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英语课堂作业互动式评价实践研究
施芳婷
江苏省吴江区黎里小学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 年版)提出“以评促学,以评促教”,教师要推动“教 -学 - 评”一体化,准确把握教、学、评在育人过程中的不同功能,树立“教 - 学 - 评”的整体育人观念。[1] 新课程标准指出小学英语教学要注重教学评一体化设计,在课堂教学中处理好评价与教学之间的关系,充分发挥出教学评价提升教与学质量的优势作用,借助教学评价的过程发现预期目标与实际达成度之间的关系,在实际对比中发现问题,为后续课堂教学活动指明方向。基于此,核心素养背景下,如何有效实现教学评一体化,全面提升学生能力成为当前英语教学的重要任务。
一、传统的教学评一体化的弊端
(一)评价主体单一
传统的教学评价以教师为主导,把控整个课堂教学的节奏,监控整个教与学的全过程。但以教师主导的评价方式太过笼统和狭隘,不能让所有学生都得到有效的评价,只是在教师的全程把控下得出的答卷,因为学生并没有真正参与到积极地评价中去,大有一副老师说什么就是什么的无所谓的心态。可见,在以往英语学科教学活动中,教师评价与学生评价并不在同等的位置上,基于此,如何贯彻落实核心素养,以学生为主体开展教学评一体化活动,体现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成为英语教学的一个重点和需要攻克的难题。
(二)评价方式片面
传统的教学评价多以口头和书面表达为主,主要体现在听说读写几个方面,反馈方式比较枯燥,缺乏趣味性,部分同学对评价机制提不起兴趣,在课堂上的投入度和参与度就会大大降低,从而影响听课效率,英语学习能力得不到有效提高。因此如何设计多种新颖能激发学习学习兴趣的评价机制成为了教师提高课堂教学的一个不小的难题。
二、互动式评价
(一)互动式评价的概念界定
针对上述现象,笔者提出了“互动式”的课堂教学评价方式,其本质是在课堂教学活动中以“充分互动”的方式引导学生成为评价活动的参与者和合作者,真正使得学生成为评价的主体,并运动多种评价机制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兴趣,以此来培养学生的语言意识、思维品质、学习能力以及文化意识。
(二)互动式评价的理论基础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学习者在知识建构中的主动性和社会互动性,颠覆了传统的教师角色,使教师从“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引导者”和“协作者”,学生从“被动接受者”转变为“主动建构者”,这与互动式评价的理念相符。因此,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特征,笔者提出了互动式评价的评价机制,并进行了一定的完善与修正。
(三)互动式评价与核心素养的联系
互动式评价对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互动式评价有助于学生不断体验英语学习的进步与成功,能从英语学习中获得喜悦与成就感,更加全面的认识自我,发现自我,保持并提高英语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
三、互动式评价的方法策略
针对评价主体单一,笔者将教师从“主导者”转换为“引导者”和“协作者”,使学生成为评价的主体,并根据教学任务的难易程度,将学生主体拆分成不同组块,进行多维度,多角度的评价。
(一)同桌互评,简便高效
在笔者提出的“互动式”的课堂教学评价方式中,“同桌互评”一般在反馈环节我们称之为“pair work”, 因此在进行对话练习或者人数需求较少的表演环节时,“同桌互评”是最简洁高效的,上文提到的四下 unit 8《What’s the matter》story time 对话练习为例,就可以采取“同桌互评”的评价方式,首先,只需要Yang Ling 和Miss Li 两个人,正好对应同桌两人,可以迅速分配好角色进行对话练习,表演环节时教师依旧可以出示评价标准,但每人手里应该在有一张同伴评价表,对你的同伴进行评价,如下所示:

(二)小组互评,协作奋进
教师在进行某些语篇学习时,如果语篇每段的结构相似,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可先由教师带领学习第一段和第二段,教会学生学习方法,然后大胆放手,让学生完成接下来的练习。如五下 unit7《Chinese festivals》的 story time 教学,每段结构基本相似,围绕每个中国传统节日的月份,在这个节日人们吃什么做什么来展开,如果每个节日都由教师手把手带着学生学,课堂氛围会稍显沉闷,学生也不会主动思考,积极去文章中寻找答案,只等着教师将答案送到嘴边。因此像这类结构清晰的应用类语篇学习时,教师在进行第一段和第二段的深入解读后,就可以大胆放手,将剩下的部分全部交给学生。教师可将学生分成不同小组,分配给每组不同的任务,如一个学生找出月份,一个找出具体做的事情,另一个找出人们在这个节日会吃什么等。这样学生不再是单独的个体,而是有了集体的概念,部分想偷懒的同学也不得不积极的投入进来,参与到讨论与合作中来。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发现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也可以提供不同的课文表现形式,如图表式,鱼骨图,流程图等常见的思维导图,方便学生进行信息的分析与整合。最后出示小组互评表,从正确地写,快速地写以及富有想象力的写三个维度来对小组内成员互相打分,每项最高都是三颗星汇总后选出每组中表现最好的学生,再进行表扬和鼓励。小组互评表如下图所示

(三)生生互评,全员参与
小学英语课本中有些语篇会有一些开放性的问题,以六下 Unit 3《A healthy diet》storytime 教学为例,第一段和第二段通过描述 Mike 和 Yang Ling 的饮食结构,提出 Does Mike/Yang Ling have a healthy diet? 教师通过带领学生学习可以很容易发现 Mike 和 Yang Ling 都没有一个健康的饮食,Mike 吃太多甜食,水喝的少,Yang Ling 每天米饭吃的很少,这些都不是一个健康的饮食,以此来引出食物金字塔,帮助学生建立一个健康的饮食体系,以及来回答第三段的开放性问题,Do you have a healthy diet? 因此教师可以在系统学习完课文后进行反馈活动时,可以设立一个饮食调查表,让每个学生都作为一个小记者,随即采访班级里的 4位同学,小记者在采访过程中要运用到本单元的重点句型如 :What do you have for breakfast/lunch and dinner? What do you like to eat? Does...have a healthy diet? 通过给与星星作为评价标准,对比选出最佳健康饮食者,为他鼓掌和给与奖励。饮食评价表如下图所示:

在实施互动式评价时,笔者摒弃了传统教学评价形式单一,枯燥乏味的缺点,重新进行构思,设计出了多种渠道,多种层次的互动式评价方式。
(一)游戏评价
根据小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小学阶段的学生的元认知还比较薄弱,课堂专注力差,有意注意时间较短,需要教师通过趣味活动维持,因此笔者引入游戏评价,旨在借助丰富的游戏环节,如打地鼠记忆单词,单词对对碰,小火车连词成句等丰富多彩的游戏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度。通过游戏来评价学生对课堂任务的兴趣和投入程度,以此来提高教学效率。
(二)肢体评价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评价时,除了口头评价,还可以运用肢体评价来增加学生的荣誉感和成就感。通过鼓励同学之间以鼓掌、击掌、竖大拇指、拥抱等多种肢体语言,来鼓励激励学生。有利于促进学生友谊和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三)AI 评价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AI 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越来越广泛,笔者通过运用 AI 语音功能来分析学生朗读时语音语调是否正确,并给出专业建议和意见,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发音,笔者也通过在线互评系统,使得评价机制不在局限于课堂,大大增加了评价机制的深度和广度。
三、总结
互动式评价模式通过“同桌互评—小组互评—生生互评”的递进式设计,运用了多种游戏评价、肢体评价、AI 评价多种评价方式,构建了多维度、立体化的课堂评价体系,使学生在评价过程中从被动接受者转变为主动参与者。大部分同学的积极性和参与度都得到了显著的提升。这一模式不仅提升了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还促进了批判性思维、合作意识及文化理解等核心素养的发展,真正实现了新课标所倡导的“以评促学、以评促教”理念。英语学习能力的提高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是需要教师和学生日积月累的努力。笔者提出的“互动式”课堂作业评价能促进学生学习英语的乐趣和信心,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相信在笔者和学生不断的改进和磨合后会呈现更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 年版).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22
[2] 卢诗雨. 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英语教学评一体化教学实践研究[J].2023.
[3] 曲琳娜. 以育人为旨归的小学英语教—学—评一体化单元教学设计[J].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