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浅谈语篇衔接理论视角下高中英语读后续写教学策略

作者

刘靖

湖南省益阳市第一中学

篇章衔接的关键是要使篇章具有意义上的连贯性,即通过明确或隐含的连接方式来达到篇章的连贯性。在高中英语阅读后的续写过程中,需要通过对文本内容的充分了解,利用各种连接手段来延续故事情节,塑造人物形象,使之与原作的文体相协调。在语篇衔接的理论框架下,通过外显和内隐的有机融合,培养学习者的衔接意识和能力,使其实现由模拟到创新的飞跃。

一、以衔接理论为基,强化语篇意识渗透

语篇衔接理论认为,篇章间的连贯是由回指、替代和连接等语法衔接以及再现等词汇之间的联系来实现的。在高中英语读后续写的教学中,老师要指导学生从总体上把握原文本的联系,而不是对单个单词或句子进行单独的研究。在外显的指导下,可以逐渐培养出一种“语篇的总体观点”,并在后续写作中积极地使用连贯的方法,保证文章的内容和原文的逻辑一致以及文体的统一[1]。

以牛津译林版高中英语必修二Unit1TheMassMedia 为例,原文围绕媒体对公众的影响展开,通过代词照应、逻辑连接词和词汇复现构建语篇连贯性。教师可引导学生标注关键衔接词,例如:“Socialmediahastransformedthewaywecommunicate.Itallowspeopletoshareideasinstantly,butitalsospreadsmisinformationrapidly.”此处“it”指代前文的“socialmedia”,形成指代照应;“but”体现转折逻辑,衔接前后句的对比关系。教师可进一步提问:“若续写中需讨论媒体的社会责任,应如何延续这种衔接方式?”学生需意识到需保持人称代词的一致性,并运用“therefore”“consequently”等连接词衔接续写内容,例如:“Therefore,mediaplatformsshouldstrengthencontentregulationtoensureaccuracy.”通过此类训练,学生学会从衔接视角分析语篇,在续写中主动模仿原文的衔接策略,避免内容脱节。

二、聚焦语法衔接,构建逻辑连贯框架

在阅读之后的写作过程中,语法连接主要是指代、替代、省略以及连接等。因此,在教学实践中,要加强对英语词汇衔接手段的理解和运用,培养学生对英语语法连接的意识[2]。

以牛津译林版高中英语必修三 Unit3TheArtofPainting 为例,原文描述画家创作过程时运用了丰富的语法衔接手段。例如:“Theartistchoseadarkpaletteforthebackground.Hethenusedbrightcolorstohighlightthesubject,makingitstandout.”此处“he”指代画家,形成人称照应;“then”体现时间顺序,衔接创作步骤;“makingitstandout”中的“it”指代前文的“subject”,构成指代照应。教师可设计衔接词填空练习,如:“Theartistsketchedtheoutlineroughly.___ ___,headdeddetailscarefullytoenhancetherealism.”学生需填入“Next”或“Afterthat”等衔接词,延续时间逻辑。在续写任务中,若原文提及“Thepaintingwascriticizedforitsabstractstyle”,学生续写时需运用转折连接词,例如:“However,somecriticsarguedthatitsuniquenesswaspreciselyitsvalue.”通过此类训练,学生学会在续写中运用语法衔接手段,使内容与原文逻辑紧密衔接。

三、深耕词汇衔接,丰富语义表达层次

词汇衔接通过复现与同现来加强语篇的连贯。老师可以指导学生对原文本中的关键字以及它们之间的同义联系进行整理,构建一个词汇网,并在后续写作中模拟运用,以防止单个词语的反复出现,提高词语的丰富和准确程度[3]。

以牛津译林版高中英语必修四 Unit4ScientistsWhoChangedtheWorld为例,原文描述科学家贡献时多次使用“discovery”“innovation”“breakthrough”等同义词,并通过“experiment”“research”“study”等上义词衔接研究过程。例如:“MarieCurie’sgroundbreakingresearchonradioactivityledtomajordiscoveriesinnuclearphysics.”教师可引导学生用思维导图梳理关键词,如以“science”为中心词,延伸出“discovery”“innovation”“experiment”等分支,并标注同义词或近义词。在续写任务中,若原文提及“Einstein’stheoryofrelativityrevolutionizedphysics”,学生续写时可运用词汇复现与同现,例如:“Hisinnovativeideasnotonlyexplainedcomplexphenomenabutalsoinspiredfuturegenerationsofscientiststopursuefurtherbreakthroughs.”通过此类训练,学生学会在续写中灵活运用词汇衔接手段,使内容既保持连贯性,又避免单调重复。

四、融合读写协同,促进互动生成能力

读后续写的本质是“读”与“写”的协同互动。教师可通过“读-析-仿-创”四步教学法,指导学生细读原文,分析衔接策略,仿写衔接句子,最后自主进行续写。

以牛津译林版高中英语必修二 Unit2BeSporty,BeHealthy 为例,原文围绕运动对健康的影响展开,运用了丰富的衔接手段。例如:“Regularexercisestrengthenstheimmunesystem.Italsoimprovesmentalwell-being,reducingstressandanxiety.”教师可设计“读-析-仿-创”任务:读:学生精读原文,标注衔接词(如“also”“reducing”);析:讨论衔接词的功能,例如“also”表示递进,“reducing”为现在分词作结果状语;仿:仿写衔接句式,例如:“Eatingabalanceddietprovidesessentialnutrients._ __,itboostsenergylevelsandenhancesoverallhealth.”学生需填入“Moreover”或“Inaddition”等衔接词;创:独立续写,要求保留原文 2~3 个核心衔接词。例如,若原文提及“Swimmingisalow-impactsport”,学生续写可延续衔接策略:“Therefore,itissuitableforpeopleofallages.Additionally,itbuildsenduranceandtonesmuscles.”通过阶梯式任务,学生学会在续写中主动运用衔接手段,实现与原文的协同互动。

结束语

语篇衔接理论为高中英语读后续写教学提供了科学框架,其核心价值在于引导学生从“孤立造句”转向“整体构篇”。通过系统训练,学生能够逐步掌握语法衔接与词汇衔接手段,提升续写内容的逻辑性与连贯性。然而,教学实践中仍需注意两点:一是避免过度强调衔接技巧而忽视内容创新,二是结合学生个体差异设计分层任务。未来,教师可进一步探索语篇衔接理论与其他教学理论的融合,如互动协同模型、多模态教学法等,以构建更完善的读后续写教学体系。唯有如此,方能真正实现语言能力与思维品质的协同发展,为学生终身学习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汪东印.语篇衔接理论视角下高中英语读后续写情节保持衔接性与连贯性的策略[J].英语教师,2024,24(20):171-173.

[2]杨海英.基于语篇衔接理论视角的高中英语读后续写训练实证分析[J].课堂内外(高中版),2024(21):85-87.

[3]王少华.语篇衔接理论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2020.DOI:10.12252/j.issn.2096-6261.2020.11.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