米处仍高于上风向两倍。
四、排放清单构建结果
4.1 污染源贡献分析
园区年VOCs 总排放量为56.87 吨,其中塑料制品企业占比最大(45.19 吨),机械制造企业次之(9.1 吨),其他行业较少(2.58 吨);乙烷、丙烷、异丁烷、正丁烷为主要组分,合计占比超六成。粉尘年总排放量为 39.4 吨,水泥制品、建材企业占比最高(25.7 吨),塑料制品企业次之(12.1 吨),机械制造及其他较少(1.6 吨);TSP 占比超七成,PM10 占近两成,PM2.5 占约一成。
4.2 清单不确定性分析
不确定性主要源于两方面:部分中小企业活动水平数据准确性不足(如台账不完善),误差约 ±15% ;排放因子本地化修正存在偏差,特殊工艺缺乏实测数据,误差约 ±20% 。整体而言,清单对主要污染源的识别可信度较高,可满足宏观管理需求。
五、结论与建议
5.1 研究结论
献县工业园区大气特征污染物呈现显著的行业与时空差异:化工企业主导VOCs 排放,烷类为主要组分,夏季与工作日浓度偏高;建材企业是粉尘主要来源,TSP 与 PM10 占比突出,春季与作业高峰时段浓度较高。排放清单明确了重点污染源与污染物构成,可为精准治污提供靶向目标。
5.2 对策建议
分类管控重点污染源:塑料制品、机械制造企业推行“源头替代 + 末端治理”,推广低VOCs 原料,推动安装RTO 装置;水泥制品、建材企业实施“封闭生产 + 湿法除尘”,规范原料堆场密闭化管理。
优化监测与管理体系:增设VOCs 在线监测设备,实现重点企业实时监控;建立排放清单动态更新机制,每年核查校准。
推动产业升级转型:淘汰产能落后、污染严重的小型企业,引入清洁生产技术,降低单位产值污染物排放强度。
参考文献
[1] 环境保护部环境规划院 . 全国大气污染物源排放清单编制工作手册 [M].北京: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 2014.
[2] 郝吉明 , 马广大 , 王书肖 .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 [M]. 第 4 版 . 北京 : 高等教育出版社 , 2010: 45-52.
[3] 河北省生态环境厅 . 河北省工业园区大气污染防治技术指南 [Z]. 20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