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矿工程安全管理体系优化策略深度解析
刘康 张小雷 谢建峰
山东宏阳矿业有限公司 山东省济宁市 272400
引言
采矿工程作为资源开发的关键领域,对于国家经济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采矿工作通常在复杂且危险的环境中进行,面临诸如坍塌、透水、瓦斯爆炸等多种安全风险。有效的安全管理体系是保障采矿工程顺利进行、保护人员生命安全和减少财产损失的关键。随着采矿技术的不断进步和行业要求的日益提高,对现有的安全管理体系进行优化显得尤为迫切。深入解析优化策略,有助于采矿企业更好地应对安全挑战,提升整体安全管理水平,实现可持续发展。
1. 采矿工程安全管理体系现状分析
1.1 安全管理重要性
采矿工程的安全管理直接关系到人员生命安全。采矿作业环境恶劣,存在众多危险因素,一旦发生安全事故,往往会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例如,矿井坍塌可能瞬间掩埋作业人员,瓦斯爆炸的威力更是会波及大片区域,给无数家庭带来巨大悲痛。同时,安全管理也关乎企业的经济效益。安全事故不仅会导致生产中断,增加设备维修和赔偿等成本,还可能使企业面临法律诉讼和社会舆论压力,影响企业声誉,进而影响其市场竞争力和长期发展。此外,良好的安全管理有助于维护社会稳定,采矿企业通常是当地经济的重要支柱,若频繁发生安全事故,会引发社会的不安定因素。
1.2 现有体系存在的问题
当前采矿工程安全管理体系虽已取得一定成效,但仍存在诸多问题。在制度层面,部分安全管理制度不够完善,缺乏明确的操作流程和标准。例如,对于一些特殊地质条件下的开采作业,没有针对性的安全规范,导致现场作业人员无所适从。同时,制度执行力度不足,存在有章不循的现象,安全检查往往流于形式,未能及时发现和整改安全隐患。在技术应用方面,一些采矿企业技术设备陈旧落后,监测预警系统不够灵敏,无法及时准确地发现潜在的安全风险。例如,瓦斯监测设备精度不够,不能实时反映瓦斯浓度变化,错过最佳处理时机。而且,对新技术的应用推广缓慢,未能充分利用先进的自动化、智能化技术提升安全管理水平。在人员管理方面,部分从业人员安全意识淡薄,对安全规章制度不重视,违规操作现象时有发生。此外,安全培训内容和方式单一,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不能满足实际工作需求,导致员工对安全知识和技能的掌握不足。
1.3 行业发展带来的新挑战
随着采矿行业的发展,不断涌现出新的挑战。一方面,开采深度和规模的不断扩大,使得地质条件更加复杂,增加了安全管理的难度。深部开采面临高地应力、高温、高渗透压等问题,容易引发岩爆、突水等灾害。另一方面,环保要求的日益严格,对采矿工程的安全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采矿活动不仅要保障生产安全,还要注重对周边环境的保护,防止因采矿引发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同时,智能化、自动化采矿技术的应用,虽然为提高生产效率和安全性提供了机遇,但也对安全管理体系提出了新的挑战,要求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具备更高的专业素养和技能水平,以适应新技术带来的变化。
2. 采矿工程安全管理体系优化策略
2.1 完善安全管理制度
建立健全全面细致的安全管理制度是优化体系的基础。首先,要明确各部门和岗位的安全职责,制定详细的岗位安全操作规程,确保每个环节的作业都有章可循。例如,针对爆破作业,应详细规定炸药的运输、储存、使用流程以及安全注意事项。其次,加强制度的执行监督力度,设立专门的安全监督部门,配备专业的安全管理人员,定期对各作业环节进行严格检查,对违规行为严肃处理,确保制度的严格执行。同时,建立安全隐患排查治理长效机制,鼓励员工主动发现和报告安全隐患,对及时发现重大安全隐患的员工给予奖励。定期对安全管理制度进行评估和修订,根据实际情况和行业发展动态,不断完善制度内容,使其更具科学性和实用性。
2.2 强化安全技术应用
积极引进和应用先进的安全技术设备是提升安全管理水平的关键。更新升级监测预警系统,采用高精度的传感器和智能分析软件,实现对瓦斯、水位、地压等关键参数的实时监测和精准预警。例如,利用物联网技术将各类监测数据实时传输至控制中心,一旦数据超出安全范围,系统立即发出警报,并自动启动相应的应急措施。推广自动化、智能化采矿技术,减少人员在危险环境中的暴露时间。如采用无人采矿设备进行井下开采,通过远程操控实现矿石的挖掘和运输,降低人员伤亡风险。加强与科研机构和高校的合作,开展安全技术研究,针对采矿过程中的关键安全问题进行联合攻关,推动安全技术的创新发展,提高安全管理的科技含量。
2.3 加强人员安全管理
提高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技能是优化安全管理体系的核心。加强安全培训教育,丰富培训内容,除了传统的安全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培训外,增加案例分析、应急演练等内容,提高员工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应急处理能力。采用多样化的培训方式,如线上培训课程、实地模拟演练、专家讲座等,满足不同员工的学习需求。定期组织安全知识竞赛、安全技能比武等活动,激发员工学习安全知识和技能的积极性。建立健全人员安全考核机制,将安全绩效与员工的薪酬、晋升挂钩,对安全工作表现突出的员工给予奖励,对违反安全规定的员工进行严肃处罚,形成良好的安全工作氛围。关注员工心理健康,采矿工作压力大,容易导致员工产生焦虑、疲劳等不良情绪,影响工作安全。企业应提供心理咨询服务,帮助员工缓解压力,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
3. 优化策略实施的预期效果与挑战
3.1 预期效果
通过实施上述优化策略,预计将显著提升采矿工程的安全管理水平。安全事故发生率将大幅降低,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减少,保障了员工的生命安全和企业的经济效益。作业环境将得到明显改善,员工的工作安全感增强,有利于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生产效率。企业的社会形象和声誉将得到提升,增强市场竞争力,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同时,优化后的安全管理体系将更好地适应行业发展的新要求,推动采矿行业向安全、绿色、智能化方向发展。
3.2 面临的挑战
在优化策略实施过程中,面临一些挑战。首先是资金投入问题,引进先进技术设备、开展安全技术研究以及加强人员培训等都需要大量资金支持,部分企业可能因资金紧张难以全面落实优化措施。其次,技术人才短缺是一个关键问题,智能化、自动化技术的应用需要专业的技术人才进行操作和维护,而当前采矿行业这类人才相对匮乏,企业需要加大人才培养和引进力度。此外,员工观念转变困难,部分员工长期形成的工作习惯和思维模式难以在短期内改变,对新的安全管理制度和技术应用存在抵触情绪,需要企业加强宣传教育和沟通引导,逐步转变员工观念,确保优化策略的顺利实施。
结语
采矿工程安全管理体系的优化是一项复杂而长期的系统工程,对于保障采矿工程的安全、高效运行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强化安全技术应用和加强人员安全管理等多方面的优化策略,可以有效提升采矿工程的安全管理水平,降低安全风险。尽管在实施过程中面临资金、人才和观念转变等挑战,但随着行业的发展和企业的重视,通过不断努力和创新,这些问题将逐步得到解决。采矿企业应充分认识到安全管理体系优化的必要性和紧迫性,积极采取行动,不断完善和优化安全管理体系,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和员工的生命财产安全提供有力保障,推动采矿行业朝着更加安全、绿色、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 秦汝祥 , 沈涛 , 李世辉 , 操俊杰 , 叶峰 . 采煤工作面物的不安全状态界定体系构建与应用研究 [J]. 安全与环境学报 ,2025,25(06):2142-2152.
[2] 周文略, 湛景震, 范才兵, 宋德轩. 科技创新赋能绿色矿山建设研究与实践 [J]. 金属矿山 ,1-11.
[3] 曹现刚 , 段雍 , 王国法 , 赵江滨 , 任怀伟 , 赵福媛 , 杨鑫 , 张鑫媛 , 樊红卫 , 薛旭升 , 李曼 . 煤矿设备全寿命周期健康管理与智能维护研究综述 [J]. 煤炭学报 ,2025,50(01):694-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