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住宅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措施研究

作者

柏岳松

120109198201016532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与人们生活水平提升,住宅建筑工程质量备受关注。本文围绕住宅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展开研究,阐述其基本概念、内涵、重要性及理论基础,深入分析工程管理中存在的组织协调不畅、进度把控不足,以及施工质量控制中材料检验不严、技术标准执行不力等问题。

关键词:住宅建筑工程;工程管理;施工质量控制;优化措施

引言

近年来,我国房地产行业蓬勃发展,住宅建筑项目数量与日俱增。住宅作为居民生活的重要载体,其工程质量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和生活品质。然而,在住宅建筑工程建设过程中,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环节仍存在诸多问题,如管理体系不完善导致的工程进度延误、质量参差不齐等现象时有发生。

一、住宅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概述

1.1 基本概念与内涵

住宅建筑工程管理贯穿项目全生命周期,从项目前期的可行性研究、立项审批,到规划设计阶段的方案优化,再到施工过程中的组织协调,直至竣工验收交付使用,每个环节都需要科学的管理手段。施工质量控制以施工阶段为核心,其内涵包括对人员、材料、机械、方法和环境的全面管控。质量控制和工程质量对工程质量进行管理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工程管理可为工程质量控制提供制度以及资源保障,工程质量控制是衡量工程管理是否成功的一个重要标准。

1.2 重要性与必要性

对于社会民生来讲,房屋建筑的质量,关涉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据有关部门统计,近五年间因房屋建筑工程质量事故造成的房屋建筑质量安全事故达到年均200例以上,墙开裂、屋面漏水等建筑质量通病现象也不在少数,严重危害人民群众的日常起居。优质房屋建筑,能有效保障房建设筑物使用安全,提升老百姓住宅生活品质,有利于维护社会和谐。对于行业竞争而言,工程质量和施工管理,就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基石所在。

1.3 管理与控制的理论基础

集成管理思想是项目管理理论的核心思想,其强调项目范围、时间、成本、质量等项目的管理要素全面统筹、综合考虑,达到项目整体最优化。在住宅建筑工程中,项目集成管理可以将项目参建各方的工作全面协调,避免造成顾此失彼。质量管理理论内涵在不断发展,在全面质量管理的理论方法之外,近来较为流行的六西格玛管理方法也被应用到建筑工程领域中。六西格玛管理是以数据为驱动的管理理念,其通过降低过程中的变异,从而减小缺陷的发生率,以达到质量持续改进的目的。

二、住宅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现存问题分析

2.1 工程管理方面问题

协调管理不善。在实际工程中,常出现诸如因设计单位、施工单位交流不够等原因而导致施工过程中设计变更较为严重的情况,例如某高层住宅项目施工过程出现12处比较大的设计变更,造成该工程出现三个月左右的工期延误,成本约增加500万元。进度管理不善。部分企业在进度管理上仍采用传统的经验估算的方式编制进度计划,未对施工进程的风险因素进行科学的预测。在某住宅群项目建设过程中,由于对雨季持续时间认识不足,当施工进入基础施工过程中遇到连续几天暴雨导致基坑施工严重滞后达45天。成本管理风险多。在预算中对市场价格、政策的变化等考虑不全面,工程预算与成本差距较大。例如对采购环节没有好的供应商管理和谈判机制,工程材料价格普遍偏高,致使工程成本普遍提高。

2.2 施工质量控制方面问题

主要表现在建设单位为降低造价,选用不合格的建材;材料进场检验制度未能落到实处,部分检测单位为了获得利益开具虚假的材料检测证明,导致部分质量低劣的建筑材料投入工程建设;部分工人水平不达标,建筑企业不给予技术工人相关的培训;某住宅装饰工程项目中,电工操作不规范,致使线路短路引起火灾。建筑公司对新技术、新工艺不重视,以及对施工新技术、新工艺的应用不到位,一些传统落后的施工技术无法满足现代住宅质量要求;质量监督监管机制存在漏洞,因监理公司归建筑单位所有,在实施质量监管任务中缺乏客观性的监督检查。部分监理人员缺乏专业素质,未能对施工过程中存在的质量问题及时识别和处理,如某住宅工程质量缺陷是在工程验收完毕后才发现建筑公司对住宅工程施工的主体结构进行偷工减料造成严重的质量安全隐患。

三、住宅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优化措施

3.1 完善工程管理体系

设计合理的组织体系,明确各方工程管理责任及权责,实施项目负责人责任制。通过签订合同、制定项目管理手册等将相关责任落实到具体的单位和个人。采用信息系统技术建立信息化管理系统,通过BIM技术、项目管理软件等技术实现工程信息实时共享、协同管理等,提高组织协调效率。采用科学合理的进度控制方法,结合实际特点,采用进度管控方法如关键链法等充分考虑工程进度中存在的不确定因素,制定出科学合理的进度计划。采用动态进度控制系统等信息化管理手段,通过物联网技术等对建设项目的施工过程进行实时监控,实时掌握施工过程中工程项目的进度状态和所处施工节点位置,采取纠偏控制措施,及时纠正超进度现象。例如,某住宅工程项目应用工程进度监控系统后,避免了因进度导致项目亏损,减少工期延误率40%。细化项目成本控制,通过建立成本资料数据库,搜集整理各类型项目工程成本数据,从而为工程造价编制提供成本数据支持,也为各标段施工工程成本控制提供科学依据。在建筑材料采购中,充分利用集中采购、招标采购等模式等方式与优等供应商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将建筑材料采购费用降低在可控范围内。综合应用成本控制管理软件,实现工程成本的动态管理,确保工程成本动态监控并及时控制工程成本失控的现象发生。

3.2 加强施工质量控制

严格材料采购验货制度,实行供应商评价制度,全面考虑供应商的资质信誉、产品质量等因素,选择质量可靠、实力强的供应商作为合作伙伴。加强材料进场检验制度,委托第三方检测机构进行质量检测,检验合格的材料方可进场;对不合格材料严格实行退场制度,并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加强施工人员培训力度,制定全面系统的培训计划,定期展开技能培训与考核制度;鼓励施工人员进行职业技能鉴定,提高施工人员的专业技能;推广新的技术与工艺的应用,举办技术交流与观摩会,提高施工技术。某施工企业的装配化施工技术推广之后,不但施工效率提高了30%,而且还提高了施工质量。

结语

住宅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是保障住宅品质的关键环节。面对当前存在的诸多问题,需要从完善管理体系、加强质量控制等多方面入手,综合运用先进的管理理论与技术手段。随着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工程管理与质量控制的理念和方法也需持续创新,以适应新时代的发展需求,推动住宅建筑行业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丁大勇.住宅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措施研究[J].工程技术研究,2025,10(03):137-139.

[2]李娜,张亚涛,徐鹏飞.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措施研究[J].城市开发,2025,(01):145-147.

[3]李文君.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措施探讨[J].广东建材,2024,40(06):141-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