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小学数学教学"数形结合"的有效运用
陆玲
湖南省邵阳市武冈市幸福芙蓉学校
在新课程改革的推动下,小学数学教学不再局限于传统的知识传授,而是更加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升。"数形结合"作为一种将数学知识与图形相结合的教学方法,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抽象的数学概念,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分析"数形结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一、数形结合在概念教学中的直观化应用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抽象概念往往是学生理解的难点。通过数形结合的方式,教师可以将抽象的数学概念转化为直观的图形表达,帮助学生建立清晰的认知。例如,在讲解三年级上册《分数的初步认识》时,教师可以利用饼图或条形图来表示分数。通过将一个完整的饼图切分成几个相等的部分,学生可以直观地看到每个部分所占的比例,从而理解分数表示的是整体中的一部分。教师还可以通过实物操作,如将苹果或饼干等实物平均分成几份,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分数的意义。
在教授其他数学概念时,数形结合的方法同样适用。比如,在教授《圆柱和圆锥》时,教师可以利用三维模型或图形软件来直观展示这些立体图形的特性。通过让学生观察圆柱和圆锥的实物模型,他们可以更清楚地理解这些几何体的底面、侧面以及顶点等组成部分。例如,圆柱的底面是一个圆形,而侧面展开后是一个矩形;圆锥的底面同样是一个圆形,但侧面展开后是一个扇形。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比如用纸张制作圆柱和圆锥的展开图,来加深对这些概念的理解。
数形结合的方法还可以通过绘制二维图形来帮助学生理解三维空间中的几何体。例如,在黑板上画出圆柱和圆锥的三视图(即正视图、侧视图和俯视图),让学生学会如何从不同的角度去想象和构建三维图形。通过这样的练习,学生不仅能够掌握圆柱和圆锥的几何特性,还能够提高他们的空间想象能力。
二、数形结合在问题解决中的策略引导
在数学教学中,数形结合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策略,它不仅适用于概念教学,而且在解决数学问题时也能发挥重要作用。通过数形结合,学生能够将抽象的数学概念和具体的图形结合起来,从而更直观地理解和解决问题。这种策略能够帮助学生在脑海中构建起数学问题的视觉模型,使得原本难以理解的数学关系变得清晰可见。
在应用题教学中,数形结合的策略尤为重要。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绘制线段图、示意图或表格等图形化工具,将文字信息转化为图形信息。这样做可以帮助学生更清晰地理解问题的结构和数量关系,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
例如,在解决四年级数学的“相遇问题”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绘制一个双线段图。在这个图中,可以标注出两个物体的速度、时间和它们之间的距离。通过这样的图形表示,学生能够更直观地看到速度、时间和距离之间的关系,从而更容易地分析出它们之间的数量关系。这种图形化的表示方法,使得学生能够通过视觉上的比较和分析,快速地找到解决问题的关键点。
再比如,在探究六年级下册《解决问题的策略》单元中的“鸡兔同笼”问题时,学生可以借助表格或图形化列举法来解决。这种方法可以避免纯算术推理的复杂性,使问题的解决过程更加直观和简单。通过将问题转化为图形或表格,学生可以更清晰地看到各种可能性,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正确答案。例如,通过制作一个表格来列出鸡和兔的腿数与头数,学生可以直观地看到不同组合下的结果,从而快速地得出鸡和兔各有多少只。
三、数形结合在数学思维培养中的深层作用
新课改强调核心素养的培养,而数形结合正是发展学生数学思维的重要途径。一方面,图形的动态变化能帮助学生理解数学规律的普遍性,形成从具体到抽象的思维过渡;另一方面,鼓励学生自主绘制图形表达数学关系,可以激发其创造性思维。例如,在探索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7.4 节“三角形内角和”时,通过撕拼角或折叠图形的实践活动,学生不仅能验证结论,还能渗透归纳与演绎的数学思想。这种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亲身体验数学概念的形成过程。在撕拼角的过程中,学生可以直观地看到三角形内角和为 180 度的结论,并通过多次尝试和归纳,形成对这一数学规律的深刻理解。折叠图形则让学生通过几何变换来探索图形的性质,从而培养他们的空间想象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这种双向互动——从“数”到“形”的转换和从“形”到“数”的推理,为学生的逻辑思维和空间观念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数形结合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能够将抽象的数学概念与直观的图形相结合,从而更深刻地理解数学知识。再比如探索六年级下册《扇形统计图》时,学生通过绘制和分析扇形图,不仅能够直观地看到数据的分布情况,还能够通过图形的形状和大小来比较不同数据之间的关系。这种图形化的数据表达方式,不仅提高了学生对数据处理的兴趣,还培养了他们从图形中提取信息的能力。通过这样的学习过程,学生能够将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起来,从而更好地理解数学的实用价值。
结束语
综上所述,"数形结合"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策略,在新课程改革下的小学数学教学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通过将数学知识与图形相结合,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有效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教师应积极探索和实践"数形结合"的教学方法,以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虎良省. 新课改下小学数学教学“数形结合”应用实践探索 [J]. 基础教育论坛,2024, (16): 68-70.
[2]陈红霞. 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数学数形结合应用策略探究 [J]. 新智慧, 2024, (22):71-73.
[3]陶悠悠. 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策略研究 [J]. 教师,2023, (10): 4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