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碳金融交易中会计确认与计量问题及优化策略探析

作者

张荟荃 王余辉

烟台南山学院 265713

引言

全球气候变化问题已成为人类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实现低碳发展已成为全球共识。碳金融交易作为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经济手段,通过市场机制引导资金流向低碳产业,推动经济结构的绿色转型。在碳金融交易中,会计确认与计量是准确反映交易经济实质、保障市场参与者权益的关键环节。然而,当前碳金融交易会计确认与计量在实践中面临诸多问题,亟待解决。

一、碳金融交易概述

碳金融交易是指与碳排放、碳交易、碳减排等相关的金融活动,涵盖了从碳市场交易、碳信用额度购买、碳足迹评估到碳减排项目融资等一系列业务。全球碳金融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截至 2020 年底,全球碳金融市场规模已超过1000 亿美元,其中欧洲市场占比最大,达到 50% 以上。我国自 2011 年启动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以来,交易规模逐年扩大,截至2021 年,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覆盖的碳排放总量已超过40 亿吨。

二、碳金融交易中会计确认与计量存在的问题

(一)会计确认标准不统一

目前,国际上对于碳金融交易中碳排放权的会计确认尚未形成统一的标准。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会计准则对碳排放权的资产属性认定存在差异,导致企业在会计处理上缺乏明确的指导。例如,一些国家将碳排放权视为无形资产进行确认,而另一些国家则将其视为金融资产。这种标准的不统一使得企业间财务报表缺乏可比性,增加了投资者理解和评估企业碳金融交易风险的难度。

(二)计量方法缺乏科学性

碳排放权价值评估困难:碳排放权的市场价格波动较大,受到政策、市场供需、技术进步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这使得企业在对碳排放权进行计量时,难以准确确定其公允价值。例如,某钢铁企业2019 年碳排放权交易成本为每吨 50 元,而2020 年则上升至每吨150 元,这种价格波动对企业财务报表的影响显著。

计量方法选择随意:企业在选择碳排放权计量方法时,缺乏科学的依据和规范。部分企业为了达到特定的财务目标,可能会选择有利于自身的计量方法,导致财务报表不能真实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例如,一些企业在碳排放权价值上升时采用公允价值计量,而在价值下降时则采用成本法计量,从而虚增企业资产和利润。

(三)信息披露不充分

披露内容不完整:部分企业在披露碳金融交易信息时,存在信息披露不完整的问题。例如,只披露碳排放权的交易数量,而不披露交易价格、交易对手方等关键信息,使得投资者无法全面了解企业的碳金融交易情况。

披露质量不高:一些企业披露的碳金融交易信息质量不高,存在数据不准确、不真实等问题。这可能是由于企业内部控制不完善、会计人员专业水平不足等原因导致的。此外,缺乏统一的披露标准和规范,也使得企业披露的信息难以进行比较和分析。

三、碳金融交易中会计确认与计量问题的成因分析

(一)碳金融市场发展不完善

碳金融市场作为一个新兴市场,其发展尚不完善。市场机制不健全、交易规则不明确、监管不到位等问题,导致碳排放权的价格形成机制不合理,市场价格波动较大。这使得企业在会计确认与计量时面临较大的不确定性,增加了会计处理的难度。

(二)会计准则制定滞后

现有的会计准则在碳金融交易方面的规定相对滞后,不能满足碳金融市场快速发展的需求。会计准则的制定需要经过一定的程序和时间,而碳金融交易的创新和发展速度较快,导致会计准则不能及时跟上市场变化的步伐。这使得企业在会计处理时缺乏明确的依据,容易出现会计确认与计量问题。

(三)企业重视程度不够

部分企业对碳金融交易的会计确认与计量问题重视程度不够,缺乏对碳金融交易会计处理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企业往往更关注碳金融交易的经济利益,而忽视了会计处理

对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影响。此外,企业内部控制不完善,也导致会计确认与计量过程中容易出现错误和舞弊行为。

四、碳金融交易中会计确认与计量的优化策略

(一)统一会计确认标准

制定统一的会计准则: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和各国会计准则制定机构应加强合作,共同制定统一的碳金融交易会计准则。明确碳排放权的资产属性、确认条件和计量方法,为企业提供明确的会计处理指导。例如,可以参考《企业会计准则第 22号——金融工具确认与计量》中金融资产的定义,将碳排放权确认为交易性金融资产或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加强国际协调与合作:各国应加强在碳金融交易会计确认标准方面的协调与合作,推动国际会计准则的趋同。通过国际培训、研讨会等方式,提高各国会计人员的专业水平,确保碳金融交易会计处理的一致性和可比性。

(二)改进计量方法

建立科学的价值评估模型:企业应建立科学的碳排放权价值评估模型,综合考虑政策、市场供需、技术进步等因素,合理确定碳排放权的公允价值。例如,可以采用市场价格法、成本法或收益法等相结合的方式,对碳排放权进行计量。同时,加强对碳排放权市场价格的研究和分析,及时调整价值评估模型,提高计量的准确性。

规范计量方法选择:企业应规范碳排放权计量方法的选择,避免随意变更计量方法。在选择计量方法时,应充分考虑企业的实际情况和交易特点,确保计量方法能够真实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同时,加强对计量方法变更的披露,提高信息透明度。

(三)加强信息披露

完善披露内容:企业应完善碳金融交易信息的披露内容,除了披露碳排放权的交易数量、交易价格等基本信息外,还应披露交易对手方、交易目的、交易风险等关键信息。此外,还应披露企业的碳减排目标、碳减排措施及实施效果等信息,使投资者能够全面了解企业的碳金融交易情况和碳减排工作进展。

提高披露质量:企业应加强对碳金融交易信息披露的质量控制,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确保披露信息的真实、准确、完整。同时,加强对会计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其专业水平和职业道德素养。此外,监管部门应加强对企业碳金融交易信息披露的监管,对违规披露行为进行严厉处罚,提高信息披露的合规性。

(四)加强市场监管与引导

完善市场机制:政府应加强对碳金融市场的监管,完善市场机制,规范交易规则,提高市场透明度。建立健全碳排放权交易登记、结算、清算等制度,加强对交易主体的资质审查和交易行为的监管,防范市场风险。

提供政策支持:政府应出台相关政策,鼓励企业参与碳金融交易,推动碳金融市场的发展。例如,给予参与碳金融交易的企业税收优惠、财政补贴等支持,降低企业的交易成本。同时,加强对碳金融创新的引导和支持,推动碳金融产品和服务的多元化发展。

结语

碳金融交易在推动低碳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但会计确认与计量问题制约了其进一步发展。通过统一会计确认标准、改进计量方法、加强信息披露以及加强市场监管与引导等优化策略,可以有效解决碳金融交易中会计确认与计量存在的问题,提高碳金融交易会计处理的质量和透明度,促进碳金融市场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我国碳会计发展的现状、问题与对策[J].吴炜民;张燕冰.韶关学院学报,2022(07)

[2]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关于碳排放权会计研究[J].孙永尧.经济研究参考,2022(39)

[3]碳权资产市场法估值中特征因素的实证分析[J].梁美健;贾颖逸;李飞祥.中国资产评估,202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