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航气象中的积冰现象对飞行性能的影响
李林峰
中国民航飞行学院遂宁分院 四川省遂宁市 629000
引言
在民航飞行中,气象条件是影响飞行安全与性能的关键因素之一。其中,积冰现象因其隐蔽性和突发性,对飞行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飞机在飞行过程中遭遇积冰,可能会导致一系列复杂的物理变化,进而影响飞机的飞行性能。从气动学角度来看,积冰改变了飞机的外形,破坏了原有的空气动力学平衡;从飞行操作层面而言,积冰增加了飞行的不确定性和风险。因此,深入研究民航气象中的积冰现象对飞行性能的影响,对于提高民航飞行的安全性、经济性和舒适性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积冰现象的形成与分类
(一)积冰的形成条件
积冰现象是民航气象中一种复杂的物理过程,其形成与多种气象条件密切相关。当飞机在特定的温度、湿度和液态水含量的云层中飞行时,机身表面与过冷水滴接触,水滴在机身表面迅速冻结,形成积冰。通常,积冰主要发生在温度低于 0∘C 的云层中,尤其是当温度在- ⋅2∘C 至- .10∘C 之间时,积冰的发生率显著增加。此外,云层中的液态水含量和水滴大小也是影响积冰形成的关键因素。高液态水含量和较大水滴直径的云层,更容易导致严重的积冰现象。例如,在层状云和积状云的混合云层中,由于液态水含量高且水滴直径较大,积冰现象尤为显著。
(二)积冰的类型及特点
积冰根据其形成条件和物理特性,可以分为明冰、毛冰、霜和冰柱四种类型。明冰通常在温度较高、液态水含量较高的云层中形成,其表面光滑透明,厚度较薄,但对飞机的气动性能影响较大。毛冰则多在温度较低、水滴直径较小的云层中形成,其表面粗糙不平,呈毛茸状,厚度较厚,对飞机的升力和阻力影响显著。霜主要在温度极低且相对湿度较高的条件下形成,通常在飞机地面停放或低速飞行时出现,其颗粒状结构会增加飞机表面的粗糙度,降低气动效率。冰柱则是在飞机飞行过程中,由于机身表面的特殊形状和气流条件,水滴冻结形成的冰柱状结构,多出现在飞机的机翼前缘、发动机进气口等部位,会对飞机的空气动力学性能和发动机性能产生严重影响。不同类型的积冰对飞行性能的影响各有特点,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分析和应对。
二、积冰对飞行性能的影响
(一)对飞机气动性能的影响
积冰对飞机气动性能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升力和阻力两个关键参数上。当飞机表面结冰时,原本光滑的外形被破坏,导致气流在机翼表面的流动特性发生显著变化。积冰会使机翼前缘变得粗糙,甚至改变机翼的几何形状,从而增加气流的分离现象,降低机翼的升力系数。研究表明,积冰可能导致机翼升力系数下降 20% 至 30% ,这在低速飞行阶段,如起飞和降落时,可能严重影响飞机的爬升能力和操控性。同时,积冰还会显著增加飞机的阻力。冰层的粗糙表面会增加气流的摩擦阻力,而冰层的形状变化会增加压差阻力。在飞行过程中,阻力的增加会导致燃油消耗增加,航程缩短,甚至可能影响飞机的飞行速度和经济性。根据实验数据,积冰可能使飞机的阻力增加 50% 以上,这在长时间飞行中会对燃油效率产生重大影响。
此外,积冰还可能改变飞机的俯仰力矩特性。由于冰层在机翼和尾翼上的分布不均匀,会导致飞机的重心和气动力分布发生变化,从而影响飞机的俯仰平衡。这要求飞行员在飞行过程中不断调整飞行姿态,增加了飞行操作的复杂性和风险。
(二)对飞机操纵性能的影响
积冰对飞机操纵性能的影响主要体现在飞机的操纵性和稳定性上。积冰会增加飞机的重量,改变飞机的重心位置,从而影响飞机的操纵性。在飞行中,飞行员需要更多的操纵输入来维持飞机的飞行姿态和轨迹。例如,机翼积冰可能导致飞机的横滚操纵性能下降,使飞机在转弯时的响应变慢,增加了飞行操作的难度。同时,积冰还会影响飞机的稳定性。由于冰层的分布不均匀,飞机的气动力分布会发生变化,这可能导致飞机的纵向和横向稳定性降低。在飞行过程中,飞机可能会出现非预期的俯仰或横滚运动,增加了飞行的不确定性和风险。特别是在恶劣气象条件下,飞行员需要更加谨慎地操作飞机,以避免因积冰导致的操纵性能下降而引发的飞行事故。
此外,积冰还可能对飞机的发动机性能产生影响。发动机进气口积冰可能导致进气道堵塞,减少发动机的进气量,从而降低发动机的推力。在极端情况下,发动机可能会出现喘振甚至停车,这将对飞行安全构成严重威胁。因此,飞行员在飞行过程中需要密切关注发动机的运行状态,及时采取措施防止发动机积冰。
三、积冰条件下的飞行应对措施
(一)飞行前的预防措施
在飞行前,飞行员和地面保障人员需采取一系列预防措施,以降低积冰对飞行安全的影响。首先,飞行员应充分了解所飞航线区域的天气情况,特别是冬季飞行时,需收集积冰预报资料,确定可能积冰条件,并制定预防措施和应急措施,如脱离结冰区的办法、返航、备降等。其次,检查飞机时,确保飞机表面上的冰、雪、霜已除尽,各操纵面缝隙里不能带有冰、雪。地面机务人员除冰时,不能将除冰液直接喷到发动机的进气道、探头孔等关键部位,以免造成设备损坏。此外,除冰结束后,要重新检查飞机表面及关键部位,确保无冰残留,并检查操纵系统灵活无卡阻现象。
(二)飞行中的应急处置
在飞行过程中,一旦遭遇积冰条件,飞行员需迅速采取应急处置措施。首先,根据当时温度和结冰条件,及时使用发动机防冰和机身防冰系统。当飞机脱离结冰区后,不要立即将防冰系统关闭,让其工作一段时间后再关闭,以防飞机带冰飞行。其次,若发动机结冰,应先打开一台发动机防冰,待工作稳定后,再打开另一台发动机防冰,切忌同时打开两台发动机防冰。在使用防冰系统后,若发动机功率仍在减小,飞行速度仍在降低,则应立即请求改变高度或航向,脱离结冰区。此外,在中度以上结冰区飞行时,机翼防冰系统最好断续使用,机翼和尾翼交替使用。在下降过程中,如使用防冰设备,应注意使发动机 EPR 不小于1.2,以保证向防冰系统供气。
结论
通过对民航气象中积冰现象的深入分析,可以明确积冰对飞行性能的多方面影响。积冰不仅改变了飞机的气动外形,降低了飞行效率,还增加了飞行操作的复杂性和风险。在实际飞行中,飞行员需要充分了解积冰的形成条件和危害,采取有效的预防和应对措施。同时,民航气象监测与预警系统的不断完善,也为积冰防范提供了有力支持。未来,随着航空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气象预报精度的提高,有望进一步降低积冰对飞行性能的不利影响,保障民航飞行的安全与顺畅。
参考文献:
[1]刘成学.飞机机翼积冰的数值模拟及其在民航中的应用[D].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2011.
[2]常磊.飞机积冰防御系统设计及其评判的初步研究[D].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2009.
[3]申红喜,李秀连,张荣德,梁爱民.民航太原机场“04.12.21”飞机积冰天气过程数值特征分析[A]中国气象学会2005 年年会论文集[C].中国气象学会,中国气象学会,200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