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教学中融入工匠精神难点对策
曹汝娟
金华市技师学院 321017
音乐教学在传授技艺的同时,还肩负着培养学生专业精神、艺术修养等任务。工匠精神作为一种专注、精益求精、不断创新的表现,对提高音乐教学质量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现有教育环境中,教师专业素养良莠不齐,学生一般缺乏耐心与长远投入,工匠精神很难有效地融入到教学过程中,从而限制教学效果。鉴于此,探究工匠精神融入音乐教学存在的困境及解决途径具有一定的现实价值与理论意义。文章将重点对工匠精神特征,存在问题及优化对策进行研究,旨在为促进音乐教学质量的提高提供一些有益参考。
一、工匠精神的特点
(一)专注与精益求精
技工教育音乐教学过程中,注重和精益求精作为工匠精神核心元素,直接影响着学生艺术修养和技艺水平。工匠精神重在深刻地把握和反复推敲每个细节,音乐教育技艺的掌握也同样要求学生把注意力高度地集中到音符上,节奏上、和声这样一个基础元素,逐渐形成了对于音乐作品深刻的理解和准确的表现。精益求精这一思想驱使着学生们不断地超越自身技术上的限制,去追求演绎上的尽善尽美,这一精神的养成并不局限于技艺上的锤炼,而是表现为对于音乐情感和内涵的充分掌握。经过系统化的教学设计和长期的训练积累,可以使学生在不断地实践中养成集中精力学习的习惯,逐步塑造严谨的音乐艺术态度。作为引导者的教师要对教学过程进行细腻的引导,以帮助学生意识到只有经过恒久的关注和细致的工作,才能够使音乐技艺获得真正的突破,继而领悟到工匠精神所蕴含的深刻内涵。
(二)创新与传承
技工教育音乐教学创新和传承兼顾显得格外重要。工匠精神重在尊重和延续传统技艺,但在鼓励创新中促进艺术形式持续发展。传统音乐作品在音乐教学的过程中不仅负载了深刻的文化内涵,同时还是技工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培养了学生对于经典技艺的认同感与掌握情况。但仅仅是继承往往并不足以满足当代社会对于艺术表现上的多元需要,所以创新就成了音乐教学的一个重要驱动力。创新既表现为音乐创作与演绎,也表现为教学方法和观念的更新。技工教育语境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将个人艺术理解及创新元素注入到传承经典中,以增强音乐作品表现力及现代感。通过传承和创新双重推动,使学生不仅对传统技艺保持敬畏之心,还能在艺术创作中寻找自我表达空间,从而实现技艺和思想上的双升华。
二、音乐教学中融入工匠精神的存在问题
(一)教师专业素养不足
教师专业素养对音乐教学起着关键性作用,特别是融入工匠精神进行教学时,这种作用更加深远。但目前很多音乐教师的专业素养都有所欠缺,特别是技工教育中,教师更倾向于注重技能传授而忽略工匠精神。工匠精神既需要教师有坚实的音乐理论和实践能力,也需要教师有一丝不苟的教学态度以及不断提高的自觉性。一些教师没有有效地领悟和传达工匠精神,使之教学方法简单,不能刺激学生深入地进行艺术投资。还有就是一些教师对于音乐教育的革新和改变不够敏感,没有把现代教育理念和传统音乐技艺继承有机融合起来。要想破解这一难题,就必须强化对教师工匠精神的教育培养,提高他们的教学技能和艺术情怀,促使他们对课堂进行不断的创新和思考,才能更好的引导学生对音乐的学习做到精益求精。
(二)学生缺乏耐心与长期投入
就技工教育而言,学生们普遍存在着缺乏耐心和长期投入等问题,特别是对音乐教学而言。学习音乐艺术,要求学生经过长期实践和不断地自我修正,才能取得技艺上的突破。但现代教育环境下快速信息流和即时反馈机制使学生对持续练习和深度学习耐性渐弱。工匠精神主张实践上精益求精,注重细节上的打磨和艺术上的深度投入,这一思想也适用于音乐教育。如果学生没有长久投入的自觉性,就很难达到技艺高超的地步。所以,音乐教学要重视对学生耐心和专注力的培养,提倡以渐进性练习和长期性艺术项目来激励学生从持续的付出中获得成就感和自信心。只有在系统化学习策略和教师指导下,才能使学生打破短期迅速成果的想法,形成对音乐艺术深切的喜爱和恒久的追求。
三、优化音乐教学中融入工匠精神的对策
(一)加强教师培训与教学理念的转变
技工教育语境下教师专业素养与教学理念对于提高音乐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在传统技工教育方式下,教师更加注重技术技能传授而忽略工匠精神培养。所以,教师培训要注重工匠精神内涵和实际运用,有助于教师深刻认识细节至上教育理念。通过经常性的专业发展及工匠精神专题训练,让老师们在掌握扎实音乐理论知识和演奏技能的同时,也培养了他们在艺术上追求卓越的精神。另外,改变教学理念也要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要,并鼓励教师使用更多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例如项目式学习和互动式课堂,为了更好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兴趣,挖掘创新潜力。传递工匠精神不仅是一种技巧的呈现,同时也是一种文化价值的传承于教学之中。优化教师培训体系,更新教学理念可以有效促进技工教育音乐教学质量的提高,发展学生专业素养及艺术精神。
(二)培养学生的长期学习习惯与专注力
技工教育音乐教学中,对学生长期学习习惯和专注力的培养显得格外重要。提高音乐技艺有赖于长期的修养和深入的关注,而这种关注和工匠精神核心诉求是高度一致的。同学们在学习音乐时,常常会面临着耐心不够和忽略过程等问题,特别是技能学习之初,易出现急功近,没有保持足够耐性去长时间积累技术。所以教育者要通过系统化教学策略来帮助学生构建一个长远的学习框架。比如制定清晰的阶段性学习目标、促使学生从小就有进步体验成就感、逐渐养成他们注重过程不注重成果的态度等。另外还可以通过指导学生做冥想或者正念练习等特殊注意力训练来进一步提高他们对音乐学习的注意力。长此下去,学生们就可以在不断的音乐实践过程中,逐步养成稳定的习惯,增强他们对于音乐艺术深刻的理解和集中的注意力,这样才可以更好的体现出工匠精神实质。
四、结论
本研究论述将工匠精神融入音乐教学的意义及实施途径,并着重从教师专业素养,学生学习态度以及教学方法三个层面进行挑战分析。本文通过深入分析目前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加强教师培训和转变教学理念等优化对策,以养成学生长远的学习习惯和专注力。这些应对措施的落实有利于破解当前音乐教学工匠精神不足的难题,促进学生音乐技艺与艺术修养等方面的长久发展。研究显示,师生共同努力可以将工匠精神深入落实到音乐教育当中,促进教学质量以及学生艺术水平的提高,从而进一步促进音乐教育的革新以及进步。
参考文献
[1] 王媛媛 , 姚烨 . 奥尔夫音乐教学活动对大班幼儿创造性思维发展的影响研究 [J]. 科学咨询 ,2025,(06):219-222.
[2] 周熙 .“ 思政元素” 融入瓷乐音乐课程教学初探 [J]. 景德镇陶 瓷 ,2025,53(01):50-52.
[3] 乔璐 . 工匠精神引领下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路径研究 [J]. 科技风 ,2024,(27):159-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