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靶向药物联合免疫治疗对淋巴瘤合并艾滋病的近期疗效观察

作者

余娟

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血液肿瘤中心

引言:

淋巴瘤合并艾滋病一直是临床治疗的一难题。艾滋病患者由于免疫系统严重缺陷极易发生各类肿瘤,其中以淋巴瘤最为常见。淋巴瘤是一种恶性肿瘤,在艾滋病患者中导致死亡率相对较高。传统方案主要以传统化疗为基础,但由于免疫系统遭到严重破坏,传统化疗往往疗效不尽如人意,毒副反应较大。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靶向和免疫方案对这种患者的意义越来越大。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入2024 年1 月-2025 年1 月我院收治的淋巴瘤合并艾滋病58 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实施随机分组的方式,对照组、观察组各29 例。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化疗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化疗的基础上,联合靶向药物(如伊马替尼)和免疫治疗药物(如PD-1 抑制剂)进行治疗[1]。

1.3 评价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肿瘤缩小率、免疫功能恢复及治疗安全性。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统计学工具SPSS26.0 软件数据库进行统计, 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 结果

观察组在肿瘤缩小率、免疫功能恢复及治疗安全性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5 。

见表1。

表 1:治疗效果比较

3 讨论

靶向治疗配合免疫治疗是治疗淋巴瘤和艾滋病的一种手段,这种治疗方式之所以在临床上有独特价值,是因为一方面,传统的治疗手段能够解决的问题,靶向药物配合免疫治疗可以补其不足;另一方面,对于艾滋病伴严重免疫抑制的患者可以提供生机。靶向药物之所以称为靶向治疗,是因为这类药物一般是靶向作用于肿瘤细胞,相比传统的化疗来说,在靶向药物的帮助下对肿瘤细胞精准打击,对肿瘤生长信号进行阻断,同时又能避开对正常细胞的危害。这对于淋巴瘤这种发展极为迅速、转移广泛的癌症来说至关重要。而免疫抑制的艾滋病患者,又通常存在抗肿瘤治疗效果不理想的状况,在使用靶向治疗方面有很大局限性。因此,靶向药物自身的局限性也就说明了如何更好地在免疫抑制患者的靶向治疗中发挥作用,就需要利用免疫治疗。在艾滋病患者的免疫功能受到抑制的同时,再通过免疫治疗配合对淋巴瘤的发展进行相应打击,使肿瘤细胞遭到靶向药物的打击、患者自身免疫功能的提升方面都有一定程度的提升。因为相对于艾滋病患者来说,通过免疫治疗对肿瘤细胞的破坏并不是直接的,可能更多的是维持自身免疫功能,进而减少淋巴瘤的感染几率,整体提高艾滋病患者的生存质量[2]。

靶向药 + 免疫治疗并非毫无瑕疵,如艾滋病患者因长期处于免疫缺陷状态,容易引发免疫治疗时产生过激免疫反应,在一定条件下引发不良反应加重,甚至发生免疫相关不良反应。而对于此类人群,如何“拿捏”好免疫激活与免疫抑制之间的关系仍是当前临床治疗棘手的问题。此外,靶向药产生耐药性的问题,是当前靶向药最需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尽管靶向药能够有效攻击肿瘤细胞,但是长时间用药会造成肿瘤细胞发生耐药性基因突变,影响治疗效果。

PD-L1 和免疫治疗联合发挥靶向药物治疗的精准化、个性化优势,淋巴瘤合并艾滋病患者的特征提示上述原则变得更为重要。艾滋病患者免疫系统功能缺陷,治疗方案必须兼顾抗肿瘤和免疫功能重建及处理不良反应的双重目标。PD-L1 与免疫治疗的联合使得治疗方面,抑制肿瘤发展、重建免疫功能等方面达到最好的平衡,免疫功能的重建可全面改善患者免疫系统功能,为淋巴瘤合并艾滋病患者提供多方面治疗。靶向药物与免疫治疗联合的应用还有相当大的困难。一方面,现有的临床经验虽然提供了某些支持,但单个临床经验的样本量并不大,治疗对象的异质性以及靶向药物和免疫治疗的治疗模式,使得经验的可迁移性并不太好。另一方面,靶向药物和免疫治疗结合可能带来更为复杂的药动学以及药物间相互作用的问题,该问题也需要进一步解决。要进一步优化治疗策略,需深入开展工作探讨出靶向药物与免疫治疗的最佳组合、时机以及个体化的治疗策略[3]。

观察组肿瘤缩小率、免疫功能恢复和治疗安全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这不仅证实了靶向药物联合免疫治疗的协同效应,还为艾滋病患者淋巴瘤的治疗提供了新途径。肿瘤治疗的同时更主要的是其免疫功能的恢复,而联合治疗恰恰在这一点上发挥着优势;虽目前研究结果显示联合治疗有效,但对于远期疗效和副作用,还需要进一步的临床研究来评价。总而言之,靶向药物联合免疫治疗为淋巴瘤合并艾滋病患者提供了一种新的治疗药物,可能改变淋巴瘤合并艾滋病患者的治疗现状,提升患者生存质量。

参考文献:

[1]武莉丽,史俐,李炜静,刘玮,封云,殷少宁,何翠颖,刘丽宏.西达本胺联合 DICE 方案治疗复发/难治弥漫大 B 细胞淋巴瘤的疗效和生存分析[J].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2025,33(02):373-378.

[2]李梅,杨红红,刘倩,刘敏.艾滋病合并淋巴瘤患者抗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治疗后短期内出现病毒耐药 1 例[J].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2023,23(02):229-232.

[3]马合木热·艾则孜,哈力木拉提·阿布都沙拉木.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对艾滋病合并淋巴瘤患者远期预后的影响[J].热带医学杂志,2022,22(08):1074-10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