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建筑工程变更管理对造价控制的影响与应对策略

作者

王建绩

洪湖市市政建设有限公司 湖北省洪湖市 433200

   

前言:建筑工程项目往往有着施工周期长、施工量大、资源投入多等特点,在施工中各类因素可能会对项目造成影响,导致项目被迫变更,而这可能会导致成本出现波动,给造价控制工作带来一定困难。造价控制工作质量与施工单位经济效益有着密切关联, 旦成本控制出现问题,经济效益就会锐减,甚至出现超支情况,而建筑工程变更是引发成本提升的重要因素之 ,为尽可能规避建筑工程变更影响施工单位经济效益,就需要工作人员对该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并找到应对策略,这才能确保施工单位能够在保证项目质量的情况下,获取较多的经济效益,为企业发展提供有效助力。

1、建筑工程变更管理概述

建筑工程变更管理指的是项目建设过程中,由于一些不可控因素或是设计、合同、施工内容变更所必须开展的管理工作。部分项目施工周期较长,在施工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各类外部、内部问题,如,法律法规变化、政策变动、技术革新、材料供应等,一旦出现严重问题,就可能需要对项目进行变更,以满足业主单位需求。以表 1 和表 2 项目为例,在初期设计时,项目方对不同建筑有着不同的设计需求,在发生设计变更后,其材料用量、施工方式出现差异,这带来了一定的成本变化[1]。

项目变更管理旨在保证项目稳定开展,在开展变更工作时,管理人员需对变更情况、修改意见开展全方位的审查和剖析,明确变更的起因、影响区域、资金影响情况、时间影响情况等因素,并为变更方案设计提供有力的信息数据支持,避免由于项目变更,引发项目延期、质量下降等问题。简单来说,建筑工程变更管理工作,就是将项目变更对项目造成的干扰减到最小,尽可能保障多方利益不会受到侵害,确保项目能够顺利、安全完工。

表1 某项目混凝土及钢筋用量

表2 变更补充内容

2、建筑工程变更管理面临的挑战

2.1 信息沟通不畅

建筑工程项目涉及大量单位,如,业主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设计单位等,一旦发生项目变更,就需要立刻召集所有单位开会研讨,制定出可行的变更方案,同时还要照顾到各方利益,不得出现对某一方利益造成侵害的问题。但由于参与方较多,在出现项目变更时,往往难以及时向各方传递变更需求,或是在传递过程中,存在滞后、失真等问题,这会导致变更管理工作难以开展,需要等待各方进行多次措施后,方可开展变更管理工作,这严重影响了工作效率,导致时间白白遭到浪费,并进一步延长了工期。

2.2 评估准确性难以保证

部分工程项目在变更时涉及大量内容,这给变更管理工作带来了巨大挑战,较高的变更复杂性导致成本影响难以进行量化,一旦出现数据收集偏差、人工核算错误等问题,就会对最终数据造成影响,其评估准确性也就难以得到保证。当各方管理人员在讨论变更成本控制工作时,受到错误数据的影响,其决策也可能会出现错误。

例如,某项目需要将瓷砖变更为大理石,但管理人员在开展评估工作时,并未考虑大理石切割、铺设时带来的附加成本,仅考虑了运输成本、材料成本,这导致最终评估结果失真。当各方管理人员依托方案开展决策工作时,发现变更后成本提升约为 20%,此时业主单位额外增加了该部分预算。但由于在评估时缺失了部分附加成本,实际产生的成本相比于原定材料成本 28% ,那么多出的 8% 则可能需要施工单位承担,这就会压缩施工单位的经济效益,导致施工单位造价控制工作失效。

3、建筑工程变更管理对造价控制的影响

3.1 变更管理关系到项目造价稳定性

在发生项目变更时,由于材料、技术、施工量等指标发生变化, 因此项目施工成本也会发生变化,如果此时缺乏高水平的变更管理,就可能会引 作量评估错误、材料 误等问题,这就带来不必要的成本支出,影响项目成本控制质量。成本可 施工中直接的支出,如,材料、人员薪资等,可以被称为直接成本,设备损耗、租赁费用等,则可以被视为间接成本。而一旦发生项目变更,无论是直接成本还是间接成本,都会受到显著影响,在对成本进行控制时难度也较高,一旦工作人员处理不当,就会对造价控制质量带来影响,引发数据失真等诸多问题。

例如,在某建设项目中,原定使用A 建筑材料,但在施工过程中,由于供应问题,导致必须更换为B 建筑材料。但更换材料并不是简单地将 A 替换为 B 即可,还需对材料性能、成本、施工方式进行考察,并针对性地调整施工方案,做好成本控制工作,这才能有效控制造价。但如果缺乏高质量的变更管理,在评估过程中,就可能会存在评估质量问题,某些参数的错误,会给评估最终结果带来影响,并对后续施工方案变更、造价控制方案变更带来影响,使得造价成本控制出现问题。

3.2 变更管理对施工周期具有影响

施工周期会对项目成本带来影响,一旦施工周期延长,施工单位就需要支付更多的人员薪资、设备租赁费用、设备使用费用以及其他费用,这会导致项目成本提升。同时,在变更后,施工量、施工难度也会发生变化,甚至部分区域需要进行返工,这同样会导致质控周期延长,导致间接成本提升。

例如,在施工过程中,由于政策变化,导致项目延期,在延期过程中,施工单位仍需支付施工人员的薪资,设备以及材料存放需要租赁库房,这都会带来额外的成本。而通过变更管理团队的高效、高质量协调,就能及时调整施工计划,并做好资源分配工作,同时还能与业主单位进行沟通,解决成本额外支出问题,这能确保施工单位在不可抗力因素下,仍能获得一定的经济效益 [2]。

4、建筑工程变更管理对造价控制影响的应对策略

4.1 明确各项机制

部分单位在项目施工之前,并未充分考虑项目变更问题,在合同中并未明确提出变更计价规则以及责任分担机制,当需要发生项目变更时,施工单位、业主单位、设计单位会陷入“扯皮”状态,各方都不愿做出让步,不愿损害自己的利益。例如,某项目由于政策原因被迫停工,在停工期间会产生诸多费用,同时工期会延长,施工单位无法按时交付该项目。但由于施工合同中并未明确变更相关规则和机制,施工单位要求业主单位承担停工期间的所有成本支出,业主单位则认为停工并非自身导致,应由施工单位承担该成本,双方会因为此事开展长时间的沟通、商讨,甚至部分企业会拿起法律的武器,在法庭上“兵戎相见”,这导致项目迟迟无法继续建设,项目逐渐烂尾,给城市、居民、国家带来严重影响。

为避免这类问题出现,各单位在签订 合同时 证项目变更及变更管理工作能够顺利完成,以免对 对各项机制进行商讨,并得出一个多方赞同的方 单位应承担 100% 的成本费用,如果是施工 费用。 些不可抗力引发的变更,则可以根 发的变更为例,受到疫情干扰,该项目停 项目合同中明确的变更计价规则和责任分担 0 万元成本 [3]。通过明确的机制,就能有效避免后期 高质量完成

4.2 利用信息化技术开展工作

全流程监控能帮助工作人员高效开展造价控制工作,并提升变更管理工作质量。在开始施工之前,施工单位就应利用信息化技术,对项目造价控制工作开展全流程监控,从事前、事中、事后三个阶段开展造价控制工作,能有效提升造价控制工作质量,规避项目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各类造价问题,帮助施工单位在保证项目质量的情况下获取更多经济效益。在施工开始之前,施工单位就可利用BIM 技术,对设计图纸、施工方案进行造价核算工作,避免两者之间存在较大差异,在后续引发造价控制问题。当出现需要变更的情况时,施工单位应立刻与设计单位联系,请求其对设计方案进行变更,之后企业需再次利用BIM 技术对项目造价进行核算,并计算出变更后的造价情况。只有确保造价数据准确后,方可重新设计施工方案、预算方案,并开展造价控制工作。

施工单位还可利用 AI 系统 项目变更情况进行 存在的造价控制风险,并寻找解决策略。在 AI 系统 ,并出具可视化的报告。工作人员只需对报 该差异,工作人员就能迅速找到成本变化的 设计单位的疏忽大意,导致A 区域主梁无法 梁进行施工,再对 B 区域进行施工 这会 成本支出。AI 系统能够准确计算承载力, 以便控制项目总成本,这对于降低建筑工程变更管理对 样有着良好帮助

4.3 建立动态监控系统

建立动态监控系统,能帮助施工单位更好地追踪造价变动情况,在变更后也能更好地开展管理工作,避免造价控制工作出现质量问题。施工单位可以利用先进的信息化技术构建动态监测系统,该系统能够对项目成本支出进行监控、分析,一旦发现数据异常,系统就会立刻发出警告,管理人员就能立刻介入,并找到异常点,对其进行深入分析,从而以最快的速度解决问题 [5]。

当项目发生变更后,动态监控系统也能对变更管理工作提供一 定帮助,管理人员通过对动态监控系统数据进行分析,就能得出变更后的成本变化情况,并找到对应的变化规律, 管理人员能够根据这些数据信息制作出可视化报告,将报告提交给相关单位管理人员,就能帮助其更 ,这对于造价控制工作有着良好帮助。同时,利用动态监控系统,还能实现全流程的造价监控,帮 造价控制工作人员高质量完成工作,及时发现造价控制工作中存在的风险,并利用系统性的管理降低造价波动风险,确保项目在变更后也能高质量、高效率地完成。

在构建动态监测系统时,为确保系统质量,企业应在市场上寻找高水平的第三方单位构建系统。企业首先应明确自身核心需求,在与第三 对部分功能进行适当的增加、删减,避免出现功能过多导致系统构建价格过 节约成本,导致部分功能不完善或是完全缺失某一核心功能的情况。 在系统构建完毕后, 方提供良好的售后服务,定期为该系统提供维护、升级,确保系统能够正常运转。同时,第 作人员提供一定的培训,确保工作人员能够发挥出系统的全部价值和作用。

4.4 强化团队专业水平

专业的团队是保障工作质量的基础,在过往的管理工作中,部分单位由于管理人员专业能力不足问题,对项目变更管理工作质量产生了影响,给造 作带来了困难。在发生项目变更时,由于工作人员未能及时介入,使得变更工作未能顺利推进,后相关单 管理人员在达成共识,并完成项目变更后,相关管理人员并未及时对内容进行修改,其工作模式也未发生变化,这使得造价控制工作无法发生变更,造价控制质量大打折扣。

为解决该问题,就需要为工作 业培训,在每个项目结束后,领导干部 问题,并解答工作人员 企业可以将其当作核心工作人员 信息化技术也是提升管理 工作人员都能熟练地操作信 ,领导干部应对培训效果进 作人员,领导干部应对其学习 巧,则可以与该工作人员沟通, 或是适当进行处罚,以端正其态度,在后续学习中如果 规章制度对其进行处罚

企业还可通过社会招聘获得满足需求的人才,目前我国存在一 定的高水平项目管理人才缺口,社会招聘竞争较大,企业往往需要投入较多精力、 业能力较强的工作人员。为解决这一问题,企业可以与高校开展校企合作, 理人员。企业可以与当地高校合作,企业为学生提供实习场所,为学校提 业的需求培养人才,当人才毕业后,就会直接进入企业工作,这对于打 地留住人才,企业还要根据人才的成长情况,对其薪资福利待遇进行调整,尽可能满足高级人才的需求,避免人才大量流失,给企业工作带来困难。

结语:建筑施工项目在施工过程中难免会发生变更情况,一旦发生变更,受到材料价格、施工周期等因素影响,其造价会发生一定变化,这给造价控制工作带来了一定困难。为解决该问题,在不损害其他单位利益的同时,让施工单位尽可能获取更多经济效益,就需要对变更管理工作对造价控制的影响进行研究,找到其中存在的问题和风险,并尽可能对风险进行控制,这才能确保在变更完成后,项目也能高质量完工,同时还能避免施工单位的经济效益受损,这对于推动我国建筑行业发展有着良好的帮助。

参考文献:

[1] 田茂均, 陈堰. 工程变更对造价管理的影响与管控对策探索[J].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工业 A, 2023(4):4.

[2] 卓宇. 建筑工程变更管理对项目造价的影响与控制策略 [J]. 户外装备, 2023(2):278.

[3] 李汝清 . 工程变更对建筑工程造价的影响及其控制策略 [J]. 中国招标 , 2024(7):107-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