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读后续写中学生思想品质的培养策略

作者

庞玉菊

长春市一三七中学 130000

引言

读后续写要求学生在理解原文的基础上进行创造性续写,既需语言表达连贯,更需体现积极的价值取向与思想深度。思想品质作为学生综合素质的核心,涵盖道德观念、价值判断、人文情怀等,在续写过程中通过情节构思、人物塑造自然流露。当前读后续写教学过度关注情节合理性与语言准确性,忽视思想品质的渗透培育,导致续写内容空洞、价值导向模糊。因此,探索读后续写中思想品质的培养策略,对提升写作教学的育人实效具有重要意义。

一、读后续写中培养思想品质的必要性与内涵

(一)培养思想品质的必要性

读后续写的开放性为思想品质培养提供天然空间,学生在构思情节、塑造人物时,需进行价值判断与情感表达,这一过程直接反映其思想境界。通过续写培养思想品质,能实现语言学习与价值引领的有机结合,避免德育与教学脱节;同时,思想品质的提升能丰富续写内容的内涵,使文章更具感染力与深度,提升写作质量,形成“以写育德、以德育写”的良性循环。

(二)续写中思想品质的核心内涵

读后续写中的思想品质体现为三个层面:道德层面包括诚信友善、责任担当等基本美德;价值层面涵盖集体主义、奉献精神等正向取向;人文层面涉及共情能力、生命关怀等人文素养。这些内涵通过续写中的情节选择、人物行为、情感表达展现,要求学生在续写时不仅关注“写什么”,更思考“传递什么”,实现思想与表达的协同发展。

二、读后续写中思想品质培养的现存问题

(一)教学目标失衡,重技轻德

部分教师将读后续写教学目标单一化为语言知识与写作技巧的传授,过度强调情节连贯、语法正确,对续写内容的思想性缺乏要求与引导。教学中鲜少分析原文蕴含的价值理念,也未指导学生如何通过续写传递积极思想,导致学生续写内容流于表面,难以体现思想深度与价值内涵。

(二)素材运用不足,价值导向模糊

选用的续写材料缺乏思想性与育人价值,或对现有素材的思想内涵挖掘不够,未能为学生提供价值引领的范例。学生在续写时因缺乏明确的价值参照,情节构思易出现消极化、功利化倾向,如过度追求戏剧冲突而忽视道德准则,导致续写内容的思想导向偏离育人目标。

(三)思维引导薄弱,品质培育缺位

教学中缺乏对学生思维过程的有效引导,未指导学生如何在续写中进行价值判断与情感体验。学生在构思时多依赖套路化情节,缺乏对人物行为动机的道德思考,也未能通过续写展现人文关怀,导致思想品质培育停留在口号层面,未能融入写作实践。

四、评价体系片面,忽视思想维度

评价标准侧重语言准确性、情节连贯性等外在指标,对思想内涵、价值取向的评价缺失或模糊。教师批改时多关注语法错误与结构问题,很少对续写内容的思想深度、情感真实性进行反馈,无法引导学生关注思想品质的表达,削弱了评价对思想培育的导向作用。

三、读后续写中思想品质的培养策略

(一)挖掘素材内涵,奠定育人基础

精选蕴含积极思想的续写材料,优先选择体现诚信、友善、坚持、奉献等品质的原文,为学生提供价值参照。深入分析素材中的思想元素,引导学生理解原文的情感基调与价值导向,如从互助主题的原文中提炼团结精神,从克服困难的情节中感悟坚韧品质。将素材解读与思想内涵分析结合,使学生明确续写需延续的价值主线,为思想表达奠定基础。

(二)创设价值情境,引导情感体验

设计具有道德冲突与价值选择的续写情境,让学生在情节构思中经历思想博弈。如设置“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选择”“犯错后的担当与逃避”等情境,引导学生思考正确的价值取向;通过续写人物的情感变化,如从冷漠到关怀、从自私到奉献,培育共情能力与人文情怀。情境创设贴近学生生活实际,使思想品质培育更具代入感与感染力。

(三)强化思维引导,深化思想表达

指导学生运用辩证思维构思情节,避免非黑即白的简单化表达,如在冲突解决中体现包容理解,在挫折描写中展现成长蜕变。通过追问引导学生深化思想,如“人物为何这样选择”“这一行为体现什么品质”,促使学生将思想品质融入人物动机与行为逻辑。鼓励在续写中融入个人感悟,使思想表达真实自然,避免空洞说教,增强思想的说服力。

(四)优化评价体系,突出价值导向

构建“语言 + 思想”的双维度评价体系,将思想品质纳入评价指标,明确对道德取向、情感真实性、价值积极度的要求。评价时既关注语言表达,也重视情节是否传递正向思想,人物是否体现良好品质;采用激励性评语肯定思想亮点,如“责任担当的体现让情节更有温度”,对价值偏离的内容及时引导修正。通过评价引导学生关注思想表达,形成“写得好更要写得有意义”的写作意识。

四、思想品质培养与写作能力提升的协同路径

(一)以思想立意统领写作构思

引导学生先确立续写的思想主题,再围绕主题设计情节与塑造人物,使语言表达服务于思想传递。如以“友善互助”为思想核心,构思人物间的帮助行为与情感互动,让情节发展与思想表达紧密结合,避免为情节而情节的盲目构思,提升写作的目的性与深刻性。

(二)用语言技巧承载思想内涵

教学中结合思想表达讲解写作技巧,如通过人物对话展现性格品质,通过环境描写烘托情感氛围,使语言形式与思想内容相得益彰。指导学生运用细节描写传递思想,如用动作细节体现担当精神,用心理描写展现内心成长,让思想品质通过具体表达落地,避免抽象化、概念化的表述。

(三)借写作反思促进思想升华

要求学生在续写完成后进行自我反思,分析续写内容是否体现积极思想,情节与思想是否一致,通过反思强化思想表达的自觉性。组织互评活动,让学生交流续写中的思想感悟,在互评中借鉴他人的价值表达,拓宽思想视野,实现写作能力与思想品质的共同提升。

结论

读后续写教学应兼顾语言能力与思想品质的协同发展,思想品质的培育能为续写注入灵魂,提升写作的思想深度与情感温度。当前教学中存在的重技轻德、评价片面等问题,制约了育人价值的实现。通过挖掘素材内涵、创设价值情境、强化思维引导、优化评价体系等策略,可有效将思想品质培养融入续写教学。这一过程需注重思想立意与写作技巧的结合,通过协同路径实现育分与育人的统一。未来读后续写教学应进一步强化思想品质的核心地位,使写作成为学生表达真情实感、塑造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径,助力全面发展人才的培养。

参考文献:

[1]朱华.革命传统精神对学生思想品质的影响与培养[J].产业与科技论坛,2025,24(03):109-111.

[2]郝宁.分析家庭教育对中学生思想教育的影响[J].家庭生活指南,2018,(08):182.

[3]周雪芬.对当前中学生德育教育中若干问题的思考与探索[J].新课程(中旬),2012,(08):9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