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实践
李化
攀枝花市第二小学校 617000
引言
小学美术教育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创造力和艺术素养的重要途径。然而,传统的小学美术教学模式往往存在教学资源有限、教学方法单一等问题,难以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微课以其短小精悍、针对性强、便于传播等特点,为小学美术教学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将微课应用于小学美术教学,能够丰富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1 微课概述
微课是顺应教育信息化潮流而兴起的一种新型教学资源与教学模式。它以简短精悍的视频为核心载体,聚焦于某一特定的知识点、技能点或教学环节展开教学活动。微课时长通常控制在 5 - 15 分钟,这一设计契合了小学生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的特点,能在有限时间内高效传递关键内容。微课具有鲜明的特点。其一,目标明确,针对性强,围绕一个具体问题深入讲解,避免泛泛而谈,有助于学生精准掌握知识。其二,内容丰富多元,可融合文字、图像、音频、动画等多种元素,以生动直观的方式呈现教学内容,提升学习的趣味性和吸引力。其三,传播便捷,借助网络平台,学生可随时随地通过电脑、手机等设备进行学习,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为自主学习提供了极大便利。
2 微课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应用存在的问题
2.1 教师微课制作与应用能力参差不齐
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是微课的设计者与实施者,其能力水平直接影响微课教学效果。部分美术教师信息技术素养不足,对微课制作软件如剪映、Camtasia 等操作不熟练,难以制作出画面精美、音效适配、动画流畅的高质量微课。例如,在制作绘画技法演示微课时,无法精准剪辑绘画步骤,导致视频节奏拖沓,关键技法展示不清晰。而且,一些教师缺乏对微课教学设计的深入理解,不能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特点合理规划微课内容与结构,只是简单地将传统课堂内容录制下来,缺乏趣味性和互动性。
2.2 微课资源质量与适用性有待提升
当前网络上的小学美术微课资源虽然丰富,但质量良莠不齐。一些微课内容陈旧,未能及时更新美术教学理念和方法,与现行美术课程标准脱节,无法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例如,在介绍传统绘画技法时,没有结合现代艺术元素进行创新拓展,难以激发学生对传统艺术的新认知。同时,微课资源的适用性也存在问题。不同地区、不同学校的学生在美术基础、兴趣爱好和学习进度上存在差异,但现有的微课资源大多缺乏针对性,难以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
2.3 学生自主学习与监督机制不完善
微课的应用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但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相对较弱,缺乏有效的学习计划和自我管理能力。在观看微课过程中,学生容易受到外界干扰,注意力不集中,导致学习效果不佳。例如,有些学生在观看美术欣赏类微课时,只是走马观花地浏览画面,没有深入思考作品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
3 微课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应用策略
3.1 提升教师微课制作与应用能力
学校应定期组织美术教师参加专业培训,涵盖微课制作技术与教学应用两方面。在技术培训上,邀请专业人员讲解微课制作软件的使用,如 Adobe Premiere、万彩动画大师等,让教师熟练掌握视频剪辑、特效添加、动画制作等技能,确保微课画面清晰、音效适配、视觉效果佳。在教学应用培训方面,开展教学设计研讨活动,引导教师根据美术教学目标和学生特点,精心规划微课内容与结构。例如,在教授色彩搭配知识时,设计有趣的动画场景展示不同色彩组合的效果,吸引学生注意力。同时,鼓励教师之间开展微课制作与应用的经验交流活动,分享成功案例与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共同提升能力。
3.2 优化微课资源质量与适用性
学校和教师要共同筛选和整合优质的微课资源。一方面,从正规的教育资源平台、专业美术教育网站等渠道收集微课,严格把关内容质量,确保其符合现行美术课程标准和教学需求。例如,对于介绍西方绘画流派的微课,要确保内容准确、全面,且能结合现代艺术发展进行适当拓展。另一方面,鼓励教师根据本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收集到的微课进行二次开发,增加适合本校学生的案例、练习题等配套资源。
3.3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与监督机制
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微课学习前,为学生制定明确的学习目标和计划,引导学生学会合理安排学习时间。例如,在布置观看绘画技法微课任务时,要求学生记录下关键步骤和自己的疑问,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习惯。同时,建立多元化的监督机制。在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提问、小组讨论等方式检查学生对微课内容的掌握情况;课后,利用在线学习平台,要求学生提交微课学习笔记和作品,教师及时进行批改和反馈。此外,加强家校合作,通过家长会、微信群等方式,向家长宣传微课学习的重要性,指导家长如何监督孩子的微课学习,如规定学习时间、检查学习进度等,形成家校教育合力。
3.4 创新微课教学模式与方法
将微课与其他教学方法相结合,创新小学美术教学模式。例如,采用“微课 + 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在观看微课前,将学生分成小组,布置小组讨论任务,让学生在观看微课过程中带着问题学习,之后组织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见解和收获,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思维能力。又如,运用“微课 + 项目式学习”模式,围绕一个具体的美术项目,如设计校园文化墙,制作一系列相关的微课,引导学生通过观看微课学习项目所需的知识和技能,然后以小组为单位完成项目任务,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此外,利用微课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线上学生通过微课自主学习,线下教师进行针对性的辅导和拓展,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
结语
综上所述,微课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资源,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它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突破教学难点,满足个性化学习需求,丰富教学资源。通过在不同类型美术课中的应用实践,微课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然而,在微课应用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如教师微课制作能力不足、微课资源缺乏系统性等。针对这些问题,需要采取相应的解决策略,如加强教师培训、建立微课资源库等。
参考文献
[1] 基于“互联网 +, ”的微课模式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运用路径[J]. 孙媛媛.新课程导学,2022(18)
[2] 融数字资源 汇传统文化——以小学美术《动物明星》系列微课为例[J]. 吴珍芳.美术教育研究,202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