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新时代高校领导干部政治领导能力提升路径研究

作者

董瑞瑞

辽宁财贸学院 辽宁葫芦岛 125105

一、提升高校领导干部政治领导能力的价值意义

高校作为意识形态前沿阵地需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结合新时代对高校领导干部的新要求,不断提升高校领导干部政治领导能力,不仅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内在要求,也是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推动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必然方向,有利于完善高校领导干部能力建设的理论体系,丰富新时代党的领导与教育管理交叉研究,同时为提升高校领导干部政治素养、推动高校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对策建议。

二、当前高校领导干部政治领导能力存在的问题分析

结合理论依据与实践案例,当前高校领导干部政治领导能力的短板具体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理论武装碎片化

部分高校领导干部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理解停留在表面,难以结合高校实际进行深度阐释。现有研究表明,部分高校理论学习停留于“会议传达和文件宣读”,需建立分层分类的常态化培训机制,在意识形态教育中“重形式轻实效”。[1] 而理论学习的“碎片化”与意识形态风险的“系统性”之间形成冲突。领导干部无法通过理论学习形成对意识形态风险的预判能力,导致应对措施滞后。此外,部分干部还存在理论学习“零散化”“应景化”倾向,对党的创新理论缺乏体系化认知,难以将理论转化为办学治校的实践智慧。

(二)言行失范与学术不端

高校领导干部是师德师风建设的核心推动者,其作用不仅体现在制度设计与政策执行中,更体现在思想引领、文化塑造和行为示范方面。当前部分高校领导干部在师德师风引领力方面还存在不足,针对频繁出现的言行失范与学术不端弊病尚未完全根治。教育部《高校师德师风建设白皮书》(2022)提到,个别教师存在“学术观点与政治立场混淆”现象,例如某教师在课堂讨论中片面强调“西方市场经济的效率优势”,在课堂上传播错误思潮。[2] 加之师德考核流于形式,缺乏常态化监督,这也是部分高校教师师德师风频繁出现问题的原因之一。如某省高校统计显示, 72% 的师德档案仅用于应付检查,未与职称评审挂钩。[3]

(三)理论宣传缺乏创新性

部分高校领导干部在理论学习和政策宣讲中,内容设计缺乏差异化、创新性,缺乏针对不同受众的差异化处理,导致信息重复、形式单一,无法引起听众的兴趣。其核心矛盾在于“宣传内容的供给端(干部)”与“需求端(师生)”的脱节。部分高校干部将宣讲等同于“文件搬运”,忽视教育者的“二次创作”职责,政策宣讲内容高度依赖上级文件原文,缺乏结合高校实际问题的转化。

三、新时代提升高校领导干部政治领导能力的对策建议

面对新时代高等教育“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战略使命与意识形态安全新挑战,高校领导干部政治领导能力的提升需以系统性思维破解“本领恐慌”与“能力赤字”。

(一)强化理论武装系统性

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重要场合反复提到“理论武装”,强调持续加强理论武装的重要性。高校领导干部要高度认识理论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只有坚持不懈加强理论学习,才能始终坚定理想信念,在纷繁复杂的形势下坚持科学指导思想和正确前进方向。同时高校要建立制度化的学习机制,比如推行“双月研学制”,每月组织一次专家讲座与实践调研,结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问答》等权威读本,切实提升领导干部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和实际运用能力。

(二)强化师德师风监督与示范

高校强化师德师风监督与示范需构建“制度约束 + 文化浸润”双轨机制,通过刚性约束与柔性引导协同发力,实现“以制度规范行为、以文化涵养师德”的良性循环。一方面,建立师德负面清单。依据《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明确学术不端、课堂失范等6 类禁止性行为,实行“一票否决”。例如,西安交通大学将“损害国家利益”“传播错误思潮”等纳入负面清单,对涉事教师采取“暂停教学 + 师德档案记录”措施,2022 年师德投诉率下降 32%< 。[4]另一方面,推行师生共育模式,通过学生参与监督与双向互动提升师德实效。

(三)创新宣传动员方式

针对高校理论学习和政策宣讲中存在的“内容同质化”“形式单一化”等问题,高校领导干部需从分众化内容设计、技术赋能创新、互动反馈机制三个维度突破。一是分众化内容设计,通过细分师生群体需求,将政治话语转化为专业话语、青年话语,增强内容吸引力。二是借助大数据、智能算法、虚拟现实等数智技术,突破时空限制,增强参与感。如中国人民大学“明德云课堂”利用 VR 技术还原党史场景,学生沉浸式学习时长增加 2 倍。三是构建“参与式传播”模式,通过双向互动,增强认同感,如武汉大学设立“理论宣讲观察员”制度,由学生投票评选“最佳宣讲案例”,倒逼干部创新形式。

四、结语

高校领导干部政治领导能力提升需坚持问题导向,只有将刚性制度、智能技术与柔性文化相结合,才能实现政治领导能力的系统性提升,才能筑牢意识形态安全防线,为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 .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

家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

[2] 顾海良 . 新时代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研究 [M]. 北京 :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21:89.

[3] 教育部 . 高校师德师风建设白皮书[R]. 北京 :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22:35.

[4] 李 娟 . 新 媒 体 环 境 下 高 校 师 德 监 督 机 制 创 新 [J]. 中 国 高 等 教育 ,2023(5):45-49.

[5] 教育部 . 高校师德师风建设白皮书 [R]. 北京 : 教育部 ,2023.

[6] 教育部课题组 . 中国教育现代化 2035[M]. 北京 :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19:23-28.

本文系2024 年度校级党建研究课题,课题名称:新时代高校领导干部政治领导能力提升路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