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高盐含酚废水的吸附-光催化协同处理机制及材料制备

作者

关平

辽宁中咨华宇环保技术有限公司辽宁省沈阳市110000

1. 引言

石油化工、煤化工等行业产生的高盐含酚废水,含 10% 以上无机盐及苯酚、甲酚等污染物,具“高盐、高毒、难降解” 特征。酚类可致人体神经与肝脏损伤,在环境中累积危害生态;高盐环境使传统工艺失效:生物法中微生物因渗透压失衡失活,化学氧化法药剂消耗大、成本高,单一吸附法存在材料再生难与二次污染问题。

吸附 - 光催化协同技术通过 “富集 - 降解 - 再生” 闭环处理突破瓶颈,成为研究热点。但当前研究存在不足:高盐下吸附位点与催化中心作用规律不明,复合材料界面结合弱、抗盐性差,制备工艺复杂难工业化。本文聚焦协同机制与材料制备,通过实验验证性能,为技术完善与应用提供支撑。

2. 吸附 - 光催化协同处理机制

2.1 吸附原理与过程

吸附基于材料表面作用力富集污染物,分物理与化学吸附两类。物理吸附依赖范德华力,具无选择性、可逆性,受比表面积、孔径与亲疏水性影响,活性炭等材料通过孔隙填充捕获酚类,但高盐下盐离子竞争会降低容量,过程符合 Langmuir 或 Freundlich 模型[1]。

化学吸附通过化学键合实现,选择性强、吸附稳定,酚羟基与材料表面羧基、氨基等形成氢键,或与金属离子配位螯合,符合伪二级动力学模型。高盐环境中,盐析效应促进吸附,而 Cl⁻等阴离子与酚类竞争位点,故吸附材料需经改性调控亲疏水性与电荷特性以抗盐干扰。

2.2 光催化氧化原理

光催化核心是半导体光生载流子分离与转移。光子激发下电子跃迁至导带,形成电子 - 空穴对,空穴氧化污染物或生成・OH,电子与氧气反应生成・O₂⁻等活性物种,最终将酚类矿化为无机小分子。

TiO₂因氧化力强、稳定无毒被广泛应用,但禁带宽度大(3.2eV)、仅响应紫外光; g-C3N4 禁带宽度 2.7eV 可响应可见光,但比表面积小。通过掺杂(N、 $\mathrm { F e } ^ { 3 } + \frac { { \mathscr { M } } \mathscr { K } } { \mathscr { F } }$ )、异质结构建( TiO2/g-C3N4 )、形貌调控等改性,可缩小禁带宽度、促进载流子分离。高盐下盐离子易覆盖活性位点、消耗活性物种,需优化材料抗干扰能力。

2.3 协同作用机制探讨

协同技术通过功能互补实现增效,核心为 “富集 - 降解 - 再生” 循环。吸附材料将低浓度酚类富集于表面,形成 “高浓度微环境”,加快光催化反应,减少活性物种消耗;光催化降解污染物使吸附位点释放,实现材料原位再生,降低成本与污染风险。

界面电荷转移进一步优化性能,碳基吸附材料可接收光生电子,减少载流子复合;官能团形成化学键增强界面结合,促进转化。高盐环境中,吸附材料缓冲盐离子干扰,光催化降解残留污染物,协同体系去除率比单一吸附与光催化分别高 40% 、 50% 以上。

3. 协同处理材料制备

3.1 吸附材料的选择与制备

吸附材料需满足高比表面积、抗盐性等要求,主要包括碳基、硅基与黏土矿物材料。碳基材料中,活性炭经炭化(400-600℃)与活化制备,硝酸氧化引入含氧官能团或氨基改性可提升对酚类吸附与抗盐性,改性后苯酚吸附容量达 186mg/g ,较原品提高 35% ;碳纳米管经强酸纯化与超声分散,通过π-π 作用吸附酚类[2]。硅基材料以介孔硅(MCM-41、SBA-15)为代表,模板法制备后焙烧去模板,甲基硅烷疏水改性或氨基接枝可增强抗盐性与吸附能力,氨基改性 SBA-15 吸附容量达 220mg/g ,高盐下衰减不足 10‰ 黏土矿物经插层或焙烧改性,吸附容量 80-120mg/g ,适用于低浓度废水预处理。

3.2 光催化材料的选择与制备

光催化材料制备以提效抗盐为目标。TiO₂通过溶胶 - 凝胶法、水热法制备,溶胶 - 凝胶法工艺简单但易团聚,水热法可调控晶型形貌。N 掺杂 TiO₂禁带宽度缩至 2.8eV,可见光响应增强; TiO2/ g-C₃N₄异质结使载流子寿命延长 3 倍。

g-C₃N₄由三聚氰胺等前驱体 500-600℃焙烧制得,硬模板法制备介孔型或超声剥离成纳米片,比表面积可提升 10 倍。P 掺杂可缩小禁带宽度,与 TiO₂复合形成异质结,显著提高光催化活性与抗盐干扰能力。

3.3 复合协同材料的设计与合成

复合材料设计需实现吸附与光催化功能匹配,主要分为 “核 - 壳” 与层状复合结构。“核 - 壳”结构以吸附材料为核、光催化材料为壳,介孔硅为核时,钛酸四丁酯水解包覆 N-TiO₂壳层,核体富集酚类,壳层原位降解,界面 Si-O-Ti 键增强结合力。

层状复合材料通过层层组装制备,石墨烯为基底,交替负载氨基改性蒙脱土与 N-TiO₂,石墨烯促 进电荷转移,蒙脱土吸附酚类,TiO₂催化降解。采用溶胶 - 凝胶法合成介孔硅负载 N-TiO₂,比表面 积达 850m2/g ,禁带宽度 2.8eV,抗盐性优异[3]。

4. 实验研究与分析

4.1 实验材料与方法

实验试剂包括苯酚、NaCl、钛酸四丁酯、正硅酸乙酯等,废水为 50mg/L 苯酚 + 不同浓度 NaCl 配制。介孔硅负载 N-TiO₂制备:模板法合成 SBA-15,浸渍于钛酸四丁酯 - 尿素溶液,溶胶 - 凝胶反应后焙烧。

实验装置为光催化反应仪,300W 氙灯模拟可见光。静态实验中,投加 0.5g/L 复合材料,调节pH=7,考察盐浓度( 0-150g/L )、光照强度对去除率的影响。采用 XRD、SEM、XPS 表征材料结构,高效液相色谱测苯酚浓度,总有机碳仪测矿化率。

4.2 实验结果与讨论

盐浓度影响显著: 0g/L 时去除率 95.1% ,100g/L 降至 92.3% ,150g/L 降至 86.2% ,因高盐下竞争吸附加剧。 pH=3-5 时去除率低( <85% ),pH=7-9 时达 90% 以上,酸性条件下材料表面带正电,与酚类排斥;碱性易生成酚盐,吸附能力下降[4]。光照强度增加,去除率提升: 100mW/cm2 时 60min 去除率 78.5% , 300mW/cm2 时达 92.3% ,但 400mW/cm² 增幅仅 1.2% ,存在饱和效应。动力学符合伪一级模型,速率常数 0.038min-1 ,是单一光催化的 3.2 倍。

材料表征显示:XRD 出现锐钛矿 TiO₂与 SBA-15 特征峰,无杂质峰;SEM 观察到介孔结构完整,TiO₂均匀负载;XPS 证实 N 掺杂与 Si-O-Ti 键存在。循环实验中,5 次后去除率 85.1% ,衰减不足 8% ,稳定性良好。

5. 结语

本文系统阐明了吸附 - 光催化协同处理高盐含酚废水的机制,吸附富集为光催化提供高浓度环境,光催化实现材料再生,界面电荷转移优化性能,协同作用有效抵御高盐干扰。通过改性制备的碳基、硅基吸附材料与 TiO₂、g-C₃N₄基光催化材料,经 “核 - 壳”“层状复合” 设计合成的复合材料,具优异吸附 - 催化性能与抗盐性。

实验证实介孔硅负载 N-TiO₂在高盐下对苯酚去除率高、稳定性好,但仍存在不足:复合界面电荷转移机制需深入研究,工业化制备工艺待优化。未来应聚焦新型高效复合材料开发,结合人工智能优化工艺参数,推动技术规模化应用,为高盐含酚废水处理提供更优解决方案。

参考文献

[1]杜姮.改性 MnCeOx 用于低温湿式氧化/界面蒸发处理酚类废水的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24.DOI:10.27241/d.cnki.gnjgu.2024.001463.

[2]刘琰.双极膜电渗析-树脂吸附组合工艺处理水杨酸生产废水[D].东南大学,2022.DOI:10.27014/d.cnki.gdnau.2022.003364.

[3]牛得力.含氮生物质炭材料的制备及其活化过硫酸盐处理含酚废水的研究[D].青岛科技大学,2022.DOI:10.27264/d.cnki.gqdhc.2022.001040.

[4]潘尚磊.高盐含酚废水厌氧生物处理效能及强化机制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