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细化护理在肾病科CRRT 治疗中应用及效果
张亚敏
新疆军区总医院 830000
引言
在肾病科,CRRT 是治疗重症肾功能衰竭、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等疾病的重要手段,但其治疗过程复杂,风险较高。传统护理模式在应对 CRRT 治疗的特殊需求时存在不足,而精细化护理模式通过关注细节、优化流程,能够有效提升护理质量,保障患者安全,优化治疗效果。本文探讨精细化护理在肾病科CRRT 治疗中的应用及效果,旨在为临床护理实践提供科学依据。
1 精细化护理在CRRT 治疗前的应用
1.1 患者评估与病情监测
在 CRRT 治疗前,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是精细化护理的关键步骤。护理人员需详细记录患者的病史、基础疾病、生命体征以及心理状态,并结合实验室检查结果,制定个性化的护理方案。通过持续监测患者的病情变化,护理人员能够及时发现潜在风险,如电解质紊乱或血流动力学不稳定,从而为治疗做好充分准备。例如,对于合并心血管疾病的患者,重点监测心功能指标,提前干预可能的心律失常风险。
1.2 治疗前教育与心理支持
CRRT 治疗前,患者及家属往往对治疗过程缺乏了解,容易产生焦虑和恐惧情绪。精细化护理强调向患者及家属详细解释 CRRT 的目的、方法、风险及预期效果,增强患者对治疗的认知。同时,护理人员需提供心理支持,通过倾听、共情等方式缓解患者的负面情绪,提高其治疗依从性。例如,通过组织患者交流会,让已成功接受CRRT 治疗的患者分享经验,增强新患者的信心。
2 精细化护理在CRRT 治疗过程中的应用
2.1 治疗过程监控与护理干预
在 CRRT 治疗过程中,精细化护理的核心在于密切监控治疗参数与患者的生理状态,及时进行护理干预。护理人员需每 30-60 分钟记录一次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血压、心率、呼吸频率和血氧饱和度,重点关注平均动脉压(MAP)是否稳定(建议
),以警惕低血压或容量过负荷。同时,通过中心静脉压(CVP)和每小时尿量等指标评估患者的容量状态,并结合血气分析(如pH、乳酸、电解质)调整置换液配方。此外,护理人员还需观察患者的神经系统变化,如意识和瞳孔变化,以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失衡综合征(如头痛、抽搐)或颅内出血风险。在治疗中,护理人员应根据设备提示及时更换置换液、透析液,倒空废液袋,必要时更换管路及透析器。若机器报警,需迅速根据提示进行操作,解除报警;若报警无法解除且血泵停止运转,则立即停止治疗,手动回血,并请维修人员到场处理。
2.2 管路维护与并发症预防
CRRT 治疗中,管路的维护与并发症预防是保障治疗顺利进行的关键。护理人员需确保导管固定牢固,避免牵拉或折叠,采用无菌透明敷料覆盖穿刺点,每7 天更换敷料(若敷料渗血或污染则立即更换)。治疗前用生理盐水冲管确认通畅,治疗中避免非必要中断,防止血栓形成。定期检查滤器及管路是否凝血(颜色变深、跨膜压升高),必要时用生理盐水冲洗或更换管路。确保所有接头紧密连接,防止空气进入循环系统。此外,护理人员需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在配置液体和更换液体时检查输液袋包装是否严密,避免污染。对于静脉置管口,采用 0.5% 碘伏消毒,保持局部敷料清洁干燥,在操作前后对管口彻底消毒。
2.3 营养与液体管理
CRRT 治疗期间,患者的营养与液体管理至关重要。由于 CRRT 会清除部分氨基酸和水溶性维生素,患者常处于高代谢状态,因此建议采用肠内营养为主,选择高蛋白、低磷配方(如蛋白质 1.2-1.5g/kg ·天),并静脉补充水溶性维生素(如维生素 B1、B6、C)。同时,需控制血糖在 6.1-8.3mmol/L ,避免高血糖加重代谢负担。在液体管理方面,护理人员需密切监测患者的血压和脉搏,并详细记录液体出入量。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建议将置换液的输入量控制在2-3L/h,超滤量控制在 300-400mL/h⨀ 。根据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调整输液速度和量,确保血容量稳定,防止低血压、心力衰竭或肺水肿等并发症的发生。通过精准的营养与液体管理,可有效维持患者的内环境稳定,促进康复。
3 精细化护理在CRRT 治疗后的应用
3.1 康复指导与健康教育
CRRT 治疗后,康复指导与健康教育是精细化护理的关键环节。护理人员需为患者提供全面的康复指导,包括饮食、运动、生活习惯等方面的建议,帮助患者建立科学的康复理念,提高自我管理能力。例如,指导患者进行低盐、低蛋白饮食,避免高钾食物,预防电解质紊乱。同时,通过健康教育讲座,向患者及家属普及疾病预防知识,如定期体检、健康饮食、适量运动等,帮助患者识别和管理疾病复发风险因素。此外,护理人员还需通过图片、文字卡片等方式,对失语症患者开展语言训练,从单字发音到简单交流,逐步提升患者的沟通能力。通过这些措施,患者在康复过程中能够不断获得成就感,为回归家庭和社会奠定基础。
3.2 随访与病情监测
随访与病情监测是精细化护理在 CRRT 治疗后的重要环节。护理人员需建立完善的随访机制,定期对患者进行电话或门诊随访,了解患者的康复情况。通过电话、视频随访与书面指导,持续监督患者的居家康复情况,确保护理措施的连贯性,巩固住院治疗成果。同时,护理人员需持续监测患者的肾功能、电解质水平等重要指标,及时发现并处理复发或并发症。例如,对于肾功能恢
复不佳的患者,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对于出现电解质紊乱的患者,及时纠正。
通过这些措施,能够有效预防并发症“卷土重来”,提升患者的满意度。
3.3 护理质量评估与持续改进
护理质量评估与持续改进是精细化护理的保障环节。护理人员需定期评估护理措施的实施效果,收集患者及家属的反馈意见,总结经验教训。例如,通过定期开展护理质量讨论会,分析护理中的问题和不足,制定改进措施。同时,护理人员需根据评估结果,不断优化护理流程,提升护理质量,形成持续改进的良性循环。例如,将康复治疗纳入孕妇学校、家长学校等的教学内容,开展家庭康复指导,确保护理措施的连贯性和有效性。通过这些措施,能够不断提升护理水平,为患者的健康保驾护航。
4 结语
精细化护理在肾病科 CRRT 治疗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通过在治疗前、治疗中和治疗后实施全面、细致的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升患者满意度。未来,应进一步推广精细化护理模式,结合临床实践不断创新,为肾病患者提供更优质、高效的护理服务。同时,通过持续的护理质量评估和改进,不断提升护理水平,为患者的健康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 王育凤 , 刘云 , 董爽妹 . 阅读疗法联合松弛疗法在肾病综合征患者心理护理中的应用 [J]. 心理月刊 ,2025,20(07):203-205.
[2] 汪雪花 . 延续护理在肾病综合征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J]. 中国社区医师 ,2024,40(25):109-111.
[3] 吴园园 , 周清 . 基于罗森尔塔效应的童趣化护理在肾病综合征患儿中的应用 [J]. 齐鲁护理杂志 ,2024,30(17):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