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汽车电气课程教学融入课堂思政的思考

作者

张燕芳

江苏省连云港中等专业学校/连云港市技工学校 222000

引言

汽车电气课程作为汽车相关专业的核心课程,对学生专业技能培养至关重要。然而,传统教学往往侧重知识与技能传授,忽视思政教育。在新时代教育要求下,将思政元素融入汽车电气课程教学迫在眉睫。这不仅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需要,还能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与社会责任感,为汽车行业输送德才兼备的专业人才。

一、汽车电气课程教学融入课堂思政的重要意义

(一)贯彻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

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将思政教育融入汽车电气课程教学,契合国家教育方针政策。通过挖掘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如汽车电气技术发展历程中的创新精神、团队合作等,能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确保教育始终朝着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方向前进。

(二)培养职业素养,提升学生竞争力

汽车行业对人才职业素养要求日益提高。在汽车电气课程教学中融入思政元素,能培养学生严谨认真、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以及诚实守信、团结协作的职业品德。

(三)丰富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模式

思政元素的融入为汽车电气课程教学带来新活力。教师可结合思政内容,引入行业前沿案例、实际工程问题等,丰富教学素材。同时,采用案例分析、小组讨论、项目式学习等多样化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教学效果,使课程教学从单纯知识传授向知识与思政融合的综合性教学转变。

二、汽车电气课程思政元素的挖掘与分析

(一)专业知识中的思政元素

汽车电气课程涵盖汽车电源系统、启动系统、点火系统等多方面专业知识。在讲解汽车电气系统的发展历程时,可引导学生了解我国汽车电气技术从落后到逐步追赶国际先进水平的过程,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创新精神;在分析电路原理和故障诊断方法时,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实践教学中的思政元素

实践教学是汽车电气课程的重要环节。在实验、实习过程中,通过强调安全操作规范,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责任担当;在团队协作完成项目任务时,引导学生学会沟通交流、分工合作,提升团队协作能力和集体荣誉感;面对实践中出现的问题和困难,鼓励学生勇于探索、积极解决,培养学生的挫折承受能力和创新精神。

(三)行业发展中的思政元素

汽车行业正朝着新能源、智能化方向快速发展。在课程教学中,关注行业动态,介绍新能源汽车电气技术的创新突破以及对环境保护的积极意义,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分析汽车行业国际竞争形势,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和为行业发展贡献力量的使命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

三、汽车电气课程教学融入课堂思政的策略与方法

(一)优化教学设计,融入思政目标

教师在设计汽车电气课程教学方案时,应将思政目标与专业教学目标有机结合。例如,在“汽车发动机点火系统”教学中,设定知识目标为掌握点火系统的工作原理和故障诊断方法,同时明确思政目标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工匠精神。通过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将思政教育贯穿教学全过程,使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接受思政熏陶。

(二)创新教学方法,增强思政教育效果

采用多样化教学方法,提升思政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案例教学法中,选取具有思政教育意义的汽车电气故障维修案例,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中的职业道德、责任担当等问题;项目式学习中,组织学生以小组形式完成汽车电气系统升级改造项目,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创新能力;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播放汽车电气行业发展的纪录片、先进人物事迹等视频资料,直观生动地传递思政信息,激发学生情感共鸣。

(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教师思政素养

教师是课程思政的实施主体,其思政素养直接影响思政教育效果。学校应加强对汽车电气课程教师的思政培训,组织教师学习思政教育理论和方法,深入研究课程思政案例,提高教师挖掘和运用思政元素的能力。同时,鼓励教师参与行业实践,了解汽车行业最新发展动态和职业需求,将行业中的思政元素融入教学中,以自身的言行举止为学生树立榜样。

(四)完善教学评价体系,强化思政考核

构建科学合理的教学评价体系,将思政教育纳入考核范围。除了对学生专业知识和技能的考核外,增加对学生思想政治表现、职业素养等方面的评价。例如,在平时作业和考试中设置思政相关问题,考查学生对思政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在实践教学评价中,关注学生在团队协作、解决问题过程中的思想表现和行为态度,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激励学生积极参与思政学习。

四、汽车电气课程教学融入课堂思政面临的挑战与应对策略

(一)面临的挑战

首先,部分教师对课程思政的认识和理解不够深入,在教学中难以将思政元素与专业知识有机融合,存在“两张皮”现象;其次,思政教育资源的整合与利用难度较大,缺乏系统、针对性强的课程思政教材和案例库,影响思政教育的效果和质量。最后,如何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实现专业教学与思政教育的平衡,也是教学过程中面临的挑战之一。

(二)应对策略

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师对课程思政的认识和理解,鼓励教师开展课程思政教学研究与实践,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模式。学校和教师应积极整合思政教育资源,与企业合作开发课程思政教材和案例库,丰富教学素材。合理安排教学时间,优化教学内容,将思政教育融入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实现专业教学与思政教育的有机统一。

结束语

综上所述,汽车电气课程教学融入课堂思政是培养高素质汽车专业人才的必然要求。通过挖掘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创新教学方法,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和完善教学评价体系等举措,能够有效提升课程思政的教学效果,促进学生专业知识与思想道德素养的协同发展,从而为汽车行业培养更多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李华.汽车电气课程思政教学实践探索[J].汽车教育,2023(03):45-47

[2]王强.课程思政在汽车专业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22(18):33-36.

[3]张悦.基于立德树人的汽车电气课程思政建设路径[J].交通职业教育,2024(01):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