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高力士的部分历史考略
李劲
广东省高州市党史地志办公室
高力士原名冯元一,潘州(现广东高州市区)人,谯国夫人冼氏的玄孙,高州都督、广韶十八州揔管越国公冯盎①的孙子,幼年入宫,被武则天赐姓高,托养在阉人高延福家作为养子,后来获任“宦官”。在唐朝,所有从政的人都称“从宦”,宦官不特指阉人。
《唐书》中高力士身高六尺五寸(现代约 199 厘米)②,在正史中,他是万军之中取敌首级如探囊取物的将军之二,此二人分别是关羽和高力士。《旧唐书》有载,叛军邢縡引叛军数万围城,玄宗慌于无策时,“骠骑大将军内侍高力士领飞龙小儿甲骑四百人讨之縡为乱兵所斩擒其党善射人韦瑶等以献”③。高力士是一名出色的武将,如何演变成史书中的阉人呢?
一、在不同历史记录中存在差异
史书《旧唐书》是在高力士去世187 年后由后晋刘昫等编纂的,《新唐书》是在他去世298 年后由北宋时期宋祁、欧阳修等编纂的。把两书中的“高力士传”相互对照。
首先发现《旧唐书》中的高力士是“少阉”,《新唐书》中为“阉童”,两书年龄不同
再查证,无论是《旧唐书》还是《新唐书》的“高力士传”都源自唐朝时期的四本书和一碑,唐朝吴兢等撰写的《国史》《唐书》(已佚),现在留传下来高彦休、李肇撰写的《唐国史补》,郭湜撰写的《高力士外传》和高力士墓碑。特别是《高力士外传》,成为后人研究必读卷。作者郭湜的父亲郭泰素曾任唐朝秘书郎,郭湜入朝从仕,父子皆与高力士有往来,所以他写高力士,更贴近事件发生时间。
史书里高力士最著名是“脱靴”事件,这件事最早记录在《唐国史补》中:“李白…对御引足,令高力士脱靴,上命小阉排出之”④文中“对御引足”显示这脚是向着李隆基伸去的,没有“脱靴”一说。但在百年后的《旧唐书》改为“尝沉醉殿上引足令高力士脱靴由是斥去。”⑤没了“对御”,此事也没涉及杨贵妃,然而再过百年后,宋代纂写的《新唐书》再新了,把杨贵妃“安排”进故事里磨墨。历史记录就存在三个不同版本。前后对照后,“高力士脱靴”就是添加了想象的故事。
高力士为何被扭曲,在《唐国史补》记录“玄宗幸蜀至马嵬驿命高力士缢贵妃于佛堂前梨树下”⑥后人敬慕杨贵妃、李白文人墨客众多,高力士成为大众“情绪敌人”。
在坊间流传也有另一个版本,认为高力士用瞒天过海方法把杨贵妃留了下来,她脱身后暗渡扶桑(今日本),后来葬于扶桑。
二、高力士是不是阉人要看两块碑述
古代宫中阉人出现,在《后汉书》记载“自和熹太后以女主称制,不接公卿,乃以阉人为常侍,小黄门通命两宫。”⑦
如果仅把《唐书》作为唯一的历史依据,高力士确是阉人⑧。如从高力士墓神道碑为据“则天矜其覆巢知必成器选内官而母之”他何时被“选内官”?“官”非“宫”。显然成阉人时间不明。
高力士卒于宝应元年(762)七十三岁,去世后的 1237 年,即公元 1999 年秋,在陕西蒲城县保南乡山西村的泰陵,唯一的一座陪葬墓高力士墓中,发掘出窆内碑《高力士墓志铭》⑨。铭有“尚书驾部员外郎知制诰潘炎奉敕撰写,太中大夫将作少监翰林待诏张少悌奉敕书。”碑文共1682 字,与立在墓外的神道碑为相同的两人撰写,两块碑述有明显差异,恰好说出高力士在皇宫中的隐私。
窆内碑表述高力士入宫为“年未十岁入于宫闱武后期壮而将之别令女徒鞠育。”⑩墓碑记录高力士(689 年出生)上元初(762 年)七十三岁去世,倒推年龄,圣历元年(698年),那进宫年龄是9 岁左右,与《旧唐书》中的“童龀”对合。
此文中“武后期壮,而将之”还是“武后期,壮而将之?”,无论如何拆解都指“壮”,显然与新旧两本《唐书》的少阉、幼阉都不符。
“期”字在汉语中“期”意为:希望;等待,是表意“企”“祈”“时期”。“将之”是指武则天将要做的事。那问题又回到“壮”字上,碑文更像是表达武则天祈望高力士壮年后,任官职或做男宠来辅助她,显然他不是阉童。这样引出另一个历史之谜。
三、高力士壮而任内官的条件
高力士墓碑写“祸心潜搆飞语上闻帝阍难叫家遂籍没”,说明高力士入宫时,是无户籍的,是无法任官,更不可能结婚。但是高力士既任官职也有婚娶。
在《旧唐书》中:“女十五而笄,二十而嫁”⑬《旧唐书》记载“遂良运偶升平道昭前烈束发从宦方淹累稔。”⑭男子从宦要在束发(十六岁)之后。
神龙元年(705 年)武则天下野,同年病逝。窆内碑“武后期壮而将之”,高力士既未“壮”,亦无官,证明武则天仅是一个想法,没干成。
在高力士窆内碑有“自文林郎宫教博士转内府丞”, 更奇怪的是,外立神道碑把他曾任文林郎职务不写,内外差异的表述肯定是故意的。
在《旧唐书》记载“文林郎”⑮为从九品上阶文散官。高力士在束发(十六岁)后可获此散官,但他是没户籍的罪身,如何才能任职呢?
四、高力士复籍后任职之路
高力士转内官之路可谓特殊,得提他与唐玄宗李隆基的关系。仅在窆内碑文里说明童年高力士在何处生活,此事却在外立神道碑中只字不提,只能通过神道碑内“玉階”两字猜测他是为武则天服务的,没想到,窆内碑述与神道碑完全不同。
窆内碑记述“令授教于内翰林”这个“内翰林”就是当时皇子们读书学艺的地方。《旧唐书》记载“玄宗在春宫呼为二兄,诸王公主皆呼阿翁,驸马辈呼为爷。”⑰唐代“阿翁”和“爷”即现在“父亲”辈称谓,据此引论,高力士是李隆基身边的陪读,李隆基比高力士年长四岁,私下高力士叫李隆基大哥,李隆基称高力士为二弟(兄),这事是高力士在宫中最大的秘密,窆内碑证实了此事真实存在。
高力士何时复籍?公元 684 年,武则天废黜李显,立李隆基父亲李旦为傀儡皇帝,公元 705 年神龙政变后,李显又复位为帝,封李旦为安国相王。
唐中宗李显复上位不到 5 年,唐隆元年(710 年)六月,李显被韦后毒死,韦后欲效武则天称帝。同月庚子日申时,李隆基与太平公主联手发动“唐隆政变”诛杀韦后,时21 岁高力士紧随李隆基冲锋陷阵,拥护李隆基父亲唐睿宗李旦复位。在《旧唐书》中:“皇亲先被配没者子孙令复属籍仍量叙官爵出宫女三千。”⑱李旦复位后,高力士与宫中的几千人同时恢复户籍。复籍的高力士在李隆基身边担任最低级文林郎兼宫教博士。
由于唐中宗李显是被内常侍毒死的,唐睿宗李旦复位后,对宫内机构进行改革。在《旧唐书》中:“飞龙使宫闱局令王归长守内侍省内常侍知省事充内枢密使。”⑲没有设置内常侍(明清两朝称为太监)。先天元年(712 年)李旦禅位于李隆基。李隆基时年27 岁。开元初年(713 年),高力士 23 岁。在《旧唐书》中记载:“玄宗在位既久崇重宫禁中官稍称旨者即授三品左右监门将军得门施棨戟”⑳高力士被加封为右监门卫将军,知内侍省事,骠骑大将军,负责皇宫保卫,不是内官。
同年,高力士娶瀛州吕玄晤女儿为妻。
高力士何时任内宫职务,《旧唐书》“天宝十三年十二月,玄宗以中官高力士袁思艺承恩遇特置内侍监两员秩三品以授之”㉑高力士此时已六十五岁高龄了。是否真如神道碑刻述的“选内官而母之”,就是历史之谜了。
高力士墓内外两块墓碑内容肯定是当时皇帝亲阅的,古人视死如生,那些不适合外示的秘密,仅宜刻于窆内碑中供“他”自阅,这两块墓碑也成为后人解答他身上部分历史之谜线索。
五、后人对高力士的称谓
民间多称高力士是“名宦”,但他累官至开府仪同三司,是唐代“散官”最高级别。他爵位是齐国公,称谓应是“齐国公高力士”。
以上是本次高力士部分历史考略,结合两座墓碑内容,结论是:“高力士年轻时是护卫皇宫的一名武将,高大魁梧,高龄后任宫中内侍监”。
考古出的窆内碑收藏于陕西蒲城县保南乡山西村高力士展馆。高力士故里的旧宅在广东高州城区内,衣冠冢在城郊。
注释:
①⑨⑩ 《高力士墓志铭》于 1999 年在陕西省蒲城县保南乡山西村出土,现存放于蒲城县博物馆。②⑧⑳ 《旧唐书》卷一百八十四·列传·第一百三十四。高力士传。③ 《旧唐书》卷一百五·列传第五十五。④⑥ 《唐国史补》卷上。⑤ 《旧唐书》卷一百九十下·列传·第一百四十。⑦ 《后汉书》卷四十三 朱乐何·列传·第三十三。① 《旧唐书》卷二十·下·本纪·第二十·下。⑫ 《汉书》卷一百一十一·卫将军骠骑·列传第五十。⑬ 《旧唐书》卷七十八·列传·第二十八。⑭⑯ 《旧唐书》·卷八十·列传第三十·褚遂良。⑮㉑ 《旧唐书》卷四十二·志第二十二·职官一。① 《旧唐书》列传·第一百三十四·宦官。① 《旧唐书》本纪·第七·中宗睿宗。⑲ 《旧唐书》卷十八下·本纪·第十八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