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挥发性有机物检测技术研究综述

作者

路飞 郑树清 郑敬敬

1.370305198802014729 2.370703197903053115 3.370703198001263142

一、引言

挥发性有机物是指常温下饱和蒸气压 >70Pa 、沸点 <260qC 的有机化合物,涵盖苯系物、烯烃、醛类等数百种物质,广泛来源于工业排放、机动车尾气、溶剂使用等。VOCs 不仅是臭氧和 PM2.5 的重要前体物(贡献率超 50% ),部分物质(如苯、甲醛)还具有强毒性,对人体呼吸系统、神经系统造成危害。我国《挥发性有机物无组织排放控制标准》(GB 37822-2019)明确了 VOCs 的管控要求,检测限需达到 ppb 级( 10-9 )。传统检测技术存在操作复杂、响应滞后等问题,新型技术正朝着快速、灵敏、便携的方向发展。研究 VOCs 检测技术的现状与趋势,对提升污染溯源精度、保障环境与健康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也是打赢蓝天保卫战的关键技术支撑。

二、VOCs 检测技术的现状与挑战

2.1 现状特征

技术体系多元:实验室检测以气相色谱 - 质谱联用(GC-MS)为主(占比超 70% ),检测限达 0.1pph ;现场快速检测中,便携式气相色谱(PGC)、质子转移反应质谱(PTR-MS)应用占比提升至 30% ,响应时间缩短至分钟级。

自动化程度提升:在线监测设备实现连续采样分析(时间分辨率 ⩽1 小时),数据有效率超 90% ,较人工采样效率提升 10 倍以上。

标准体系完善:已建立 80 余项 VOCs 检测标准,覆盖大气、水、土壤等介质,方法验证通过率超 85% 。

2.2 主要挑战

复杂基质干扰:水体中的溶解有机物、土壤中的腐殖质会吸附 VOCs,导致前处理回收率波动大(偏差 ±20% ),检测误差增加。

低浓度检测困难:环境中 VOCs 浓度常处于 ppb-ppt 级( 10-12 ),传统技术在该范围的信噪比不足,检出限难以满足超低排放监测需求。

多组分同步检测难:VOCs 种类繁多( >200 种),现有技术对极性、活性物质(如醛、酮)的分离效率低,同步检测覆盖率不足 60% 。

三、VOCs 检测技术的主要分类

3.1 实验室精密检测技术

气相色谱 - 质谱联用(GC-MS):通过色谱柱分离、质谱定性定量,可检测 100 种以上 VOCs,分辨率达 0.5Da ,适用于仲裁分析与标准方法验证,相对标准偏差(RSD) ⩽5% 。

高效液相色谱(HPLC):针对难挥发、热不稳定 VOCs(如醛类),采用紫外或荧光检测器,检测限达 1ppb,互补于 GC-MS 的检测范围。

3.2 现场快速检测技术

便携式气相色谱(PGC):体积缩小至传统设备的 1/5,重量 <10kg ,可现场分离检测苯、甲苯等 20 种常见 VOCs,分析时间 ⩽15 分钟,检测限 1ppb ,适合应急监测。

质子转移反应质谱(PTR-MS):无需前处理,直接离子化 VOCs ,响应时间 <1 秒,检测限达 0.1pph ,可实时追踪 VOCs 浓度变化,多用于污染源快速溯源。

3.3 在线监测技术

在线气相色谱(GC)系统:配备自动采样、富集装置,连续监测周期 >30 天,时间分辨率 5-60 分钟,对苯系物的监测精度 ±10% ,广泛应用于工业园区边界监测。

光谱技术:差分光学吸收光谱(DOAS)实现远距离 VOCs 监测(量程 1-5公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可同时分析 30 种以上 VOCs,适用于区域污染扫描。

四、VOCs 检测技术的关键进展

4.1 灵敏度与分辨率提升

新型富集材料:金属有机框架(MOFs)对 VOCs 的吸附容量是传统活性炭的 5-10 倍,富集倍数达 104–105 ,使检测限从 ppb 级降至 ppt 级,满足超低排放监测需求。

高分辨质谱技术:轨道阱质谱(Orbitrap)的质量分辨率达 105 ,可区分同分异构体(如邻 / 间 / 对二甲苯),定性准确率提升至 95% ,解决传统质谱的识别盲区。

4.2 快速检测与自动化革新

芯片级检测装置:基于微机电系统(MEMS)的微型气相色谱芯片,体积<100cm3 ,功耗 <10W ,分析时间 ⩽5 分钟,成本仅为传统设备的 1/20,适合大规模网格化布点。

智能前处理:全自动固相微萃取(SPME)装置实现 “采样 - 富集 - 进样”一体化,前处理时间从 1 小时缩短至 10 分钟,人为误差减少 30% 。

五、VOCs 检测技术的应用场景

5.1 环境质量监测

大气环境:在线 GC-MS 网络实现城市尺度 VOCs 浓度图谱绘制(空间分辨率 1-5 公里),臭氧前体物(如烯烃、芳香烃)识别准确率 ⩾85% ,支撑光化学污染预警。

水体与土壤:顶空 - 气相色谱法检测地表水、土壤中的 VOCs,前处理回收率 80%-120% ,污染地块筛查效率较传统方法提升 5 倍。

5.2 污染源监管

工业排放:固定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CEMS)实时监控 VOCs 排放浓度(如涂装、印刷行业),超标预警响应时间 <15 分钟,执法效率提升 40% 。

移动源监测: PTR-MS 搭载于监测车,快速捕捉机动车尾气 VOCs 排放特征,单车检测时间 <1 分钟,为尾气治理提供数据支撑。

六、结论

VOCs 检测技术已形成 “实验室精密分析 - 现场快速筛查 - 在线连续监测”的立体体系,通过材料革新与智能化升级,实现了检测限降至 ppt 级、响应时间缩短至分钟级、多组分同步分析覆盖率提升至 80% 。当前存在的基质干扰、成本较高等问题,可通过新型材料研发与国产化设备推广解决。未来,随着纳米传感器、人工智能算法的深度融合,VOCs 检测将向 “超灵敏、全组分、低成本、智能化” 方向发展,为污染精准溯源、臭氧污染防治、健康风险评估提供更强大的技术支撑,推动 VOCs 管控从 “总量控制” 向 “精准治理” 转型。

参考文献

[1] 朱海欧 , 汪蓉 , 卢志刚 , 等 . 装饰材料中挥发性有机物检测技术 的 研 究 进 展 [J]. 环 境 科 学 与 技 术 ,2011,34(9):73-81. DOI:10.3969/j.issn.1003-6504.2011.09.018.

[2] 陈雨璐 , 张丞源 , 郑雨澄 , 等 . 电子鼻技术检测人呼出气挥发性有 机 物 的 研 究 进 展 [J]. 电 子 技 术 应 用 ,2023,49(3):1-10. DOI:10.16157/j.issn.0258-7998.223587.

[3] 刘 敏 华 , 刘 芳 , 杜 燕 珺 , 等 . 纺 织 品 中 挥 发 性 有 机 物 检 测 技术 的 研 究 进 展 [J]. 国 际 纺 织 导 报 ,2015,43(11):62-64,66. DOI:10.3969/j.issn.1007-6867.2015.1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