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体育教学过程中实施德育渗透
吴长奇
吉林省柳河县第一中学 135300
引言
在素质教育不断推进下,学生的全面发展越来越受重视。德育作为教育的灵魂所在,始终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各个方面。高中体育教学不仅承担着增强学生体质、提升学生运动技能的任务,还是德育工作开展的重要载体。学生在参与各种体育活动的时候,会同时面临心理与身体的双重挑战,这便为德育渗透提供了很大的助力。不过就实际情况来看,部分教师在体育教学中还存在一些不足,阻碍到体育教学作用的发挥。所以,积极探究高中体育教学过程中的德育渗透有着很重要的意义。
一、高中体育教学过程中实施德育渗透意义
(一)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高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身心快速发展的关键时期,面临着学业压力和成长方面的困惑。在体育教学中合理实施德育,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应对这些挑战。究其原因,一方面,学生在体育锻炼的时候能够释放压力,调节自身情绪,这样便能很好改善学生的心理健康情况。而合理融入德育,如借助体育活动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心态等,则能很好增强学生的心理韧性。如在长跑训练过程中,学生时常会想放弃,这时,教师便可以合理进行引导,鼓励学生克服困难,这样不仅能很好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还能帮助学生形成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另一方面,德育强调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借助体育教学,能够为学生传递科学的锻炼方法和健康的生活理念,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为学生今后的学习进步奠定扎实的基础。
(二)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在社会不断发展下,对人才的团队协作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中体育教学中有很多的项目,如篮球、足球等,这些都得学生之间相互配合才能获得好成绩。在具体参与过程中,学生能够很好的感受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而合理渗透德育,则能引导学生正确的处理个人和团队之间的关系,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如在篮球比赛中,学生得根据战术安排明确自身角色与职责,为了团队的胜利,还可能牺牲个人的表现机会等【1】。通过教师适时的德育引导,学生便能逐渐学会尊重与理解他人,同时还能学会在团队中更好的发挥自身优势,和队友之间相互支持与鼓励,进而有效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与意识,为其今后的职业发展与社会生活奠定扎实的基础。
(三)塑造学生的健全人格
高中体育教学中充满了挑战与竞争,学生在具体参与体育活动的时候,会经历胜利和挫折。而合理渗透德育,则能帮助学生正确的看待这些结果,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抗挫折能力与竞争意识,塑造健全的人格。当学生在比赛中获得胜利的时候,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保持谦虚谨慎的态度,认识到成功的获得是大家以其努力的结果,避免学生出现骄傲自满的情况。在学生遇到失败的时候,教师应该鼓励学生从失败中获得教训,分析其中的原因,帮助学生形成勇于面对挫折、永不言弃的精神。除此之外,体育教学中的规则意识教育也是德育教育中十分重要的一项内容。通过严格遵守体育比赛规则,能够帮助学生逐渐养成遵纪守法的良好习惯,树立正确的三观,学会在规则范围内追求目标。
二、高中体育教学过程中实施德育渗透措施
(一)优化课程设计,挖掘德育资源
在新课改不断深入下,高中体育教师应该深入分析与探究体育教材,基于教学内容挖掘其中存在的德育资源,然后借助合适的手段将其呈现出来,以便对学生形成潜移默化的薰陶【2】。在制定教学计划的时候,教师需要明确每节课的德育重点,使体育教学和德育目标相融合。如在开展体操教学的时候,除了教授学生体操动作技能以外,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注重动作的规范性与美感,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审美情趣与严谨认真的态度。又如在开展户外拓展训练的时候,教师可以结合学生实际设计一些需要团队合作才能完成的项目,如翻越障碍墙、穿越雷阵等,借助此,能够很好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的勇气与合作意识。除此之外,教师还应该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点与心理需求,基于此合理选择体育项目与教学内容,组织开展针对性的德育教育。这样,便能促使每一位学生都能从中有所收获,最终达成理想的教学目标。
(二)创新教学方法,强化德育效果
在传统教学模式下,往往侧重运动技能的教育,对于德育渗透比较忽视。为了有效强化德育效果,高中体育教师应该积极进行教学方法的创新,促进德育更好的融入到体育教学的各个方面。如合理引入情境教学法便十分合适,具体可以在足球战术教学中模拟世界杯决赛场景,让学生在紧张激烈的氛围中,更好的理解团队协作与战术执行的重要性,同时有效培养学生的抗压能力与集体荣誉感;与此同时,教师还可以合理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如在羽毛球双打训练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分组练习,要求他们相互配合、共同进步,在实践中学会沟通交流,进而有效增强他们的团队合作意识。通过多样化教学方法的运用,能够将德育自然融入体育教学的各个环节,更好的实现体育与德育的深度融合。
(三)发挥教师榜样作用,引导学生成长
教师是学生学习成长道路上的重要引路人,他们的言行举止对于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为此,在高中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的时候,要想达成理想的教学效果,教师应该充分发挥自身的榜样作用,引导学生朝着正确的方向不断前进。
在课堂上,教师需要严格遵守教学时间,提前到场准备器材、组织学生,借助此让学生认识到纪律与责任的重要性;在示范动作的时候,即便重复多次也应该始终保持标准、严谨,借助此帮助学生潜移默化的养成认真专注的学习习惯。对性格迥异的学生,教师需要一视同仁地鼓励内向学生参与集体活动,耐心指导基础薄弱的学生,这份公平与关爱能让学生感受到尊重,学会同理他人。在体育竞赛中,教师应该尊重裁判判罚、为对手出色的表现鼓掌,以实际行动诠释体育精神【3】。在这种环境下,学生也会在耳濡目染中树立正确的竞争观,从而在教师的示范引领下,朝着品德与能力兼备的方向不断成长。
(四)加强课堂管理,培养学生良好习惯
良好的课堂秩序是德育渗透和体育教学的重要基础。为此,高中体育教师应该认清这一点,加强课堂管理,制定明确的课堂规则与纪律要求,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自律意识。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严格眼球学生遵守课堂纪律,按时上下课。在体育活动中,教师应该要求学生遵守体育器材的使用规则,爱护体育设施。在集体活动中,要求学生听从指挥、服从安排。这样,便能因遭良好的体育教学环境,助力德育更好的渗透。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高中体育教学中合理渗透德育十分有必要,能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达成理想的教育目标。所以,高中体育教师应该认清这一点,积极探索合适的渗透路径,以便助力高中体育教学育人功能充分的发挥出来,为学生提供更为优质的教学服务,培养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孙媛媛.分析高中体育教学过程中实施德育渗透的途径[J].进展:科学视界,2021(10):225-226.
[2] 郭 淑 珍 . 分 析 高 中 体 育 教 学 过 程 中 实 施 德 育 渗 透 的 途 径 [J]. 高 考 ,2021(23):161-162.
[3]杨利斌.分析高中体育教学过程中实施德育渗透的途径[J].读与写(上,下旬), 2020,017(003):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