锅炉安装监督检验工作的常规流程规范与实践要点
金虎延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特种设备检验中心
引言:锅炉作为工业生产和民用供暖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设备,其安装监督检验工作是确保锅炉安装符合相关法规、标准和技术要求的关键点,然而在实际工作中,由于流程不规范、实践要点把握不准确等原因,锅炉安装监督检验工作可能存在一些问题和隐患,因此要深入研究安装监督检验工作规范与实践要点 [1]。
一、锅炉安装监督检验工作的常规流程规范
(-) 前期准备阶段
锅炉安装监督检验启动前,检验机构须与安装单位、使用单位深度对接,清晰界定各方权责。安装单位首要任务是向检验机构提交完整的锅炉安装告知书,并同步提供锅炉设计文件、产品质量证明书(含出厂合格证、材质证明、强度计算书等)、加盖公章的安装施工方案(含焊接工艺评定、无损检测方案)等核心资料。检验机构对这些文件进行严谨的形式审查与实质审查,重点核实其完整性、符合现行法规标准情况以及签章的有效性,确保资料合法、真实、准确。与此同时,承担检验任务的人员自身需做足功课,系统学习并熟练掌握《锅炉安全技术规程》、相关国家标准(如 GB/T 系列)、行业标准及安装说明书中的具体要求。基于对项目特性和技术资料的深入理解,检验机构精心编制详细的监督检验大纲或计划,明确检验依据、项目、方法、关键控制点(停检点)以及各方配合要求,此阶段充分的沟通与周密的计划是后续监督检验工作顺利、有效开展的基石[2]。
(二)安装过程监督
安装过程的现场监督是监检工作的核心与主战场,检验人员必须扎根安装现场,对施工全过程实施动态、实时的监督见证。从基础验收、划线定位、设备开箱检查、锅炉本体吊装就位、初找平找正,到承压部件(锅筒、集箱、受热面管子等)的组对、焊接、焊后热处理、无损检测(RT/UT/MT/PT 等),再到安全附件(安全阀、压力表、水位计)、燃烧设备、辅机、烟风道、汽水管道阀门仪表等的安装连接,每一道工序都必须严格对照经批准的设计文件、施工方案及工艺规程执行。对于涉及重大安全质量的关键工序和特殊过程,特别是锅炉承压元件的焊接(如锅筒纵环缝、大口径管对接焊)、无损检测操作与结果评定、热处理工艺实施等,检验人员必须进行重点监督与旁站见证,核实施焊焊工资格、焊接工艺纪律执行、焊材管理、预热 / 层温 / 后热控制、焊缝外观及无损检测报告的真实性与合格性,确保焊接质量受控,从源头上杜绝安全隐患 [3]。
(三) 问题处理与资料归档
在监督检验全过程中,一旦发现不符合法规、标准、设计文件或施工方案的质量问题或安全隐患,检验人员必须立即清晰、明确地向安装单位发出书面《监检工作联络单》或《整改通知书》,详细描述问题性质、部位、依据及整改要求。安装单位负有首要责任,必须按通知要求制定整改措施,组织有效整改,完成后及时向检验机构提交详细的书面整改报告及相关见证资料(如返修工艺、复测数据、复拍片等)。检验机构收到整改反馈后,指派人员对整改过程和结果进行严格复查、闭合验证,必要时进行补充检验(如对返修焊缝重新进行无损检测),直至确认问题得到彻底、有效解决,完全消除隐患。整个监督检验工作全部完成且锅炉安装质量被最终确认合格后,检验机构须系统整理、审核所有监督检验过程记录与成果文件,包括:监检任务书、监检计划 / 大纲、各类审查记录、现场监督见证记录(含停检点签字)、试验报告与记录、发现问题的联络单 / 通知单、整改报告及复查验证记录、最终监检报告等。所有文件按规定格式编制、签署完整,并按档案管理规定进行规范编号、装订和归档,确保档案的真实性、完整性、可追溯性,为设备长期安全运行及未来可能的核查提供完备依据[4]。
二、锅炉安装监督检验工作的实践要点
(一)持续精进专业技术能力
面对锅炉技术快速迭代,检验人员需保持终身学习态度,系统掌握新型锅炉结构、先进安装工艺(如模块化安装、自动化焊接)及节能环保技术原理。定期参与权威机构组织的专项技术培训、标准宣贯会及行业技术论坛,确保对《锅炉安全技术规程》等法规标准的前沿修订了然于胸。在检验方法上,精通并应用现代无损检测技术:如采用相控阵超声(PAUT)提升焊缝缺陷检出率与定量精度,运用衍射时差法超声(TOFD)进行厚壁焊缝高效检测;对重要承压部件或异形结构,应用计算机辅助应力分析技术(如有限元分析 FEA),科学评估其在极端工况下的应力分布与潜在失效风险。
(二)构建全方位安全控制体系
锅炉安装现场是典型的高风险作业环境,检验人员须将“安全第一”原则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进入作业区域前,严格按规定穿戴全套合格的个人防护装备(PPE),包括阻燃服、安全帽、防砸防穿刺劳保鞋、防护眼镜及必要时使用的呼吸器具,并确保其处于有效状态。监督检验过程中,安全监督应与质量监督并行,系统核查安装单位安全管理体系运行实效:重点审核其特种作业人员(焊工、起重工等)持证情况、高风险作业(如受限空间、高空动火)的专项方案审批与现场管控措施、施工机具(尤其是起重吊具、焊接设备)的定期检验记录。
(三)深化协同沟通与多方联动
锅炉安装工程牵涉设计、制造、安装、使用、监理等多方主体,高效协调是检验顺利推进的润滑剂。检验机构需主动建立清晰、开放的沟通机制,检验初期即组织项目协调会,明确各方职责接口、关键节点报检要求及信息传递流程。检验过程中,保持与安装单位技术负责人、项目安全经理的日常对接,动态掌握施工进度与难点;及时征询使用单位对后期运行维护的特殊需求(如测点预留、检修空间要求);对设计变更或图纸疑问,迅速与设计单位进行技术澄清。
(四)驱动质量体系优化与技术方法创新
面对产业升级与监管要求提升,检验机构必须具备持续的自我革新能力。建立并有效运行符合 ISO/IEC 17020 标准的质量管理体系,涵盖人员监督、设备管理、检验程序控制、记录与报告、申诉处理等全要素。定期开展内部审核与管理评审,结合典型案例剖析,系统性梳理监督检验中暴露的流程短板(如报告时效性不足)、技术盲点或责任界面模糊问题,据此制定针对性的纠正与预防措施(CAPA)并验证实施效果。在技术创新层面,积极探索数字化、智能化检验模式:推广基于 BIM 模型的安装质量可视化管控平台,实现施工过程关键数据(如焊接参数、热处理曲线)的实时采集与远程监控;研究应用无人机(UAV)搭载高清摄像设备进行大型锅炉炉膛、高耸钢架结构的宏观检查;探索基于大数据分析的安装质量风险预警模型。
结语:
锅炉安装监督检验工作是保障锅炉安全运行的重要环节,遵循规范的流程,把握实践要点,提高监督检验工作的质量。在实际工作中,检验人员要不断强化技术能力,严格安全控制,加强协调沟通,持续改进与创新,更好履行监督检验职责,为锅炉的安全稳定运行提供有力保障。
参考文献:
[1] 孙建宝 . 锅炉压力容器及管道安装监督检验的优化 [J]. 锅炉制造 , 2025,(02): 59-61.
[2] 屠振岳 . 电磁超声检测和相控阵超声成像技术在超超临界锅炉安装监督检验中的应用 [J]. 特种设备安全技术 , 2024, (05): 59-61+64.
[3] 黄彬 . 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安装监督检验问题及策略研究 [J]. 中国设备工程 , 2023, (22): 156-158.
[4] 马宏忠 . 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的安装监督检验对策研究 [J]. 中国设备工程 , 2023, (10): 191-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