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基于大数据与AI 的煤炭质量检测与控制体系智能化研究

作者

张永杰

陕煤运销集团榆林销售有限公司 陕西省榆林市 719000

一、引言

煤炭作为我国能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质量直接影响能源利用效率、安全生产以及下游产业发展。随着煤炭行业智能化发展趋势加快,传统依靠人工采样、实验室分析的煤炭质量检测与控制方式,因效率低、主观性强、实时性差等弊端,难以满足现代煤炭生产与市场需求。大数据技术具备海量数据处理与深度分析能力,AI 在模式识别、智能决策方面优势显著,二者融合为煤炭质量检测与控制体系智能化升级提供了新契机。研究基于大数据与 AI 的煤炭质量检测与控制体系智能化,对提高煤炭质量管控水平、推动煤炭行业绿色高效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煤炭质量检测与控制现状及问题分析

(一)传统检测方法的局限性

传统煤炭质量检测主要依赖人工采样和实验室仪器分析,存在诸多不足。在采样环节,人工采样受主观因素影响大,采样点分布不合理、采样量不足等问题易导致样本不具代表性,影响检测结果准确性。实验室分析流程繁琐,从制样、化验到出具报告耗时较长,无法满足煤炭生产与交易过程中对质量检测时效性的要求。此外,传统检测方法多为离散式单点检测,难以对煤炭生产全流程质量数据进行系统性分析与把控 。

(二)质量控制面临的挑战

煤炭生产过程复杂,涉及开采、运输、洗选等多个环节,每个环节都可能影响煤炭质量。目前,多数煤炭企业缺乏有效的质量全过程监控手段,各环节质量数据相互独立,无法实现数据共享与协同分析。质量控制决策主要依靠经验判断,缺乏科学的数据支撑,难以快速精准地调整生产参数,导致煤炭质量波动大,难以稳定满足客户需求,影响企业市场竞争力与经济效益。

三、大数据与 AI 在煤炭质量检测与控制中的应用价值

(一)大数据的数据整合与分析优势

大数据技术能够整合煤炭生产、运输、销售等全链条海量数据,包括煤炭的灰分、硫分、发热量等质量指标数据,以及生产设备运行参数、环境监测数据等。通过数据清洗、预处理与挖掘分析,可发现煤炭质量与各影响因素之间的潜在关联,如开采深度与煤炭灰分的关系、洗选设备运行参数对硫分去除率的影响等。基于这些分析结果,能够为煤炭质量预测、生产工艺优化提供数据支持。

(二)AI 的智能模型构建与决策能力

AI 中的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算法可构建高精度的煤炭质量预测与控制模型。例如,利用神经网络算法建立煤炭发热量预测模型,通过输入煤炭的粒度、水分、矿物质含量等数据,实现对发热量的准确预测。在质量控制方面,AI 可根据实时质量检测数据与预设标准,自动分析判断生产环节存在的问题,并生成调整生产参数的最优方案,如自动调节洗选设备的分选密度、水流速度等,实现煤炭质量的智能化控制。

四、基于大数据与 AI 的煤炭质量检测与控制体系智能化架构设计

(一)数据层

数据层负责煤炭质量相关数据的采集、存储与管理。通过在煤炭生产现场部署传感器、智能仪表等设备,实时采集煤炭质量指标数据、设备运行数据;利用物联网技术,将运输环节的车辆位置、环境温湿度等数据接入系统;整合销售环节客户反馈、市场需求等数据。采用分布式存储技术,构建煤炭质量大数据仓库,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安全性与可扩展性。

(二)分析层

分析层基于大数据处理技术,对采集的数据进行清洗、转换、集成与分析。运用数据挖掘算法,提取数据特征与规律;通过可视化技术,将复杂的数据以图表、图形等直观形式呈现,便于管理人员快速了解煤炭质量状况与生产运行态势。同时,建立数据分析模型库,为 AI 模型训练提供数据支持。

(三)AI 模型层

AI 模型层构建各类智能模型,包括煤炭质量预测模型、故障诊断模型、生产优化模型等。利用机器学习算法对历史数据进行训练,不断优化模型参数,提高模型的准确性与泛化能力。例如,基于随机森林算法构建煤炭灰分预测模型,结合实时数据实现动态预测,为质量控制提供提前预警。

(四)应用层

应用层为煤炭质量检测与控制提供具体功能模块,如智能检测系统、质量监控平台、生产优化决策系统等。智能检测系统可实现煤炭质量的在

线快速检测;质量监控平台实时展示煤炭质量关键指标、设备运行状态,对异常情况及时报警;生产优化决策系统根据 AI 模型分析结果,自动生成生产参数调整方案,辅助管理人员进行科学决策。

径​

五、基于大数据与 AI 的煤炭质量检测与控制体系智能化技术实现路

(一)数据采集与传输

采用物联网技术,在煤炭生产设备、运输车辆、采样点等部署智能传感器,如红外水分仪、X 射线荧光分析仪等,实现煤炭质量数据的自动采集。通过 5G、工业以太网等通信技术,将采集的数据实时传输至数据中心,确保数据的及时性与准确性。

(二)AI 模型训练与优化

收集大量历史煤炭质量数据、生产过程数据作为训练样本,选择合适的 AI 算法,如卷积神经网络(CNN)、长短时记忆网络(LSTM)等,构建智能模型。利用云计算平台强大的计算能力,对模型进行训练与优化,通过交叉验证、参数调整等方式,提高模型的预测精度与稳定性。

(三)系统集成与部署

将数据层、分析层、AI 模型层与应用层进行集成,开发基于大数据与 AI 的煤炭质量检测与控制智能化系统。根据煤炭企业实际需求,选择本地部署、云端部署或混合部署方式,确保系统的可靠性、可扩展性与易用性。同时,建立系统运维管理机制,定期对系统进行维护、升级与优化。

六、基于大数据与 AI 的煤炭质量检测与控制体系智能化应用场景

(一)煤炭质量在线实时检测

在煤炭生产输送带上安装在线检测设备,结合大数据分析与 AI 算法,实时检测煤炭的灰分、硫分、水分等质量指标。一旦检测到质量指标异常,系统自动报警,并追溯生产环节,分析原因,为快速调整生产工艺提供依据,实现煤炭质量的动态监控。

(二)生产工艺智能优化

通过对煤炭生产全流程数据的分析,AI 模型可识别影响煤炭质量的关键因素,并自动优化生产工艺参数。例如,在洗选环节,根据煤炭质量实时数据与 AI 分析结果,自动调节洗选设备的运行参数,提高洗选效率与煤炭质量,降低能耗与生产成本。

(三)质量追溯与预测

利用大数据存储的全流程质量数据,实现煤炭质量的快速追溯,便于查找质量问题产生的源头。同时,基于 AI 预测模型,对未来煤炭质量变化趋势进行预测,帮助企业提前制定生产计划与销售策略,满足客户对煤炭质量的个性化需求。

七、结论

基于大数据与 AI 的煤炭质量检测与控制体系智能化,是煤炭行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通过整合大数据与 AI 技术,能够有效解决传统煤炭质量检测与控制存在的问题,实现煤炭质量检测的实时化、精准化,质量控制的智能化、自动化。在实际应用中,需注重技术研发、制度建设与人才培养等保障措施的落实,推动智能化体系在煤炭企业的广泛应用,提升煤炭行业整体质量管控水平与市场竞争力,促进煤炭行业绿色、高效、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郝洪祥 . 大数据背景下的煤炭企业财务管理转型 [J]. 中国集体经济 ,2025,(08):181-184.DOI:10.20187/j.cnki.cn/11-3946/f.2025.08.007.

[2] 郭松昌. 大数据背景下煤炭企业财务信息化建设瓶颈及应对策略[J].销售与管理 ,2024,(36):3-5.

[3] 刘晶晶 . 论大数据时代煤炭企业全面质量创新模式的构建 [J].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21,(02):18-1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