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政策下小学数学与劳动教育融合的“校园菜园经济”主题活动设计
汤兵
湖南省汨罗市罗城学校 414400
小学数学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学科,不仅承担着传授数学知识的任务,更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应用能力。劳动教育则是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和良好劳动品质的重要途径,有助于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和独立的生活能力。“校园菜园经济”主题活动作为一种创新的教育形式,为学生提供了一个真实的实践场景。因此,开展“校园菜园经济”主题活动,是“双减”政策下小学数学与劳动教育融合的有效尝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校园菜园经济”主题活动的独特价值
“校园菜园经济”主题活动,以校园菜园为依托,融入经济元素,如成本核算、收益估算等。它具有独特教育价值,学生通过参与菜园规划、种植、管理和收获全过程,亲身体验劳动艰辛与乐趣,树立正确劳动价值观;同时,在涉及的数学活动中,如计算种子、肥料成本,预估蔬菜产量与收益等,强化数学运算、统计分析等能力,将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连,实现数学学科与劳动教育的深度融合,为学生提供全面发展的实践平台。
二、活动目标设定
(一)数学知识与技能目标
精准掌握长度、面积、体积等测量方法,能运用合适工具准确测量校园菜园相关数据。例如,使用卷尺测量菜园地块的长和宽,进而计算面积;用量筒测量灌溉用水体积。同时,熟练运用四则运算解决“校园菜园经济”中的实际问题。包括计算购买种子、肥料、农具等成本,依据蔬菜产量与市场价格估算收益等。
(二)劳动技能与习惯目标
熟练掌握常见蔬菜种植技能,涵盖选种、播种、浇水、施肥、除草、病虫害防治及收获等环节。比如,依据不同蔬菜特性选择合适播种时间与方式,正确识别并防治常见病虫害。同时,养成定期参与菜园劳动习惯,理解劳动规划与持续管理重要性,能按计划完成日常劳动任务,如每日按时浇水、定期施肥等,培养责任感与坚持精神。
三、活动准备
(一)场地与物资准备
在校园内选定合适区域作为菜园,依据学校规模与学生数量合理划分地块,每个班级分配专属种植区域。规划灌溉系统,确保菜园水源充足且分布均匀。同时,购置各类蔬菜种子,如白菜、萝卜、西红柿、黄瓜等常见品种;准备足量肥料,包括有机肥与化肥,以满足蔬菜不同生长阶段需求。
(二)人员组织与培训
选拔数学、劳动、科学等学科教师组成活动指导团队,明确各教师职责。数学教师负责数学知识讲解与应用指导,劳动教师传授劳动技能与安全知识,科学教师解答蔬菜种植相关科学问题。另外,依据学生年龄、性别、能力等因素合理分组,每组推选组长,负责组织协调小组活动。各小组制定组名与活动计划,增强团队归属感与活动自主性。
四、活动具体设计
(一)菜园规划与数学丈量(第 1-2 周)
1.数学知识应用
数学教师带领学生实地测量菜园地块,学生运用卷尺测量长和宽,计算面积,依据面积合理规划种植区域。如计算出班级菜园面积为50 平方米,计划用 20 平方米种植叶菜类,30 平方米种植果菜类。引导学生思考不同形状地块面积计算方法,理解数学在实际规划中的应用。
2.劳动实践活动
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清理菜园场地,去除杂草、杂物,划分种植畦。在划分过程中,学会使用锄头、铲子等工具,体验劳动前期准备工作的重要性,培养耐心与细心。
(二)种子采购与成本核算(第 3 周)
1.数学知识应用
学生根据种植规划,分组调研市场种子价格。通过网络查询、实地走访种子店等方式,收集不同品种蔬菜种子价格信息。运用四则运算计算采购成本,如计划购买 100克白菜种子,单价 5 元/克,需花费 500 元;购买 50 克西红柿种子,单价 8 元/克,需400 元,总计种子采购成本 900 元。考虑运输费用等其他成本,完成成本核算表格,提升数学运算与成本意识。
2.劳动教育融合
在采购过程中,学生需与商家沟通,了解种子质量、种植注意事项等,锻炼沟通能力。同时,认识到合理规划采购、节约成本是劳动过程中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体会劳动与经济活动紧密联系。
(三)种植与生长记录(第 4-10 周)
1.数学知识应用
学生定期测量蔬菜生长数据,如高度、叶片数量等,用统计图表记录。以西红柿生长为例,每周测量一次高度,绘制折线统计图,观察生长趋势。根据数据计算生长速度,如某周西红柿植株平均高度从 20 厘米增长到25 厘米,计算出本周生长速度为 5 厘米/周。通过数据分析,预测蔬菜成熟时间,将数学统计知识应用于实际观察。
2.劳动实践活动
学生按照种植流程,进行播种、浇水、施肥、除草等劳动。在浇水环节,用量筒测量每次浇水量,依据蔬菜生长阶段合理调整。在施肥时,根据肥料使用说明,计算不同地块施肥量,将数学知识融入劳动操作,掌握科学种植方法,培养劳动技能与耐心。
(四)收获与收益估算(第 11-12 周)
蔬菜成熟后,学生分组收获,用天平秤等工具称量蔬菜重量。根据市场价格估算收益,如收获白菜100 千克,市场价格 3 元/千克,预计收益 300 元;收获西红柿80 千克,市场价格 5 元/千克,预计收益 400 元,总计预计收益 700 元。对比前期成本投入,计算利润,分析收益情况,提升数学运算与经济分析能力。
五、结语
总而言之,“双减”政策下,“校园菜园经济”主题活动作为小学数学与劳动教育融合的创新实践,为学生提供了丰富学习体验与成长机会。通过在真实情境中应用数学知识,参与劳动实践,学生在数学素养、劳动技能、综合能力等方面得到全面提升,实现了知识学习与价值塑造、能力培养有机统一。未来,应持续优化完善此类活动设计,不断拓展活动深度与广度,为落实“双减”政策,培养全面发展的新时代人才贡献教育智慧与力量。
参考文献:
[1]方凌雁.意义·目标·路径:劳动教育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统整实施[J].基础教育课程.2022,(13).
[2] 方圆. 小学数学主题实践活动与劳动教育的融合模式探究[J]. 基础教育程.2023,(28).1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