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体育教学中学生体能训练的策略
汪启明
开化县第一初级中学 324300
体能是指人体各器官系统的机能在身体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能力,包括力量、速度、耐力、灵敏和柔韧等方面。初中阶段是学生身体发育和体能发展的关键时期,加强体能训练对于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增强免疫力、培养意志品质具有重要作用。然而,在实际的初中体育教学中,体能训练存在一些问题,影响了训练效果。因此,研究初中体育教学中学生体能训练的策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初中体育教学中学生体能训练的价值
初中体育教学中学生体能训练价值显著。于身体层面,能增强学生体质,提升力量、速度、耐力等,降低患病几率,为其健康成长筑牢根基。在心理方面,有助于培养学生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面对困难能咬牙坚持。同时,体能训练能促进学生大脑发育,提升专注力与反应力。此外,还能让学生养成运动习惯,为终身体育意识培养开好头,助力全面发展。
二、初中体育教学中学生体能训练的策略
(一)合理安排训练内容和强度
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合理安排训练内容和强度是确保体能训练有效性和安全性的关键。教师必须充分考量学生的实际情况,做到因材施教,让每个学生都能在适合自己的训练节奏中不断进步。对于身体素质较差的学生,教师需秉持循序渐进的原则,从低强度、简单的训练项目入手。例如,在力量训练方面,可以先让他们进行简单的靠墙静蹲练习,每次持续30 秒,进行 3-4 组,随着身体适应能力的增强,再逐渐增加静蹲的时间和组数。在速度训练中,可先开展短距离的慢跑练习,如50 米慢跑,待其体能和运动能力有所提升后,再适当加快速度或增加距离。通过这样逐步增加训练难度和强度的方式,帮助学生逐步建立信心,避免因训练强度过大而产生畏惧心理或造成运动损伤。而对于身体素质较好的学生,教师则要适当增加训练的挑战性,以进一步提升他们的运动水平。在耐力训练中,可以安排他们进行长距离的变速跑,如 1000 米的变速跑,快跑100 米、慢跑 100 米交替进行,提高他们的心肺功能和耐力水平。在灵敏性训练中,可以设置复杂的障碍路线,让他们快速通过,锻炼他们的反应能力和身体协调性。此外,教师还需注意训练内容的多样性和综合性。不能只侧重于某一项体能的训练,而应涵盖力量、速度、耐力、灵敏和柔韧等各个方面。例如,在一堂体育课中,可以先安排学生进行力量训练,如俯卧撑、仰卧起坐;接着进行速度训练,如短跑冲刺;再进行耐力训练,如长跑;然后进行灵敏性训练,如跳绳游戏;最后进行柔韧性训练,如瑜伽拉伸。通过多样化的训练内容,全面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
(二)巧妙引入游戏化训练
在初中体育教学中,体能训练往往因强度较大、形式单调,容易让学生产生抵触情绪。而游戏化训练作为一种创新的教学方式,能够巧妙地将体能训练与趣味游戏相结合,为体育课堂注入新的活力。因此,教师应积极将体能训练与游戏相融合,以此增加训练的趣味性和吸引力。游戏化训练之所以有效,是因为它符合初中生的心理特点。这个阶段的学生活泼好动、好奇心强,对新鲜有趣的事物充满热情。将体能训练融入游戏中,能让他们在享受游戏乐趣的同时,不知不觉地完成体能训练目标。例如,“接力比赛”就是一种经典且实用的游戏化训练方式。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体能水平进行合理分组,设定不同的接力距离和任务,如在接力过程中增加跳绳、踢毽子等环节。在比赛中,学生们为了小组的荣誉会全力以赴,不仅锻炼了速度、耐力和团队协作能力,还培养了竞争意识和集体荣誉感。“障碍跑”游戏同样深受学生喜爱。教师可以利用体育器材设置各种障碍,如跨栏、钻圈、爬垫子等,让学生在跨越障碍的过程中提升身体的灵敏性、协调性和力量。学生们在充满挑战的障碍赛道上你追我赶,欢声笑语回荡在操场上,原本枯燥的体能训练变得生动有趣。通过这些游戏化训练,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积极参与体能训练,不仅提高了身体素质,还增强了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体育课堂焕发出勃勃生机。
(三)开展多样化的体育活动
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常规的体能训练课程虽是提升学生身体素质的基础,但形式相对固定、内容较为单一,长此以往,学生容易产生倦怠感,参与积极性也会逐渐降低。因此,教师积极开展多样化的体育活动显得尤为必要。多样化的体育活动就像一把钥匙,能够打开学生内心对体育运动的热爱之门。运动会便是其中的典型代表,它是一场全校性的体育盛会,涵盖了跑步、跳远、投掷等多个项目。在运动会上,学生们为了班级荣誉全力以赴,在赛场上尽情挥洒汗水。无论是短跑时风驰电掣的速度,还是长跑中坚持不懈的毅力,都让人为之动容。通过参与运动会,学生们不仅能锻炼体能,还能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体育社团则为有共同兴趣爱好的学生提供了一个交流和成长的平台。比如篮球社团,学生们可以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系统地学习篮球技巧,进行战术演练。在这里,他们结识了志同道合的朋友,共同进步,享受篮球带来的快乐。足球社团、羽毛球社团等也同样吸引着众多学生,让不同兴趣的学生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天地。由此可见,通过开展运动会、体育社团等多样化的体育活动,教师为学生提供了更多展示自我的平台,让体育课堂焕发出无限的活力,激发了学生的运动兴趣和竞争意识。
三、结语
初中体育教学中学生体能训练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教师、学校和学生的共同努力。在今后的教学中,体育教师应不断探索和创新,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需求,调整和完善体能训练方式,以提高初中体育教学中体能训练的效果,促进学生的身体健康和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晓 峰. 新课 标背 景下 初中 体育 教学 中学 生体 能训 练的 策略 [J]. 教育,2025,(06):107-109.
[2]冯超.体能训练在初中体育课堂中的设计探究[J].教育界,2025,(12):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