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演唱中的呼吸运用

作者

臧成浩

邯郸市艺术团

我们在体育运动、演唱表演等活动时,气息是很重要的,熟练掌握好呼吸的训练方法,才能完美做好各类身体活动。随着音乐院校和国内外交流、网络等丰富多彩,培养了很多音乐歌唱类人才,各种唱法也流派很多。很多演唱爱好者也在提高自己的演唱能力,期望达到很好的效果,因此掌握呼吸要领,也是演唱者的共识。

我以歌曲演唱中的呼吸训练,浅谈一下实际运用的一些心得体会。有一些歌曲无论节奏快慢,对气息要求很高,有的歌曲节奏快还持续在高音区域,有的歌曲慢而费功,适当调整呼吸运用,能达到事半功倍的好状态,坚持练习气息是必要的。

美声歌曲练习需要掌握腹腔式呼吸为主,在带字发音练习呼吸时,逐步要掌握好吐字发音与气息自然运用。快节奏吐字呼吸,要能听清楚字音,国语美声歌曲不可过于咬字很紧,但要掌握好这个度,注意以能听清楚吐字为好。慢节奏抒情美声歌曲练习时,练习快吸慢呼,主要讲究以气带声,不失柔美,高音部分一般掌握快吐字呼吸练习可以解决。演唱歌曲时保持气息松弛,吐字清晰,舌齿配合适度,美声歌曲应注意避免舌头太靠后,也听不清楚唱词。可以参考《最美不过夕阳红》这类歌曲原唱,接近美通的感觉,也要根据个人实际条件熟练掌握为好。

现在有很多曾练习民歌者改练唱戏曲,我个人看到很多变通能力强的歌者,经过努力比较成功;也有原来练唱戏曲的朋友改练习民歌,咬字上有掌握不好的,其实两种演唱形式都用胸腔式呼吸为多。民歌也有很多歌曲需要腹腔呼吸,帮助完成类似慢节奏或高音区域演唱。胸腔呼吸以反映快,适合次高音以内大多唱段,比较容易掌握,我们观察现场演唱者也可以了解。民歌练习中可以将腹腔式呼吸为辅助,胸腔式呼吸为主,吐字要清晰,松弛度也要掌握,避免咬字过紧,共鸣也是必要的。

民歌原生态的演唱,现在比较注意共鸣,因此气息要好,长调类南北处理上咬字不同,以蒙古民歌为北方代表的演唱中,咬字较为松弛些;快节奏歌曲还是希望借助腹腔式呼吸,吐字声音有弹性,舒缓且很优美。

通俗歌曲演唱现在叫流行唱法,胸腔式呼吸为主,高音部分也要借助腹腔式呼吸,传说的“铁肺”借助一些腹腔呼吸,会在演唱中自如一些。不能一味考虑衔接高音,现在很多演唱者也借鉴了腹腔呼吸的练习,这样演唱高音时共鸣也舒服好听,因此腹腔呼吸和胸腔呼吸及时转换,这是需要熟练掌握的。

不同形式的演唱中,吐字的舌头位置如同汉语拼音中读 zhi、chi、shi、ri 的位置,(我此前的论文中提到过)舌头要松弛有度,与牙齿的配合,吐字清晰即可,做到刚刚好需要长期练习,总结经验。

单练呼吸往往感觉枯燥,可以配上音乐,在不同的旋律中体会自己的训练过程,相信经过一段时间的坚持训练,自己就能感觉到增进的演唱效果。练习演唱本身是很消耗体力的,自身加强相应的体育锻炼,练好自己的精气神,在现场演唱中才能发挥好的水平。希望这篇关于呼吸练习的分析能够给练习演唱者带来一定帮助。

2025 年 2 月 16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