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味甘露药浴汤散熏蒸疗法对风湿性关节炎的治疗效果与研究
米玛卓玛
米林市藏医院 西藏自治区林芝市 860500
一、引言
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累及关节滑膜、软骨及周围组织,临床表现为关节疼痛、肿胀、僵硬、活动受限等,严重者可导致关节畸形和功能障碍,给患者的生活质量带来极大影响。现代医学治疗风湿性关节炎多采用非甾体抗炎药、免疫抑制剂、糖皮质激素等药物,但长期使用易产生胃肠道反应、肝肾功能损害等不良反应,且难以彻底根治疾病。
藏医药作为我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治疗风湿性关节炎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五味甘露药浴汤散由圆柏叶、水柏枝、麻黄、黄花杜鹃、蒿类五种藏药材组成,是藏药浴中的经典方剂。其熏蒸疗法通过药物蒸汽的温热作用和药物成分的渗透作用,达到疏通经络、活血化瘀、散寒止痛、调节免疫等功效。近年来,随着中医药现代化研究的不断深入,五味甘露药浴汤散熏蒸疗法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价值逐渐受到关注,但其作用机制的现代科学阐释仍有待进一步研究。
二、五味甘露药浴汤散的组成与藏医理论基础
(一)方剂组成
五味甘露药浴汤散的主要成分包括圆柏叶、水柏枝、麻黄、黄花杜鹃和蒿类,这五种药材在藏医药理论中被视为 “甘露”,具有独特的药用价值。圆柏叶具有祛风散寒、活血止痛的功效;水柏枝能清热利湿、通络止痛;麻黄可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黄花杜鹃具有祛痰止咳、消肿止痛的作用;蒿类则能清热利湿、凉血止血、祛风止痒。五种药材配伍使用,共奏祛风除湿、通络止痛、活血化瘀、调节三因之效。
(二)藏医理论基础
藏医理论认为,风湿性关节炎的发生与 “龙”“赤巴”“培根” 三大因素失衡密切相关。当人体受到风寒湿邪侵袭时,“龙” 的功能失调,导致气血运行不畅,关节失于濡养;“培根” 痰湿积聚,与 “黄水” 相结,阻塞关节经络;“赤巴” 热邪郁滞,加重炎症反应。三者相互作用,引发关节疼痛、肿胀、活动受限等症状。
五味甘露药浴汤散熏蒸疗法通过药物蒸汽的温热作用,能够调节 “龙”“赤巴”“培根” 的平衡,疏通经络,促进气血运行,消散 “黄水”,从而达到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的目的。同时,药物成分通过皮肤渗透进入体内,直接作用于病变部位,发挥其药理作用。
三、五味甘露药浴汤散熏蒸疗法的操作规范
(一)药材制备
取五味甘露药浴汤散适量,加入适量清水浸泡 30-60 分钟,然后用大火煮沸,再改用小火煎煮 30-40 分钟,过滤去渣,得到药液。将药液倒入熏蒸设备的药槽中,加入适量热水,调节药液浓度和温度。
(二)熏蒸方法
患者进入熏蒸舱内,暴露病变关节,调整熏蒸舱的温度和湿度,使患者处于舒适状态。一般情况下,熏蒸温度控制在 40-45℃,每次熏蒸 20-30 分钟,每日 1 次,10 次为一个疗程,根据患者的病情和体质可适当调整疗程。
(三)禁忌症与注意事项
禁忌症包括高热、急性传染病、严重心脏病、高血压、肝肾功能不全、孕妇、皮肤破损及对药物过敏者。熏蒸过程中,应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如出现头晕、心慌、胸闷等不适症状,应立即停止熏蒸,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熏蒸后,患者应注意保暖,避免受凉,饮用适量温开水,以补充水分。
四、五味甘露药浴汤散熏蒸疗法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
(一)临床研究设计
选取 2023 年 1 月至 2024 年 1 月在某藏医院就诊的风湿性关节炎患者 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 40 例。治疗组采用五味甘露药浴汤散熏蒸疗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口服布洛芬缓释胶囊治疗。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病情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具有可比性。
(二)疗效评价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制定疗效评价标准。临床治愈:关节疼痛、肿胀、僵硬等症状完全消失,关节功能恢复正常,实验室检查指标正常;显效:关节疼痛、肿胀、僵硬等症状明显改善,关节功能基本恢复,实验室检查指标明显好转;有效:关节疼痛、肿胀、僵硬等症状有所减轻,关节功能有所改善,实验室检查指标有所好转;无效:关节疼痛、肿胀、僵硬等症状无明显改善,甚至加重,关节功能无明显变化,实验室检查指标无明显好转。
(三)治疗结果
经过 2 个疗程的治疗后,治疗组临床治愈 12 例,显效 18 例,有效 8 例,无效 2 例,总有效率为 95.0% ;对照组临床治愈 6 例,显效 12 例,有效 14 例,无效 8 例,总有效率为 80.0% 。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在症状改善方面,治疗组患者的关节疼痛评分、肿胀评分、僵硬评分及关节功能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在实验室检查指标方面,治疗组患者的血沉(ESR)、C 反应蛋白(CRP)、类风湿因子(RF)等指标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四)安全性评价
治疗过程中,治疗组有 2 例患者出现皮肤瘙痒症状,经对症处理后缓解,未影响治疗;对照组有 6 例患者出现胃肠道不适症状,包括恶心、呕吐、腹痛等,其中 2 例患者因症状明显而中断治疗。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 5.0% ,明显低于对照组的 15.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五、讨论与展望
(一)临床价值与优势
五味甘露药浴汤散熏蒸疗法治疗风湿性关节炎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总有效率高达 95.0%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 80.0% ,且在改善关节症状和实验室检查指标方面均优于对照组。该疗法安全性高,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患者耐受性好,避免了长期口服药物带来的不良反应。此外,五味甘露药浴汤散熏蒸疗法操作简便,易于推广,尤其适用于基层医疗机构和家庭治疗。
(二)存在问题与改进方向
目前,五味甘露药浴汤散熏蒸疗法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的研究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首先,临床研究样本量较小,缺乏多中心、大样本的随机对照研究,研究结果的可靠性和说服力有待进一步提高。其次,作用机制研究不够深入,虽然初步探讨了其抗炎、免疫调节和改善血液循环等作用,但具体的分子机制仍需进一步阐明。再次,药材质量控制不够严格,不同产地、不同采收时间的药材质量差异较大,可能会影响治疗效果的稳定性。
未来的研究方向应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开展多中心、大样本的随机对照临床研究,进一步验证五味甘露药浴汤散熏蒸疗法的临床效果;二是采用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深入探讨其作用机制,为该疗法的临床应用提供更坚实的理论基础;三是建立严格的药材质量控制标准,规范药材的种植、采收、加工等环节,保证药材质量的稳定性;四是结合现代科技,开发更加便捷、高效的熏蒸设备,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的依从性。
六、结论
五味甘露药浴汤散熏蒸疗法治疗风湿性关节炎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关节症状,降低炎症指标,且安全性高,不良反应少。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抗炎、免疫调节和改善血液循环等有关。该疗法体现了藏医药 “整体调节、辨证施治” 的特点,是一种值得推广和应用的有效治疗方法。但目前的研究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和完善,以更好地发挥其在风湿性关节炎治疗中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拉巴次仁,卓玛,次仁央宗。五味甘露药浴汤散熏蒸疗法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观察 [J]. 中国藏医药,2022, 18 (2):45-48.
[2] 王海燕,李建,张莉。五味甘露药浴汤散对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炎症因子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J]. 中医药学报,2023, 51 (5):67-70.
[3] 格桑旺堆,拉姆,达娃卓玛。五味甘露药浴汤散熏蒸疗法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的机制研究进展 [J]. 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24, 30 (3):56-58.