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工匠精神培养导向下的中职思政教育方法探究

作者

张鹏

新疆煤炭技师学院 830000

引言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革新,行业领域对优秀人才的综合素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只有具备良好道德水平与技术技能水平的复合型人才才能够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脱颖而出。教学经验丰富的中职教师结合职业教育特点优化设计思政教育方案,以培养学生工匠精神为导向,将知识讲解、技能传授和思想道德培养融为一体,全面发展学生综合能力,增强学生职业精神,提升学生职业素养,鼓励学生主动追求卓越。在教师的耐心指导下,学生的专业素养和认知水平迅速提升,能够主动学习专业理论知识,掌握核心技能,自觉规范言行举止,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形。

一、工匠精神与中职思政教育的关联

工匠精神以精益求精为核心,这一点与思政教育中的责任感培育密切相关。学生需要抓住细节,做到尽善尽美,始终保持高度负责的态度和理念,主动完成学习和实践任务。另外,工匠精神提出的创新精神与思政教育中创新能力培育存在交叉融合之处,在思政教育中,教师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鼓励学生大胆创新和深度实践,着重培养学生创新能力,鼓励学生主动应对挑战并抓住契机,充分发挥聪明才智,实现良性成长。在紧密融合中职思政教育与工匠精神培育时,中职教育工作产生了明显的变化,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和实践指导作用。教师以思政教育为先导,以工匠精神为引领,同步提升学生综合能力和职业素养,为学生专业学习和职业发展铺路。

二、工匠精神培养导向下的中职思政教育方法

(一)坚持顶层设计,科学定位育人目标

在紧密融合思政教育和工匠精神培育时,教师需要转变传统教-学-练育人模式,及时更新课程育人目标,站在宏观发展的视角,结合中职教育要求以及学生专业属性科学定位可落地、可执行的育人目标,针对性地指导工匠精神培育工作以及思政教育工作[1]。确保学生能够在学习专业理论知识、掌握核心技能的同时,形成良好的敬业精神以及职业观念。比如在组织开展机械制造专业思政教学活动时,教师可以重新调整课程模块,灵活引入与工匠精神相关的内容,科学定位多维育人目标。如目标一,领悟工匠精神内涵,明确个人的职业发展方向。目标二,保持较强的敬业爱岗精神以及热爱职业情感,能够扎实掌握专业技能,熟练运用专业知识,实现融会贯通和举一反三。目标三,以良好的创新能力以及团队合作精神学习专业知识,了解与专业对口岗位相关的工作内容。基于多维教学目标,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学习工匠精神、职业发展以及工匠文化,将小组讨论、情境教学以及角色扮演教学融为一体,强化学生对工匠精神内涵的理解及认知。

(二)加强实训练习,强化学生工匠精神

中职教育的实践性较强,实训练习非常有必要,与理论教学缺一不可。在培养学生工匠精神时,教师应适当提升实训练习所占的比重,将工匠精神灵活融入实训练习环节,逐步提升思政教育质量及层次,确保学生主动树立和践行工匠精神[2]。比如在面向汽车维修专业学生开展实训练习活动时,教师可以布置训练任务,要求学生维修一辆故障车辆,鼓励学生充分发挥聪明才智,在小组内部通力合作、默契配合,在大胆创新和合作互助中灵活利用专业技能和专业知识,协作完成实训任务。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能够在实习练习中深入感受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教师则可以扮演顾问的角色及时反馈真实学情,引导学生自主改进、认真补短,稳步提升学生综合能力,发展学生职业素养。在学生完成实训练习任务后,教师可以展示学生练习成果,肯定学生出色表现,鼓励学生选出小组代表分享实训经验,让学生意识到项目任务的完成离不开团队成员的集体努力和密切配合,升华学生对工匠精神的理解和感悟。

(三)促进校企合作,培养学生职业素养

校企合作是较为典型的职业教育策略和手段,对开拓学生视野,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大有裨益。在开展思政教育工作时,学校可以通过校企合作培养学生职业素养,创新传统说教式、灌输式思政育人模式,确保立德树人优待理念顺利落地[3]。比如学校可以与专业对口企业联合举办校企合作,邀请企业技术人员在学校开展专题讲座,定期组织学生进入企业参与实习实训,让学生近距离接触一线工作环境,深入感受职业环境和工作内容。企业技术人员可以“现身说法”,为学生的职业规划和实践指导提供专业建议,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理想抱负,更好地适应新的职业环境。在实习实训的过程中,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越来越强,对工匠精神的理解和认知更加深刻。与此同时,学校还可以与企业共同举办创新创业大赛以及技能竞赛活动,鼓励学生大胆创新、合作互助,给予学生展示个人才华的能力。确保学生在团队合作和持续努力的过程中深入理解对口工作岗位内容以及职业环境,逐步形成良好的职业精神以及职业素养。

结语

综上所述,在基于工匠精神培养导向创新思政教育工作时,中职教育策略和手段更加先进和新颖,教育质量和水准迅速提升。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和职业素养越来越强,能够更好地应对时代发展的挑战,主动抓住发展契机,充分发挥聪明才智。教师应站在宏观发展的视角,积极加强顶层设计,高度注重实训练习,在校企合作中开拓学生视野。确保学生掌握一技之长,以扎实的专业功底和高尚的道德情操认真学习专业知识,积极参与社会实践,真正做到精益求精。

参考文献

[1]李正军.工匠精神培养与中职思政教育的有效融合方法探究[J].课堂内外(高中版), 2024(25):155-157.

[2]云丽娜.工匠精神培养与中职思政教育的有效融合探究[J]. 2024(5):72-74.

[3]胡 艺 川 . 工 匠 精 神 培 养 和 中 职 思 政 教 育 的 有 效 融 合 [J].Engineering ScienceResearch & Application, 2023, 4(13).DOI:10.37155/2717-5316-041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