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酒店管理专业示范性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
石珂
厦门华天涉外职业技术学院 361100
本文为《示范性现代学徒制推进路径与实施策略研究》课题研究成果,课题编号:HTKTY202403摘要:示范性现代学徒制是一种整合了学校与企业优势资源的人才培养模式,它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注重学生职业素养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本文针对高职酒店管理专业,深入探讨了示范性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路径,从校企合作机制、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师资队伍建设等多个方面进行了详细阐述,旨在为该专业培养出更多适应行业需求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提供参考。
随着旅游业的蓬勃发展,酒店行业对高素质专业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长。高职酒店管理专业作为培养酒店行业人才的重要基地,其人才培养模式的有效性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和行业的发展。现代学徒制作为一种创新的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学校与企业的深度合作,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既接受系统的理论教育,又能在企业实践中积累丰富的工作经验,为解决高职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中的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和途径。
、构建深度融合的校企合作机制
(一)成立校企合作管理机构
高职院校与合作酒店共同成立专门的现代学徒制校企合作管理机构,该机构由双方高层领导、专业教师、企业管理人员和技术骨干组成。负责制定和完善校企合作的各项规章制度,统筹规划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建设、教学过程管理、学生考核评价等工作,确保校企合作的顺利开展。例如,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与合作酒店成立联合管理委员会,定期召开会议,共同商讨解决人才培养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二)建立利益共享与风险共担机制
为激发企业参与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的积极性,必须建立合理的利益共享与风险共担机制。学校利用自身的教育资源优势,为企业提供员工培训、技术研发、管理咨询等服务,帮助企业提升竞争力,实现企业利益。企业则为学生提供实习岗位、实践指导、就业机会,并向学校反馈行业最新信息和需求,促进学校教学改革。
二、打造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
(一)课程内容对接岗位工作任务
高职院校与酒店行业专家共同对酒店岗位进行深入调研,分析各岗位的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要求,以此为依据重构课程体系。将酒店实际工作过程中的典型任务转化为课程内容,打破传统学科课程体系的界限,开发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课程。例如,针对酒店前厅岗位,开发“前厅接待与运营管理项目课程”,课程内容涵盖客户预订、入住登记、问询服务、结账退房等实际工作任务,让学生在完成项目任务的过程中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
(二)融入行业前沿知识与技能
酒店行业发展迅速,新的服务理念、管理模式和技术不断涌现。为使学生毕业后能迅速适应行业变化,课程体系中应及时融入行业前沿知识与技能。学校与企业保持密切联系,邀请企业专家定期来校开展讲座,介绍行业最新动态。同时,在课程教学中引入行业最新案例,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行业前沿知识。如在酒店营销课程中,融入新媒体营销、大数据在酒店营销中的应用等内容,培养学生的创新营销能力。
三、创新教学方法与手段
(一)采用项目教学法与案例教学法
在教学过程中,广泛采用项目教学法与案例教学法。项目教学法以实际项目为载体,让学生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主动学习和应用知识。例如,在酒店餐饮服务课程中,教师布置“策划一场主题宴会”的项目任务,学生分组完成从宴会主题设计、菜单制定、场地布置到服务流程安排等一系列工作,在实践中锻炼团队协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案例教学法则通过引入大量酒店实际案例,引导学生分析、讨论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决策能力。如在酒店客户关系管理课程中,教师通过分析酒店处理客户投诉的经典案例,让学生学习客户投诉处理技巧和客户关系维护方法。
(二)利用信息化教学手段
借助现代信息技术,丰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学校和企业共同开发酒店管理专业的在线课程资源,包括教学视频、虚拟仿真软件、在线测试题库等,学生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学习。利用虚拟仿真技术,为学生创建逼真的酒店工作场景,让学生在虚拟环境中进行实践操作,提高实践技能。例如,通过酒店前厅虚拟仿真软件,学生可以模拟接待不同类型的客户,练习各种业务操作流程,既降低了实践教学成本,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四、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
(一)提升校内教师实践能力
高职院校应制定相关政策,鼓励校内酒店管理专业教师到酒店行业一线挂职锻炼,积累实践经验。定期安排教师到合作酒店进行为期半年至一年的实践,参与酒店的日常运营管理工作,了解行业最新发展动态和实际工作流程。同时,学校组织教师参加各类行业培训和学术交流活动,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和实践教学能力。例如,嘉兴职业技术学院定期选派酒店管理专业教师到希尔顿酒店集团旗下酒店挂职锻炼,教师在实践中不仅提升了自身业务能力,还将企业最新的管理理念和实践经验带回课堂,丰富了教学内容。
(二)引进企业兼职教师
从酒店行业聘请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专业技能的管理人员、技术骨干担任兼职教师,充实师资队伍。企业兼职教师承担实践课程教学、学生实习指导等教学任务,将企业实际工作中的案例和经验传授给学生。学校为兼职教师提供必要的教学培训和支持,帮助他们提升教学能力。建立兼职教师考核评价机制,对教学效果好、学生满意度高的兼职教师给予奖励,激励兼职教师积极投入教学工作。如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聘请了多名酒店行业资深专家作为兼职教师,参与酒店管理专业核心课程的教学和学生实践指导,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五、结语
总而言之,高职酒店管理专业示范性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是适应酒店行业发展需求、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途径。通过构建深度融合的校企合作机制、打造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创新教学方法与手段以及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等一系列创新与实践,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满足酒店企业对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需求。虽然在实践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但通过政府、学校和企业三方的共同努力,采取有效的解决策略,现代学徒制必将在高职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为酒店行业的发展培养更多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邓卓鹏.高职酒店管理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分析[J].中国市场.2021,(7).
[2]陈祎.高职"现代学徒制"校企协同育人模式的实践与思考-以苏州健雄职业技术学院酒店管理专业为例[J].成才.2021,(21).7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