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如何围绕做好职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作者

魏俊茹

河南能源集团重型装备有限公司  47500 47500

引言

国企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其发展水平直接关系国家综合实力。在当前经济转型升级和产业变革的背景下,国企面临着激烈的市场竞争和技术创新的双重压力。职工是发展的根本力量,其思想政治素质直接影响的凝聚力和创新力。因此,围绕国企特点做好职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于推动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分析当前国企职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挑战,探讨创新工作方法的路径,以期为相关实践提供参考。

1 国企职工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

1.1 助力贯彻国家战略

国企承担着推动制造强国建设等国家战略任务。通过思想政治教育,能引导职工深刻理解国家战略,增强使命感,促使更好地响应国家政策,将发展与国家战略紧密结合,如在高端装备自主研发、智能制造升级等方面积极作为。

1.2 提升凝聚力和竞争力

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可使职工形成共同的价值观念和目标追求,增强对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在国企面临技术难题、市场竞争等挑战时,能凝聚职工力量,激发创新活力,提升整体竞争力,助力在全球制造业竞争中脱颖而出。

1.3 促进职工个人发展

思想政治教育有助于职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升职业素养和道德水平。能帮助职工更好地应对工作压力,培养敬业精神和工匠精神,促进职工在中实现个人价值,与共同成长。

2 国企职工思想政治教育现状及问题

2.1 教育场景与生产现场的脱节

传统思政教育多局限于会议室、教室等封闭空间,与的车间文化、工艺流程割裂。教育内容侧重理论灌输,缺乏对焊接工艺、精密加工等具体岗位的价值阐释;教育时间安排与生产排班冲突,在订单高峰期常被挤占;教育评价与技能考核脱节,未能纳入职工职业发展体系。​

2.2 技术变革引发的思想震荡

智能制造转型带来的岗位重构,使职工思想产生多重困惑。一方面,工业机器人替代传统工位引发技能贬值焦虑,某重型机械调研显示,45 岁以上技术工人中 67% 担心被智能化设备取代;另一方面,数字孪生、虚拟仿真等新技术应用,使部分职工产生技术敬畏感,鄂城钢铁在推进 " 操检维调 " 一体化时,曾出现职工故意放慢智能设备调试进度的抵触行为。

2.3 代际差异导致的教育失效

国企职工队伍呈现明显的代际分化:50 后、60 后职工重视主人翁身份认同,70 后、80 后关注技能稳定性,90 后、00 后则追求技术成就感 + 工作自由度的平衡。不同年龄段职工对思政教育的需求差异显著:老职工偏好劳模面对面,青年职工则青睐 "VR 红色教育基地 " 等数字化形式,这种差异在传统一刀切教育模式下被严重忽视。

2.4 评价机制的形式化倾向

多数缺乏科学的思政教育评估体系,存在重过程记录、轻效果转化的现象。国务院国资委 2023 年数据显示,仅 19% 的国企将思政表现纳入技能等级认定指标,导致职工参与度低下。

3 思政教育的创新路径

3.1 创新教育形式和内容是提升工作实效的关键

要打破传统的单向灌输模式,采用互动式、体验式的教育方法。可以利用新媒体技术,开发微党课、在线学习平台等数字化教育产品;组织情景模拟、角色扮演等参与式活动;开展主题辩论、思想沙龙等互动交流。在教育内容上,要紧密结合实际和职工需求,将政治理论教育与职业技能培训、心理健康辅导等相结合,增强教育的实用性和吸引力。特别是要针对不同职工群体特点,设计差异化的教育方案,提高教育的针对性。

3.2 重视职工队伍人工智能素养培养

所谓的人工智能素养除了要求职工需要对相关技术进行了解和掌握外,还应具备较强的整合和分析信息的能力。现阶段,职工自身的思想和价值观念逐渐呈现多元化特点。在此过程中,应提高组织职工对相关理论知识进行学习的重视,确保职工的政治理论水平和政策精准掌握能力得到全面强化。促使其始终保持清醒的意识和头脑,始终坚定自身的信念和立场。不仅如此,还应定期组织职工开展人工智能技术相关的培训学习活动。通过有效的培训,可使职工的数字素养和数字技术应用能力得到全面提升。具体开展培训活动时,可利用科普教育的手段帮助职工进一步全面了解和认识人工智能的发展历程和未来的应用前景。同时,将其组织起来以实践操作培训的形式,强化其应用人工智能技术的能力。除此之外,积极借助线上学习平台为职工提供线上学习资源。使其不受时间和地点限制,随时随地对所需知识进行了解和掌握。既有利于拓展职工的知识视野,又能够帮助职工实现对人工智能时代意识形态工作特点的精准了解和掌握。另外,还可对人工智能技术的优势加以利用。通过对职工思想政治工作开展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制定更具个性化和针对性的学习方案。从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精准性,使职工的思想政治需要得到全面满足,最终达到质量和水平全面提升的目的。

3.3 融入文化,增强教育感染力

传承精神:国企在发展历程中往往形成了独特的精神,如东方电气集团的“东汽精神”。要加强对精神的挖掘和传承,通过举办主题宣传教育活动、打造教育基地等方式,让职工深刻领会精神内涵,激发职工的历史共鸣和情感共鸣,增强文化自信。讲好故事:讲好形势任务、品牌故事和模范事迹。如东方电气集团编制形势任务读本,解读发展目标和举措;打造“红色东方”等品牌,展示科技自立自强形象;评选劳动模范等先进典型,宣传其事迹,引导职工胸怀“两个大局”,践行使命担当。

3.4 创新教育方式,提升教育效果

运用新媒体平台:利用微信公众号、内部 APP 等新媒体工具,推送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如党史故事、理论知识解读等,开展线上答题、互动交流等活动,打破时间和空间限制,方便职工随时随地学习。开展体验式教育:组织职工参观红色教育基地、展览馆等,开展主题党日、志愿服务等活动,让职工在实践中接受教育,增强教育的直观性和感染力。还可通过举办技能竞赛、文艺汇演等活动,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其中,激发职工参与热情。

结语

综上所述,做好国企职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对于落实国家战略、提升竞争力和促进职工个人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国企应充分认识到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针对当前存在的问题,从强化理论武装、融入文化、关注职工需求、创新教育方式和加强队伍建设等方面入手,不断优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为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推动国企在新时代实现新的跨越。

参考文献

[1] 李思琦 . 新形势下国有思想政治工作质量的提升路径研究 [J]. 新丝路 ,2025(5):0204-0206.

[2] 吴曦霞 , 陈紫茜 , 李丹 . 人工智能时代提升职工思想政治工作质量和水平的途径探索 [J]. 理论学习与探索 ,2025(1):65-67.

[3] 李燕 . 数字化转型时代国有年轻职工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分析 [J]. 时代人物 ,2025(8):0168-0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