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中职幼儿保育专业舞蹈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力的方式解析

作者

张俊

杭州市人民职业学校 310000

社会发展对高素质的技术技能人才要求较为迫切,而职业教育作为为社会输送技术技能人才的主阵地,要根据社会发展需求确定人才培养方向和重点。随着我国对幼儿保育工作的重视度越来越高以及社会对该项工作的需求日益增长,幼儿保育专业人才的培养成为职业教育的重点之一。舞蹈教学是幼儿保育专业的重要内容,在提高学生职业素养与专业能力方面有着重要意义。指向学生创造力提升开展舞蹈教学,创新教学方式,能够进一步增强中职幼儿保育专业的综合育人效能,切实培养出社会所需的专业人才。

一、中职幼儿保育专业舞蹈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力的意义

一方面,有助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首先,舞蹈教学中创造力的培养需要带领学生鉴赏大量的舞蹈作品,以扩宽学生视野,增长见识,而这一过程也是助力学生发现美、感知美、欣赏美,进而创造美、表现美的过程。故,中职幼儿保育专业舞蹈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力有助于提升学生自身的艺术素养和审美能力。其次,学生在舞蹈创作中需要思考音乐情感、舞蹈动作、表现形式之间的关系,合理且巧妙地将三者融合起来,以创作出富有个人风格、充沛情感以及艺术表现力的作品,而在此过程中,学生的逻辑、形象、创造性、灵活性思维会得到发展[1]。

另一方面,有助于为学生未来发展奠定良好基础。中职幼儿保育专业舞蹈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力既能够提升其就业竞争力,为其职业发展创造更多的机会,又能够帮助其在实际的保育工作中勇于面对和迎接挑战,创造性地提出解决方案,进而在职业上取得更大的进步与发展。

二、中职幼儿保育专业舞蹈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力的原则

(一)兴趣激发原则

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直接关系舞蹈教学中配合教师完成一系列创造活动的态度和行为,进而影响教学效果。对此,中职幼儿保育专业舞蹈教学应坚持兴趣激发原则,既注重运用生动有趣的故事、音乐、视频等资源创设有趣的教学情境,又侧重组织开展多元的游戏活动,调动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进行创作和表演的主观能动性。

(二)鼓励创新原则

指向学生创造力发展的中职幼儿保育专业舞蹈教学应坚持鼓励创新原则,激发学生创新创造的动机和动力。具体而言,教师应着力打造一个开放、包容的教学环境,让学生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由于尝试新的舞蹈动作。与此同时,教师应在学生提出新的创意时,及时予以肯定和表扬,让学生意识到自己努力与创新得到了认可。

三、中职幼儿保育专业舞蹈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力的方式

(一)尊重学生主体地位,构建“学本位”课堂

在传统的中职幼儿保育专业舞蹈教学模式下,教师的侧重点多放在专业知识和技能讲授上,且为保证教学任务的完成,常采取“填鸭式”和“灌输式”教学法,导致课堂具有明显的“教本位”和“师本位”现象,致使学生陷入被动的学习状态中,出现思维僵化问题,进而桎梏学生创造思维与能力发展。鉴于此,当前中职幼儿保育专业舞蹈教学应始终坚持以生为本原则,积极构建“学本位”和“生本位”课堂,充分尊重和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从而为培养学生创造力提供良好的条件[2]。

例如,教师可采取情境教学法,创设“森林音乐会”这一情境,引导学生在情境中扮演猴子、熊猫、孔雀、海豹、老虎等动物,用舞蹈动作表现出动物的形态和动作特点,切实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又如,教师可开展游戏教学,如“舞蹈接力”“舞蹈猜谜”等,让学生通过游戏学习和创造性运用舞蹈动作。

(二)组建合作小组,鼓励学生自主创编舞蹈

小组合作学习方式既能够让学优生带领学困生积极且主动地学习、思考、探究,又能够让学生之间进行思维碰撞,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故而,中职幼儿保育专业舞蹈教学中,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基本学情,合理组建小组,指导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创编舞蹈。

例如,教学具有特色的民族舞蹈动作时,教师可将《红太阳照边疆》《达坂城的姑娘》《又一个美丽的地方》《阿里山的姑娘》等民族音乐作品播放给学生,要求各组思考如何用舞蹈动作来表现主题,如何运用舞蹈元素来丰富舞蹈内容,随之完成舞蹈的创编,最后鼓励学生相互交流和分享自己的创编成果,互相学习和借鉴。又如,保育专业学生今后服务的对象是幼儿,需要带领幼儿学跳舞蹈,故教师可着眼于《小兔子乖乖》《小星星》《蜗牛与黄鹂鸟》等儿歌,要求学生围绕儿歌创编舞蹈,这既能够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也能够为积累舞蹈创编经验,进而可以在未来更好地适应岗位[3]。

(三)基于“双创”理念,组织参与职业竞赛

基于“双创”理念的中职幼儿保育专业舞蹈教学可聚焦职业竞赛,通过竞赛锻练学生的舞蹈技能,促进学生创造思维与能力提升。与此同时,职业竞赛能够让学生接触到来自各校的参赛者,看到更多优秀的表现,这对于学生客观地反思和审视自己,激发其好胜心和主观学校能动性有着重要意义。

例如,本校就积极组织学生参与国家与省市级比赛,屡创佳绩。如于浙江省、杭州市中小学生艺术节及 各类省市竞赛中,频获一等奖殊荣,以卓越表现,多年蝉联杭州市艺术团优秀分团称号;在全国技能大赛中获得婴幼儿保育、母婴照护中均获银牌等。经有效的实践,近年来更是培育出大量优秀毕业生,如斩获国家奖学金、省优秀毕业生荣誉者称号的浙江省幼儿保育高职考状元等。对此,教师积极关注国家和省市级的舞蹈竞赛信息,积极创作原创舞蹈剧目,鼓励学生参与个人或小组比赛,并不断对其进行优化完善。需要强调的是,针对这一情况,教师和学校可将职业竞赛纳入学生的考核体系中,进而通过竞赛强化学生的职业技能,并实现创造力提升 [4]。

(四)拓宽视野,欣赏多元舞蹈作品

创造需要“基石”,对于中职幼儿保育专业舞蹈教学而言,培养学生创造力的“基石”就是丰富多元的舞蹈作品,故教师在实际教学中不应仅关注于课内的舞蹈资源,还应坚持数字赋能,一方面通过数字化技术为学生提供不同注入、内容、形式的舞蹈作品,拓宽学生视野,增长见识,另一方面利用数字化技术为学生营造模仿与学习空间,让其通过直观地接触和感知各种舞蹈作品,汲取灵感,进而能够创造出属于自己的独特舞步和舞蹈语言。

例如,教师可利用希沃白板,将网络平台上的中国民族民间舞(《孔雀飞来》《萨乌尔登·礼赞》等)、现代舞(《女人与海》《春去秋来》等)、芭蕾舞(《睡美人》《胡桃夹子》等)提供给学生,要求学生反复的观看、鉴赏、讨论。随之,运用虚拟现实技术模拟各舞蹈演出场景,让学生沉浸式的观看或直接扮演舞者参与演出,加强学生对舞蹈作品的理解和感知,为其汲取灵感,大胆创作提供支持。

结束语:

综上所述,研究中职幼儿保育专业舞蹈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力的方式发现,着重培养学生创造思维与能力有助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以及能够为学生未来发展奠定良好基础。教师要想达到理想的教育效果,可将重点放在充分尊重和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积极构建“学本位”和“生本位”课堂、根据学生基本学情合理组建小组,鼓励学生自主创编舞蹈以及基于“双创”理念,组织学生积极参与职业竞赛等方面,切实强化舞蹈教学实效,促进学生舞蹈技能和创造能力提升。

参考文献:

[1] 赵翠萍 . 探析中职幼儿保育专业舞蹈教学中学生创造力的培养 [J]. 科学咨询 ,2023,(20):197-199.

[2] 赵耿琪卉 . 借助多元舞蹈培养中职幼儿保育专业学生教育创新能力的路径 [J]. 学周刊 ,2025,(14):34-36.

[3] 刘宽宏 . 一对接,二融合——校“园”协作视角下中职幼儿保育专业舞蹈教学实践 [J]. 新课程教学 ( 电子版 ),2025,(02):162-164.

[4] 谢枚珍 . 中职幼儿保育专业对学生传统舞蹈创编能力的培养策略 [J]. 学周刊 ,2023,(05):2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