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中职体育教学中强化学生体质健康的策略

作者

谢文生

辽宁省朝阳市朝阳县中等职业技术专业学校

一、引言

中职体育教学工作的开展对学生体质健康方面能够带来积极作用。体育运动的落实提高了学生的身体素质,强化了学生自身的抵抗力,为学生的长期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因此,教师应把握好中职体育教育对于学生体质健康发展的重要意义,并在实践中找到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策略,为学生以后的发展提供支持。

二、中职体育教学中强化学生体质健康的意义

中职院校的学生正处于身体发育的关键期,在体育学科的锻炼下,学生的肌肉、骨骼、心、脑、血管等系统可以朝健康发展。比如,体育学科中的跑步练习可以增强学生的心肺功能;足球、篮球等运动能提高学生的身体耐力;武术、体操等运动能提高学生的协调性、力量、柔韧性等。与此同时,青少年的近视率、肥胖率逐年上升,体育学科通过引导学生参与到体育运动中,降低了相关疾病的发生概率。当学生的免疫力提高时,学生的常见病发生概率也会随之下降。此外,体育锻炼能够促进学生品格发展。在体育活动中,团队合作可以让学生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还能够学会协作沟通,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团队精神的形成,可以为学生参与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值得注意的是,体育活动能够使学生形成自律的生活,让学生更坚强、更自信,形成健康的心理。在繁重的学习压力、生活压力下,体育锻炼可以调节学生的情绪,让学生释放压力,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因此,中职体育教师应重视体育教学的开展,并挖掘一系列与学生体质健康相关的体育活动,在丰富体育课堂的同时,保证学生健康成长。

三、中职体育教学中强化学生体质健康的策略

(一)优化体育课程设置

1. 合理规划课程内容:根据中职学生的特点和需求,设计丰富多样的体育课程内容。除了传统的田径、篮球、足球等项目,增加一些具有趣味性和实用性的课程,如瑜伽、健身操、武术等。例如,瑜伽课程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柔韧性、平衡力和专注力,适合不同身体条件的学生参与;武术课程既能增强学生体质,又能传承传统文化。

2. 分层教学与个性化课程:考虑到学生体质和运动能力的差异,实施分层教学。将学生按照体能和运动技能水平分为不同层次,为每个层次的学生制定相应的教学目标和内容。对于身体素质较差的学生,着重基础体能训练,如基本的耐力、力量训练;对于身体素质较好且有一定运动天赋的学生,可以提供更具挑战性的训练内容,如专项运动技能提升。同时,为有特殊需求的学生,如身体有伤病或特殊体育爱好的学生,开设个性化课程,满足他们的独特需求。

(二)创新体育教学方法

1. 情境教学法: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在特定情境中进行体育学习和锻炼。例如,在田径教学中,设置“森林冒险”情境,将操场模拟成森林,学生在跑步过程中需要跨越各种“障碍”(如小跨栏、跳绳等),增加跑步的趣味性和挑战性,提高学生参与度。

2. 游戏教学法:将体育教学与游戏相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篮球教学中,组织“篮球接力投篮游戏”,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学生依次进行运球、传球和投篮,以完成任务的速度和准确性来决定胜负。通过游戏,学生不仅能提高篮球技能,还能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和竞争意识。

3. 信息化教学手段:借助现代信息技术,丰富体育教学方式。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体育赛事视频、动作示范视频等,让学生更直观地学习体育技能;运用运动监测软件,实时记录学生的运动数据,如心率、运动距离、消耗卡路里等,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运动情况,同时也为教师调整教学内容和强度提供依据。

(三)开展多样化体育活动

1. 体育社团与俱乐部:成立各类体育社团和俱乐部,如羽毛球社团、乒乓球俱乐部、轮滑社等,满足学生不同的体育兴趣爱好。社团和俱乐部定期组织训练和活动,邀请专业教练或体育特长生进行指导,为学生提供更专业的训练环境和交流平台。通过参与社团活动,学生能够培养体育特长,提高运动技能,同时增强体质。

2. 校内体育竞赛:举办丰富多彩的校内体育竞赛,如校运会、篮球赛、足球赛、拔河比赛等。竞赛不仅能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团队荣誉感,还能营造良好的校园体育氛围。例如,校运会可以设置多个比赛项目,包括田径、球类、体操等,鼓励全体学生积极参与,让学生在竞赛中锻炼自己,提升体质健康水平。

3. 课外体育活动:鼓励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制定相应的激励措施。如设置课外体育锻炼学分,学生通过参加晨跑、夜跑、课外体育俱乐部活动等获得相应学分。学校还可以开放体育场地和器材,为学生课外锻炼提供便利条件。

(四)完善体质健康评价体系

1. 多元化评价指标:建立多元化的体质健康评价指标体系,不仅关注学生的体育技能和身体素质测试成绩,还应包括体育学习态度、参与体育活动的频率、进步幅度等方面。例如,对于在体育学习过程中态度积极、努力克服困难的学生,即使体育成绩不是特别突出,也应给予肯定和鼓励;对于通过自身努力在体质健康方面取得明显进步的学生,进行重点表扬。

2. 动态评价:对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进行动态跟踪评价。定期对学生进行体质健康测试,记录学生在不同阶段的测试数据,分析学生体质健康的发展趋势。根据动态评价结果,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为每个学生制定个性化的体质健康提升计划。

3. 评价结果反馈与应用:及时向学生和家长反馈体质健康评价结果,让学生了解自己的体质健康状况,明确努力方向;让家长了解孩子的身体情况,督促孩子积极参与体育锻炼。同时,将体质健康评价结果与学生的评优评先、毕业考核等挂钩,提高学生和家长对体质健康的重视程度。

四、结论

强化中职学生体质健康是中职体育教学的重要使命,关乎学生的未来发展和个人幸福。通过优化体育课程设置、创新教学方法、开展多样化体育活动、完善体质健康评价体系以及加强家校社合作等一系列策略的实施,能够激发学生对体育锻炼的兴趣和积极性,切实提升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中职学校、家庭和社会应共同努力,形成合力,为中职学生创造良好的体育锻炼环境,帮助他们养成终身锻炼的习惯,以健康的体魄迎接未来的挑战。

参考文献:

[1] 郑 跃 坤 . 中 职 体 育 学 校 如 何 加 强 学 生 体 质 健 康 [J]. 文 体 用 品 与 科技,2024,(20):85-87.

[2]韦成向.基于体育强国背景下中职生体质健康现状与提升对策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24,14(21):165-168+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