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联三带”机制驱动农民增收与乡村振兴的实践探索
李翠华
陆良县中枢街道农业农村发展服务中心,云南 陆良 655600
【摘要】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如何有效促进农村经济增长与农民收入的持续增加,成为农村发展的核心课题。在这一背景下,“三联三带”机制作为一种创新的农村发展模式,逐渐受到各级政府和学者的关注。“三联三带”党建模式通过组织联创带班子建设、产业联抓带经济提升、资源联享带民生发展,实现了党组织在乡村振兴中的核心引领作用,不仅强化了党组织的领导地位,还通过产业化驱动农民增收、改善民生,同时推动资源整合与乡村环境的全面优化。本文将简要探讨“三联三带”党建模式实践,以期为乡村振兴战略提供有效借鉴。
【关键词】三联三带;农民增收;乡村振兴;产业融合;资源整合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基层党组织在推动乡村全面发展中的作用愈加凸显。“三联三带”模式即组织联创带班子建设、产业联抓带经济提升、资源联享带民生发展,旨在通过组织联创、产业联抓、资源联享,带动班子建设、经济提升、民生发展,构建党建引领乡村振兴与基层治理的系统化路径,促进农村经济、社会、文化的全面发展。
一、组织联创带班子建设
组织联创带班子建设是“三联三带”党建模式的核心内容之一,其主要目标是通过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充分发挥党组织在乡村振兴中的核心引领作用,为乡村振兴提供有力的政治保障和组织支持,确保各项工作落实到位,推动乡村经济发展、社会和谐及民生改善。
(一)强化基层党组织凝聚力与战斗力
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是党在乡村振兴中发挥引领作用的关键。党组织要通过增强内部团结,提升班子成员的政治觉悟和业务能力,确保党组织能够正确引导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方向。在班子建设过程中,应注重加强党组织成员之间的协作与沟通,形成团结协作、齐心协力的工作氛围,从而提高党组织的整体战斗力。通过不断提升党组织的影响力,可以更好地服务乡村振兴的目标,调动村民和党员的积极性,推动乡村经济、社会和文化全面发展。为了充分发挥组织优势,提升党组织的影响力,可以通过跨区域的组织联建,整合资源,强化党组织在不同区域的协作。通过加强与周边地区党组织的联系和合作,互通有无,资源共享,推动党建工作的协同发展。跨区域组织联建不仅有助于促进党建经验的交流,还能为不同村(社区)提供更多的支持与帮助,推动乡村振兴工作的多方位发展。
(二)打造“头雁效应”,提升村(社区)干部能力
村(社区)干部的能力提升对于推动乡村振兴具有重要作用。班子成员要发挥表率作用,带动整个团队和村民共同努力,确保乡村振兴工作的顺利推进。“头雁效应”是指党组织通过打造一支优秀的班子领导队伍,引领带动整个村(社区)的发展。通过强化班子成员的思想政治工作、业务素质培训和实践能力提升,逐步打造一支政治坚定、作风务实、能力突出的干部队伍。
(三)示范村与薄弱村结对共建,共享党建资源
通过示范村与薄弱村结对共建,充分利用先进村(社区)的党建经验,帮助薄弱村(社区)提升党组织的整体水平。结对共建不仅能够共享党建资源,还能在互帮互助中提升党组织的战斗力和领导力,实现资源互补、优势互相支撑。
(四)开展“书记论坛”“干部轮训”等活动
为了提升党组织班子成员的能力,可开展“书记论坛”“干部轮训”等系列培训活动,邀请专家学者、先进代表为班子成员定期开展专题培训班,围绕乡村治理、产业发展等内容,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国家和地方的政策,掌握先进的农业技术和乡村治理经验,从而在实际工作中有效解决问题。
(五)实施“导师帮带制”,老带新、强带弱
为了加快班子成员的成长,实施“导师帮带制”,即由经验丰富的党组织负责人或老党员担任“导师”,帮助新党员和年轻干部提高政治理论水平和实际工作能力。通过“老带新、强带弱”的帮带机制,实现党组织成员的全员进步,确保党组织的长远发展。
二、产业联抓带经济提升
产业联抓带经济提升是“三联三带”党建模式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核心目标是推动村集体经济和农民增收的双赢局面,构建适应乡村振兴战略的产业发展新格局。
(一)产业协同发展
为了推动乡村经济的持续增长,可以通过成立产业联盟,整合土地、资金、技术等多方资源,形成合力,共同促进产业的发展。通过产业联盟,党组织可以在统筹资源、加强产业链条的同时,推动农村产业的协同发展。通过不同地区间的资源互补和优势共享,形成稳定的生产、加工和销售网络,确保产业发展的可持续性。同时,发展“党支部+合作社+农户”模式,能够实现党组织的政治引领作用,充分调动农户的积极性,增强农业合作社的组织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二)“一村一品”品牌化建设
打造地方特色品牌是推动农村产业升级的重要手段。党组织可以引导村集体和农民利用当地的自然资源、文化特色等优势,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的农产品和乡村旅游,发展“一村一品”特色产业,提升产品附加值,推动乡村经济发展。例如,可以通过推广“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等特色产品,通过品牌化运营,增强产品的市场认知度,提升销量。在此基础上,拓展电商和直播等新型销售渠道,为乡村经济注入新的活力,开拓更广泛的市场,提升农民的收入来源。
三、资源联享带民生发展
资源联享带民生发展,旨在通过资源的整合共享、优化配置,解决乡村在教育、医疗、基础设施等方面的痛点问题,提升公共服务水平,确保农民和基层群众能够平等享有优质的公共服务,增强人民的幸福感和安全感。
(一)资源整合共享
党组织要发挥引领作用,统筹整合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资源,合理配置资源和共享。例如,党组织可以通过与周边城市和县区的合作,共享优质教师、医疗专家等资源,确保乡村地区的教育和医疗水平得到提升。此外,还可以推动文化活动的区域联动,组织乡村文艺演出、文化交流等活动,丰富农村的精神文化生活。
(二)建设区域性民生服务中心
为了提高公共服务的覆盖面和质量,党组织应推动建设区域性民生服务中心,涵盖养老、托幼、医疗等多功能服务,集中解决群众的基本生活需求。例如,建设养老服务中心,解决农村老龄化问题,提供老年人的护理和文化娱乐服务;建立托幼服务中心,减轻年轻家庭的负担,促进妇女就业。
(三)民生项目联动
党组织应推动各类民生项目的联动实施,确保基础设施建设与民生改善同步进行。比如,联合实施道路硬化、饮水安全等基础设施项目,解决交通不便、水源污染等问题。开展“党员先锋岗”“志愿服务队”等实践活动,通过党员带头作用,发动社会力量参与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的提供。通过整合资金、技术和劳动力,推进基础设施的建设,提高生活便利度,为乡村经济发展提供基础支持。
结语:本研究深入探讨了“三联三带”党建模式在乡村振兴中的实践路径,强调通过组织联创、产业联抓和资源联享,推动乡村经济、治理和民生的全面提升。这一模式为实现乡村振兴提供了系统化的路径,具有重要的实践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王莉.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的基层党组织作用研究[J]. 现代经济信息, 2021(12): 45-47.
[2]李伟. 数字化技术赋能乡村民生服务提升路径探讨[J].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20(19): 52-54.
[3]张华, 刘峰. 资源整合与民生服务体系建设——以乡村振兴为视角[J]. 中国乡村发展, 2022(4): 3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