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老旧小区电气改造施工中的线路升级方案与安全保障措施

作者

石慧聪

210502199405121215

一、引言

老旧小区是城市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居民的日常生活和情感记忆。然而,由于建成时间早、维护管理不到位等原因,许多老旧小区的电气线路存在诸多安全隐患。随着家用电器的普及和居民用电负荷的急剧增加,原有电气线路已难以满足现代用电需求,线路过载、短路引发的火灾事故时有发生,给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严重威胁。因此,对老旧小区进行电气改造,特别是线路升级,已成为改善居民生活条件、消除安全隐患的重要举措。在改造施工过程中,科学合理的线路升级方案和严格有效的安全保障措施是确保改造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的关键。

二、老旧小区电气线路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线路老化严重

老旧小区的电气线路使用年限较长,许多线路的绝缘层出现老化、开裂、剥落等现象,导致线路绝缘性能下降,容易发生漏电、短路等故障。部分线路甚至是采用早已淘汰的铝芯线,铝芯线的机械强度低、易氧化,接头处容易松动发热,增加了火灾发生的风险。此外,线路老化还会导致电阻增大,电能损耗增加,影响供电质量。

(二)负荷承载能力不足

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空调、冰箱、洗衣机、电热水器等大功率家用电器得到广泛使用,老旧小区的用电负荷急剧增长。而原有电气线路的设计负荷较小,无法满足当前的用电需求,经常出现线路过载现象。线路长期过载运行会导致温度升高,加速绝缘层的老化,进一步降低线路的安全性能,同时还可能引发跳闸、停电等问题,影响居民的正常生活。

(三)线路布局不合理

部分老旧小区在建设时缺乏统一的规划,电气线路的布局较为混乱。线路敷设不规范,存在乱拉乱接、穿墙越窗等现象,不仅影响小区的美观,还增加了线路受损的风险。此外,线路与其他管线(如水管、燃气管)的距离过近,不符合安全规范要求,容易因管线泄漏、腐蚀等问题影响电气线路的安全运行。

三、老旧小区电气改造施工中的线路升级方案

(一)线路选型

根据老旧小区的用电负荷和未来发展需求,合理选择电气线路的材质和规格。优先选用铜芯线,铜芯线具有导电性能好、机械强度高、耐腐蚀等优点,能够满足较大负荷的用电需求。对于照明线路,可选用截面积为 2.5mm2 的铜芯线;对于插座线路,特别是厨房、卫生间等大功率电器集中的区域,应选用截面积为 4mm2 的铜芯线;对于进户线,应根据家庭的总用电负荷进行计算,选用截面积不小于 6mm2 的铜芯线。同时,线路的绝缘层应选用耐老化、耐高温的材料,如聚氯乙烯(PVC)绝缘层。

(二)线路敷设方式

根据老旧小区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线路敷设方式。对于新建或改造的墙体,可采用暗敷方式,将线路穿入塑料管或钢管后埋入墙内,这种方式不仅美观,还能有效保护线路,减少外界因素对线路的影响。对于无法暗敷的区域,如老旧墙体、天花板等,可采用明敷方式,但应选用线槽或线管进行保护,避免线路暴露在外。在敷设线路时,应遵循 “横平竖直” 的原则,避免交叉、缠绕,确保线路的整齐有序。同时,线路与其他管线之间应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如与燃气管的距离不应小于 0.3m ,与水管的距离不应小于 0.1m 。

(三)负荷分配

对老旧小区的用电负荷进行合理分配,避免线路过载。根据各户的用电需求和电器设备的分布情况,将负荷均匀分配到不同的回路中。例如,可将照明回路、插座回路、空调回路等分开设置,每个回路设置独立的断路器,以便于控制和维护。对于大功率电器,如空调、电热水器等,应单独设置回路,选用较大规格的线路和断路器,确保其安全运行。同时,在设计负荷分配时,应预留一定的负荷余量,以满足未来居民用电负荷增长的需求。

四、老旧小区电气改造施工中的安全保障措施

(一)施工前准备

1、现场勘查与方案设计:在施工前,应对老旧小区的电气线路现状进行全面勘查,了解线路的走向、规格、老化程度以及周边环境等情况。根据勘查结果,结合居民的用电需求和相关规范要求,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和安全技术措施。施工方案应包括线路升级的具体内容、施工步骤、工期安排、人员分工等,安全技术措施应针对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安全风险制定相应的预防和控制措施。

2、人员培训与技术交底:对参与施工的人员进行岗前培训,使其熟悉施工方案、安全操作规程和相关法律法规。培训内容应包括电气安全知识、线路敷设技术、工具设备的使用方法等。同时,进行技术交底,向施工人员详细说明施工中的关键环节、技术要求和安全注意事项,确保施工人员能够按照要求进行施工。

(二)施工过程管理

1、安全防护措施:在施工现场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如 “禁止合闸”“注意触电” 等,划定施工区域,严禁无关人员进入。施工人员必须佩戴安全帽、绝缘手套、绝缘鞋等个人防护用品,使用符合安全要求的工具和设备。在进行带电作业时,必须采取可靠的绝缘措施,如使用绝缘杆、绝缘垫等,并安排专人监护。

2、停电与验电:在进行线路改造施工前,必须先切断相关区域的电源,并在电源开关处悬挂 “禁止合闸,有人工作” 的警示牌。然后进行验电,确认无电后方可进行施工。验电时应使用合格的验电器,并按照正确的操作方法进行。在施工过程中,如需临时送电,必须经现场负责人同意,并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

(三)后期验收与维护

1、竣工验收:线路升级施工完成后,应进行竣工验收。验收内容包括线路的敷设质量、连接可靠性、绝缘性能、接地电阻、负荷测试等。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对验收中发现的问题,应责令施工单位限期整改,直至验收合格。

2、安全告知与培训:在工程验收合格后,向居民发放安全用电告知书,告知居民线路升级后的用电注意事项,如不得私拉乱接电线、不得超负荷用电等。同时,组织居民进行安全用电培训,提高居民的安全用电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五、结论

老旧小区电气改造施工中的线路升级是一项关乎居民生活安全和生活质量的重要工程。通过合理选择线路选型、优化敷设方式、科学分配负荷以及完善接地系统等升级方案,能够有效提高老旧小区电气线路的承载能力和安全性能。同时,采取严格的安全保障措施,包括施工前的充分准备、施工过程中的严格管理以及后期的验收与维护,能够确保改造工程的顺利进行和施工安全。

参考文献

[1] 王军,李娜,张伟。老旧小区电气线路改造技术要点分析 [J]. 建筑电气,2023, 42 (3): 45-49.

[2] 刘芳,赵明,王丽。城市老旧小区电气安全改造的实践与探讨 [J]. 电力安全技术,2022, 24 (5): 32-36.

[3] 张强,陈明,周红。老旧小区电气改造中的安全管理措施研究 [J]. 工程建设与设计,2021, (12): 187-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