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教学中的核心素养培养
赵明月
德惠市朝阳乡南岗中学 130324
一、引言
伴随教育改革的持续深入,核心素养培育成为教育领域的重要使命。初中物理作为自然科学的基础课程,对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意义重大。它不仅向学生传授物理知识与技能,更在培养学生科学思维、探究能力以及科学态度等核心素养方面扮演关键角色。通过物理教学,学生能够认识自然规律,掌握科学方法,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然而,当前初中物理教学在核心素养培养方面存在一定的不足,需要深入研究并加以改进。因此,探究初中物理教学中核心素养的培养路径,对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初中物理核心素养培养的重要性
2.1 助力学生全面成长
初中物理核心素养包含物理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以及科学态度与责任等多个层面。在教学过程中注重这些素养的培育,有利于学生构建正确的世界观与方法论。比如,通过学习光学知识,学生能建立光传播与成像的物理观念,理解生活中各类光学现象背后的原理,同时锻炼逻辑思维能力。科学探究活动则可增强学生的实践与创新能力,科学态度与责任的培养能让学生养成严谨认真、实事求是的品质,推动学生在知识、能力以及情感态度等方面全方位发展。
2.2 契合未来社会需求
在科技日新月异的当下,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不断提高。具备良好物理核心素养的学生,能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发展。他们凭借较强的科学思维与探究能力,在面对复杂的现实问题时,能够运用科学方法进行剖析与解决。例如,在人工智能、量子通信等前沿科技领域,扎实的物理基础和核心素养是深入学习与研究的重要前提。初中阶段物理核心素养的培养,为学生未来在这些领域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2.3 推动物理教学深化
聚焦核心素养培养,促使教师重新审视物理教学的目标与方式。教师不再仅仅关注知识传授,而是更加重视学生能力与素养的提升。这有利于教师深入挖掘物理学科的育人价值,创新教学模式,将物理知识与实际生活、科技进步紧密相连,让物理教学更具活力与深度,进而推动物理学科教育的深化发展,提高整体教学质量。例如,教师可以结合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如汽车刹车距离与速度的关系,引导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进行分析,不仅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还培养了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升物理教学的实用性和趣味性。
三、初中物理核心素养培养现存问题
3.1 教学内容层面
当前部分初中物理教学内容过于侧重知识传授,忽视核心素养培育。教师往往将大量时间花费在公式讲解与习题训练上,以应对考试为主要导向,而对物理观念的构建、科学思维的培养着力不足。同时,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科技发展联系不够紧密,学生难以体会物理知识在现实中的应用价值,不利于科学态度与责任的培养。例如在讲解电学知识时,未能充分结合智能家电、电力系统等实际应用场景,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较为抽象。学生只是机械地记忆公式和概念,却不明白如何运用这些知识去解释生活中的电学现象,更无法将其与未来的科技发展联系起来,导致学习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
3.2 教学方法层面
教学方法较为传统单一,多数课堂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这种方式缺乏学生的主动参与和思考,不利于科学探究能力与创新思维的培养。例如在实验教学中,教师详细讲解实验步骤后,学生按部就班操作,缺乏自主探究过程。此外,现代教育技术与多样化教学资源应用不足,多媒体、虚拟实验室等手段未能充分发挥作用,限制了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与核心素养的提升。比如在讲解微观粒子的运动时,如果能利用动画模拟展示粒子的运动轨迹和相互作用,将有助于学生理解抽象的概念,但很多教师由于对技术应用不熟练或重视程度不够,错失了这样的教学机会。
3.3 教学评价层面
教学评价体系不完善,当前主要以考试成绩作为评价学生的主要依据,过于注重结果,忽略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表现以及核心素养的发展。单一的评价方式无法全面、客观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也难以为核心素养培养提供有效反馈。同时,评价主体主要为教师,缺少学生自评与互评环节,不利于学生自我反思与相互学习。例如,学生在小组合作探究中的团队协作能力、沟通能力以及在实验过程中的创新思维等,都无法通过考试成绩体现,而教师又往往因教学任务繁重,未能全面观察和评价学生的这些能力,导致学生在这些方面的发展得不到及时的鼓励和指导。
四、初中物理核心素养培养策略
4.1 优化教学内容
教师应注重物理观念的构建,引导学生从物理知识中提炼物理观念。例如在讲解热学知识时,帮助学生建立能量转化与守恒的观念,并通过分析生活中的热现象,如热机工作原理,加深学生对该观念的理解与应用。同时,加强知识与实际的联系,引入生活和科技中的实例,如超导材料在磁悬浮列车中的应用,让学生切实感受物理知识的实用性,激发学习兴趣,培养科学态度与责任。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开展物理知识应用的小调查,让学生自主发现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并尝试用所学知识进行解释,进一步强化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和应
用能力。
4.2 创新教学方法
积极开展探究式教学,以问题为导向,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例如在探究 “杠杆平衡条件” 时,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自主设计实验、收集数据、分析总结,培养学生科学思维与探究能力。充分运用多样化教学手段,借助多媒体展示物理现象和实验过程,利用虚拟实验室开展复杂实验,丰富学生学习体验。如在讲解天体物理时,通过动画模拟天体运动,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知识。此外,教师还可以组织物理兴趣小组,开展课外探究活动,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4.3 完善教学评价
构建多元化评价方式,除考试成绩外,增加对学生课堂表现、实验操作、作业完成等过程性评价。例如记录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参与度、实验设计的创新性等。同时,开展项目式学习评价,让学生完成实际物理项目,综合评估其核心素养。丰富评价主体,鼓励学生自评与互评。在小组合作学习后,组织学生进行自我评价与相互评价,教师加以引导总结,促进学生共同进步。教师还可以建立学生物理学习成长档案,全面记录学生在各个阶段的学习表现和进步情况,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建议和发展指导。
结语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是顺应教育发展趋势、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通过优化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以及完善教学评价等策略,能够切实提升初中物理教学对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成效。教师应不断更新教育理念,积极探索实践,在教学中有效落实核心素养的培育。同时,教育部门与学校也应提供相应支持,共同推动初中物理教学在核心素养培养方面取得更大进展,为培养适应时代需求的创新型人才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 李科良 . 核心素养导向下初中数学应用支架式教学模式策略研究 [J]. 学周刊 ,2025,(24):76-78.
[2] 谭振兴, 熊小勤. 基于核心素养培育的初中物理实验教学“表现性评价”探索 [J]. 物理通报 ,2025,(07):7-11.
[3] 丁尊礼 . 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初中物理“读思达”教学模式 [J]. 基础教育论坛 ,2025,(12):21-23.
[4] 贺 志 芳 . 基 于 高 校 物 理 教 学 改 革 与 素 质 教 育 教 学 [J]. 广 西 物理 ,2025,46(02):57-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