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工程施工安全事故成因及管理控制对策分析
朱斌
常德市畅安交通工程有限公司 湖南省常德市 415000
伴随着我国公路工程建设需求的不断增多,我国的公路运输行业迅猛发展。公路工程施工不仅承载着区域经济的发展,也加快了区域间的文化交流,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工作出行提供了便利。伴随着需求的增多,人们对于公路工程施工的要求也在不断提升,高质量、高标准的要求才能真正为公路工程的可持续发展保驾护航。但是,在实际建设过程中,依然存在诸多因素影响了公路工程的施工安全,安全事故的发展带来了很多负面影响,因此,作为施工单位,必须要不断强化公路工程安全管理能力,基于原因分析梳理相关对策和策略。
1. 公路工程施工安全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
公路工程施工具有非常明显的特点,首先是复杂性特点。因为是露天施工,公路工程施工安全不仅与地质环境、气候特点有关,也与公路工程施工人员采用的工艺技术以及施工工序有一定的关系。这些因素加大了公路工程施工的复杂性,也加大了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其次是严重性特点。一般而言,公路工程施工往往是大规模的施工,设计的范围广,而且使用的机械设备多、参与的人员多,涉及的专业多,这些都会加大安全隐患,比如触电或者塌方等都是威胁人身安全的重要因素。第三是可变性特点。在公路工程具体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会根据施工设计图和方案进行临时的微调并展开作业,一旦调整不合理就会引发安全事故。引发公路工程施工安全事故的主要原因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1 相关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薄弱
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工作人员往往跟随项目迁移,所以人员流动性非常大,甚至在具体区域施工过程中,会有一部分兼职的临时工参与到公路工程施工过程中,这就导致人员的素质无法高度统一。特别是在很多公路工程项目中,聘用了大量的农民工,没有接受统一的安全培训和岗前培训,对于施工流程和安全操作规范不熟悉,缺乏安全意识,这也给工程埋下了巨大的安全隐患。此外,还有一部分单位更多的考虑成本问题,不愿意在安全意识培训以及安全技术更新方面做投入,导致相关的培训课程没有按要求开展,而且即便开展了相关的培训,因为自上而下对于安全问题没有足够的重视,安全意识缺乏,这也导致安全培训流于形式,反而耗时耗力没有达到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提升的效果。安全意识问题是导致安全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而在国内大多数公路工程施工安全事故中,安全意识问题也是占比非常高的。
1.2 复杂多变的环境因素
基于我国的国土面积和自然条件,我国的公路建设必然会遇到环境多变的问题。地理环境复杂就意味着公路工程施工简爱酸奶和需要经历多种多样的地形路段,克服不同区域之间的自然环境的差异,但复杂的环境往往也就意味着安全事故产生的概率大。复杂的地质条件实际上是事故发生的非常重要的原因,一旦遇到特殊情况或者岩层条件不佳的情况,施工的难度会加大,而风险也会加大。此外,地质灾害也可能时有发生,特别是大型机械设备或者重型机械设备应用过程中,可能会诱发地质灾害,这属于人为因素导致的地质灾害,也可能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此外,如果公路工程施工地点处于山区,那么因为此地区的气候多变,比如出现极端降雨天气、冰冻积雪天气,也会到来一定的安全隐患。
1.3 缺乏系统的安全管理制度
制度建设是保障安全的基础,管理制度不科学、不明确就会导致各个部门之间的管理职责模糊不清,甚至出现交叉管理和多头管理的情况,但这种情况下一旦出现事故就会出现各个部门推诿扯皮的现象。尽管有些单位在具体的施工项目中成立了安全管理小组,但是其作用十分有限,这主要是体系性的管理机制不健全,导致很多实际的安全业务不能落实。而机制不完善最核心的部分就是安全防范措施以及制度规范不完善,这就意味着相关单位不能建立良好的安全事故防范机制和应急机制,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安全管理工作和监督工作的有效开展。甚至有些单位已经建立了相关的制度和规范,但是在实际应用中,流于形式没有真正的促使制度的价值发挥出来。此外,施工单位的成本管理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考虑到成本问题和人力资源管理问题,施工单位没有安全专门的人员对安全管理负责,这就意味着很多细节可能不在监管范围内。当然,管理层的领导制定的制度是否符合施工现场的实际也是一个重要方面,这些问题的存在都是诱发公路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的重要方面。
2. 公路工程施工安全事故管理的对策
基于上述出现的公路工程施工安全事故的原因分析,公路工程施工安全事故管理的具体对策如下:
2.1 全面提升工作人员的安全素养
首先,要提升各级人员的安全意识,通过业务培训以及安全教育来促使所有项目相关人员具备较强的安全意识。一般情况下,在对施工主体记性培训时要注意转变施工主体的思想认知,强调责任意识和规则意识,在具体施工过程中必须要按照行业标准、规范要求执行相关工作,杜绝经验主义和违规操作。此外,施工单位要结合不同的岗位、不同水平的人员开展有针对性的培训,特别是对于某些特定群体和隐患高发流程节点,必须要有针对性的开展培训、说明,检验负责业务的具体人员的业务能力和安全意识,当然,要充分考虑实际情况,内容要由简到难,要理论与实践结合,要有案例警示,这样才能真正促使安全教育落实到实处,此外,还要配合以惩罚机制保障安全教育落实到位。
其次要做好应急演练,在实际的现场施工中,安全事故的应急以及三防应急预案都需要提前设计,要明确具体的预案的相关内容和目的,检验其可操作性以及实用性,借助于应急演练锻炼现场人员的安全意识和能力,同时也提升全员的重视程度,演练结束后要及时进行反思总结,持续改善,大大降低事故发生后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的概率。最后,还要坚持将三会制度落实到位,不仅关注施工的质量,还要关注安全问题,这样才能更好的做到有效的施工安排。此外还要落实好作业不过头、配合不缺席工部延误输不混乱和安全不出事等相关要求。
2.2 强化施工作业环境的管理
尽管施工的地理地质条件和气候条件无法改变,但是在具体施工做作业中,做好环境管理也能够很好的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概率,首先是做好施工前的调查,对地质条件全面盘点,勘察施工区域地质岩层概况,识别潜在风险。同时,应聘请专业地质人才对施工路段进行测绘研究,并在选定位置后,邀请其参与施工方案设计与建设过程,以最大限度降低地质及水文环境的不利影响,确保公路工程设计建设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其次是做好环境保护工作,公路工程施工中产生的噪音以及粉尘要进行预防工作的开展,比如粉尘检测,及时避免爆炸事故发生。最后,要结合气候条件设计施工安排,选择有利的条件来施工,避免一切不安全要素。当然,现场 6S 管理也很重要,6S 对于避免火灾等安全事故的发生也是有利的。
2.3 完善安全管理制度
持续完善安全管理制度是非常关键的,要结合实践对于现有制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盘点,提出有小的解决策略,避免安全制度不符合实际难以落实等。施工单位还要构建科学的评价模式,结合信息技术来实现动态的评价和调整安全事故方案制度,促使其能够有效指导公路工程安全管理。当然,应急管理制度、危险源观测制度以及风险应对与应急制度等都需要有明确的内容,并且结合行业标准和国家要求有效开展。
结语
总而言之,在公路工程建设中,安全事故的发生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甚至会影响生态效益,本文对于公路工程施工安全事故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解决策略,期望能够促使我国的公路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的有效性持续加强,为社会经济的发展持续提供助力。
参考文献
[1] 曾坤 . 公路工程项目施工安全风险管理研究——以肯 尼 亚 某 项 目 为例 [J]. 工 程 技 术 研究 ,2022,7(18):138-140.
[2] 韦萍 . 高速公路交通安全设施工程造价审查探析 [J]. 工程与建设 ,2022,36(2):583-5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